□趙 安 保定理工學院
在幼兒舞蹈創編方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對音樂旋律有足夠專業的控制力,能夠對音樂氣質和舞蹈技能有很好的把握,因此,相關學校應加強這幾個方面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以后的工作,還能為他們以后的教師職業生涯提供一定幫助。為了培養學生較強的舞蹈創編能力,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他們理論知識,還要讓他們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這樣一來,才能提高學生幼兒舞蹈創編的專業性和可行性。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身心特點,根據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質來選擇適合他們的舞蹈和音樂,增強幼兒舞蹈的趣味性,調動幼兒舞蹈的積極性與熱情,讓幼兒更好地融入舞蹈學習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的教師類型是幼兒教師,對這類教師的職業要求是比較靈活的,他們要學習的東西比較多,尤其要掌握唱歌、跳舞等適合幼兒教育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在舞蹈方面的能力,這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大,要求也較多。相關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舞蹈技能的培養主要集中在學生的舞蹈意識、舞蹈技能以及舞蹈創造性三個方面,從而加強該專業學生對幼兒舞蹈教學的理解,讓他們在幼兒教育中更好地開展舞蹈課堂教學[1]。
對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解釋可以從舞蹈知識素養著手,即幼兒教師將自己具備的舞蹈方面的相關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再合理地將有用的舞蹈素材融入舞蹈課堂教學中,最終通過自己的舞蹈教學經驗創編出適合幼兒學習的舞蹈,以豐富舞蹈內容和形式,讓幼兒更好地融入舞蹈學習中。
與普通舞蹈教學相比,幼兒舞蹈教學更加復雜也更加關鍵,它不是為了培養具有專業水準的舞者,而是為舞者的后期學習打下扎實基礎。顧名思義,幼兒舞蹈教學的教學對象主要是幼兒,幼兒的理解能力較差,對于很多動作,他們都還不能掌握,因此,幼兒教師只能簡單地對他們進行舞姿糾正,為他們后期的舞蹈學習打下基礎。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可能一開始并不太了解這個專業的就業導向以及學習內容,部分男性學生會對這個專業產生抵觸心理,不能正確認識這個專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在一開始就告訴學生這個專業的性質,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清楚認識到舞蹈知識學習對他們今后工作的重要性。
在實際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提前明確幼兒教育要做哪些具體工作,如一些適合幼兒的表演活動,這些活動的安排十分考驗幼兒教師的舞蹈創編能力,因此,具備專業性較強的編舞技能會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提供很大幫助[2]。此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保持熱情和積極性,充分參與到幼兒舞蹈創編技能的學習活動中,認真仔細地聽授課教師講解。這樣一來,該專業學生能夠學到許多有用的編舞技能,在實際的創編實踐過程中能夠將學到的專業知識充分應用到舞蹈創編中。
在舞蹈創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充分感受到隊伍排列以及站位的重要性,如果一個舞蹈一開始的站臺就比較混亂,就很難在后期為觀眾帶來好的視覺感受。此外,學生還要對舞臺調度的相關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對舞蹈教學的相關知識有粗略的了解。
在學生大致了解舞蹈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更加詳細的專業知識教學,其中包括中國傳統舞蹈的基本舞蹈語言。這個教學過程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長,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對一些比較難的舞步要進行反復教學。在創編幼兒舞蹈的過程中,即便是最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生也要進行多次反復琢磨,對一些不妥善的地方及時做出調整,從而較好地完成舞蹈作品,這是幼兒舞蹈創編學習中的基本步驟。
最后,教師要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完成舞蹈課程學習后,針對所學內容進行創編,基于課堂學習所得,借鑒其他舞者的舞蹈動作,創作屬于自己的幼兒舞蹈,形成自己的舞蹈風格。
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對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不能單單從理論知識著手,更需要加入一定的實踐內容,以便于學生將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舞蹈創編實踐中,學以致用。幼兒舞蹈創編過程中,學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進行舞蹈創編,舞蹈要符合他們的年齡段特征,不能太過成熟,也不可以用成年的眼光來看待幼兒舞蹈;第二,要格外注重對舞蹈素材和舞蹈形式的挑選,由于幼兒的身體素質較弱,很多舞蹈動作無法完成,如舞蹈中經常出現的下腰姿勢,如果沒有專業人員從旁指導與看護,幼兒很容易發生意外,造成嚴重后果,因此,為了確保幼兒學習舞蹈的安全,教師要盡量舍棄一些高難度的動作;第三,重視舞蹈音樂的挑選,選擇適合幼兒的音樂,音樂風格偏向于活潑歡樂,讓幼兒充分體驗到舞蹈學習的快樂;第四,積極提取生活中富有青春活力的主題,可以從與幼兒相關的視頻中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充分融入舞蹈創編中,以此來增強幼兒舞蹈的趣味性[3]。
除此之外,幼兒舞蹈具有隨機性與多變性,很多舞蹈的步驟和舞蹈教學的環節是可以進行靈活改變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將所學舞蹈知識和自己選取的音樂進行有機結合,從而進行恰當的幼兒舞蹈創編。然后,學生可以依據自己從音樂中感受到的情緒氛圍,對舞蹈進行適當調整與完善,以創編更好的舞蹈作品。
眾所周知,舞蹈不能一成不變,創編能力突出一個“創”字,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在原有舞蹈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表達出自己對舞蹈的想法和理解,同時通過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更深層次地感受舞蹈。除此之外,創編也離不開靈感和啟發,在靈感枯竭時,學生不妨多留意生活中的資源,如一些舞蹈選秀節目、經典舞曲的改編,甚至一些網絡鬼畜視頻和虛擬二次元舞蹈等,從而產生更多的靈感,不斷豐富自身的想象力,開啟通往藝術殿堂的大門。
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感到理論知識乏味。為了提高學生在舞蹈創編方面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4]。例如,教師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舞蹈視頻,在學生結束觀看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與舞蹈相關的問題,從而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舞蹈創編的各種風格,在了解創編幼兒舞蹈的基本知識后再進行后期的創編學習,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后期的深入教學奠定堅實基礎。除此之外,相關學前教育院校要積極開展幼兒教學觀摩活動,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前融入教學氛圍中,與幼兒有更加親密的接觸,從而喜歡上這份工作。
綜上所述,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中,教師要優化培養模式,在加強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創編能力,激發他們對幼兒舞蹈創編的靈感。此外,教師還要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舞蹈創編過程中注重幼兒的心理特質,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編舞,選擇合適的舞蹈動作以及舞蹈形式,從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