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夏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在聲樂表演中,表演者的想象力和才藝展示有著密切聯系,兩者相輔相成。聲樂表演的舞臺是表演者釋放自己的平臺,他們只有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藝術造詣都展現出來,才能讓演出更加成功,觀眾也會被他們的表演吸引,產生較好的效果。如果聲樂表演者缺乏對藝術的想象力,他們的表演就會枯燥,不能被稱真正的藝術。所以,聲樂表演者對于想象力的培養和提升已經成為音樂界關注的焦點,本文基于此展開討論。
想象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思維表現方式,是對現實事物的認知和加工。它可以讓人在大腦中浮現出一些畫面,然后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畫面上使其逐漸清晰,直到真正實現。想象力就是人們在大腦中描繪畫面的能力,是感性和知性之間的一種中介性先天能力,在人的判斷認識方面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1]。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它能夠通過人們的聽覺引發一系列聯想,然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效應,這樣,人們的腦海中就會產生一系列豐富想象。想象力貫穿聲樂表演過程的始終,也是表演者表演的重要前提,他們對作品的感受和體驗等都離不開想象。音樂藝術的表現途徑是聲音,想象力可以產生一種橋梁效應,將人們和聲樂有機聯系起來。聲樂是人的聲音和樂器所隸屬的一種學科范疇,它比樂器更加直觀,在學習時充滿想象力[2]。
人們通過人體各器官之間的協調表演聲樂,其主要涉及的器官是口部、咽喉、鼻腔以及聲帶等,這些都在人的身體內部,看不見也摸不著,就連發出來的聲音也只能聽到,卻無法看到和觸摸到,是一種抽象的物體。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只能用耳朵和心理去感受聲樂。
想象力可以將一些抽象的聲樂變得形象和生動,觀眾在聽的時候也能產生更好的感受。從國內外一些著名音樂學者的論述中能夠得知,想象力在聲樂學習和聲樂表演藝術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學者認為,聲樂是一種思維反應,所以表演者在獲得一個聲音想象空間后,通過自身發聲器官將其展現出來,其中就會有聯想出現。也有些學者認為,想象力在音樂學習中非常重要,因為一個人理想的學習效果就是對自己的表現形成一個條件反射的認知,歌唱者在表演時只要腦海中有更理想的想象,就會盡可能地圍繞這一想象表現,進而獲得更好的表現效果[3]。
唱歌是由人們的發聲系統完成的。在聲樂表演時,人們會從心理和生理上控制各發聲器官,所以,心理上的正確感應與良好的狀態對聲樂練習和表演至關重要。而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唱歌的行為與活動是依靠人的語言與呼吸等器官,再加上面部與四肢的協調完成動作,這些影響因素相互制約,但是總體上都是依靠人思想上的支配相互配合,完成聲樂表演的[4]。所以,歸根結底,聲樂表演行為依靠人的生理活動來協調,被人們的意志所支配。
想象力能夠幫助人更好地協調各生理器官。在進行聲樂技巧學習時,想象力是學生心理上的感覺。比方,聲樂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深呼吸和發出高音,學生先從心理感受這兩個行為,這時就會產生一種想象活動,然后在這種想象的驅動下,各生理器官在人的大腦的支配下完成深呼吸和發出高音動作。然后,教師讓學生將實際發聲效果和自己的想象進行對比,感受其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聲樂技巧。聲樂是一種非常抽象的藝術行為,但是人們對它的感覺非常真實,如果學生在學習時只知道發聲原理,沒有掌握其真實的狀態,就無法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而在想象力的支持下,學生能夠在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時,對其產生感性和理想的認知,從而提高學習效果[5]。
想象的事并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人只有會想象,然后向著它進發,才有實現想象的可能。比方,在打籃球時,球員如果把球運到籃球筐下時才想象投籃,勢必被對方探知,所以球員在拿起球的那一刻到持續運球時,他們的意識中就會想象出一幅自己向什么方向運球,然后以什么角度投球,最終完成投球動作。這些都是靠運動員想象力,然后借助肢體上的配合實現的,在聲樂訓練和表演中亦是如此,由此可見,想象力對聲樂訓練和學習的重要意義[6]。
音樂是一門抽象藝術,表演者通過詞曲和自己的表演向觀眾傳遞信息。聲樂表演是一門富有創造性的一種藝術類活動,演唱者不能僅憑著機械性的記憶進行表演,因為樂譜只能將固態的歌詞和曲調等記錄下來,而演唱者只有給歌曲注入情感,才能在表演時給觀眾呈現一種生命的感應[7]。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演唱者要先發揮想象力,然后把自己的想象和具體的肢體動作相結合,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整體上來看,聲樂表演就是一個感知到落實的過程,其中需要演唱者有著相當敏感的觀察與感受能力,這樣才能將詞曲的真正情感表達出來。有些音樂表演家在演唱一些比較歡快的曲調時,會想象自己身處快樂的氛圍中,從而無論從體態還是聲音和神情上所展現出來的效果都十分理想。音樂的情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藝術表現的源泉,作者在創作時會充分發揮想象力,而演唱者的想象屬于二次創作,演唱者只有做好情感上的遞進與推動,才能塑造更加完美的藝術形象[8]。
首先,聲樂演唱者需要廣聞博覽。想象力需要在后天豐富的知識基礎上獲得有效提高,所以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講,他們不僅要有高超的表演能力,還要不斷積累表演經驗和相關知識技巧,從而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并將想象中的畫面表現出來,從而讓表演藝術錦上添花。任何表演呈現給觀眾的時候都是一種想象的寄托,所以聲樂演唱者只有將自己想象中的畫面更全面和生動地傳達給觀眾,才能讓作品的演繹更加有意義[9]。
其次,聲樂演唱者要善思好問。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勤學善問對于自己的藝術造詣提升有著顯著效果。相關研究表明,人們的想象力與思維活躍度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在生活中,聲樂演唱者要通過不斷地進行有效發問來啟發思維,提高思維的活躍度。只有保持思維積極地運轉和探索,聲樂演唱者在處理一些作品時才敢于想象,表演效果才會更加理想。
最后,聲樂演唱者要將自己的想象活動與實踐充分結合,通過實踐將想象變為現實。實踐是驗證真理的唯一途徑,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實踐是他們在表演中提升自身各方面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從想象力的角度來看,在處理一些音樂作品時,聲樂演唱者首先要根據曲目想象自己如何表演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然后在實際表演時充分協調好自己的各個發聲器官,將想象活動投射到現實中,取得較好的表演效果,并通過將實際表演效果與自己的想象效果進行對比,反思自己的表演行為,從而提升表演能力[10]。
綜上所述,無論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是在聲樂表演中,想象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聲樂演唱者必須在日常學習、訓練和表演過程中敢于想象、善思善問,并進行積極實踐,以積累更加豐富的藝術表演經驗,不斷提升藝術修養和表演能力,從而在實際表演中更好地將想象畫面投射到現實中,產生更理想的表演效果,給觀眾帶來更好的音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