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萱萱 福建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國考”指的是教師資格證全國統一考試。2013 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要求師范畢業生需經過國家統一的資格考試,才能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并明確了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的內容及方法[1]。“國考”政策對新時期幼兒教師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院校重新思考新形勢下相關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在此背景下,如何幫助學生順利通過國家資格考試,并真正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成為師范教育院校關注與研究的重點課題。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涉及幼兒歌曲彈唱技能,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面對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面試中此項目的通過率極低,究其原因,學校、教師、學生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將在本文中探討兒歌伴奏的課堂教學問題。為逐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兒歌彈唱技能,筆者提出了下列觀點和建議。
筆者所在的學校,進行學前教育專業招生時沒有進行音樂面試,因此,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歌唱不準、節奏有問題的學生大約占80%,兒歌伴奏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存在較大困難。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聽、多看、多動、多唱、多演、多練。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問學生:“有沒有聽過這首歌、這首曲子?”學生大多回答:“沒有。”由此可見,在學生的中學生涯中,音樂的引導教育較為匱乏。人內心的音樂感覺是從學會聆聽音樂開始的,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音樂旋律的感覺、音高概念的形成,都要通過多聆聽音樂。各種各樣的音樂都可以聆聽,教師應避免讓學生單一地聆聽一種風格的音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重單一音樂技能的傳授,而要調動學生對音樂的美好感覺,在講解課堂知識的同時,可以結合案例讓學生聆聽不一樣風格的音樂。教師還應結合現代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在聆聽的同時,觀看一些優秀的音樂MV,在聽覺和視覺上帶給學生美好的享受。
有了對音樂的聆聽,就是學生感受美好音樂的開始。但僅聆聽是不夠的,音樂感覺的培養還要多唱、多動。多唱,即讓學生唱出譜面上的音樂;多動,即讓學生隨音樂起舞。在唱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音準的培養;在動的過程中,注意對學生節奏的培養,并將兩者相結合。如果單單唱譜,學生很容易人云亦云、流于形式。教師可以運用手、腳、身體的律動,把音樂感覺融入學生心中、血液中。在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教學生邊唱邊用雙手打不同的節拍,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兒歌彈唱的雙手練習彈奏奠定節奏基礎。
經過多聽、多看、多唱、多動訓練,接下來我們要讓學生多演、多練。在教師資格面試及學生的幼兒園實習教學中,學生的膽量問題也是影響兒歌彈唱表現的關鍵因素。有的學生在自己練習時表現良好,但一在他人面前彈唱,便會暴露出一系列問題。這是因為學生不自信、膽量小。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在同學面前彈奏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音樂表演及校外的各種活動,積累舞臺經驗。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加強練習,我們經常說“熟能生巧”“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多多練習是保證彈奏流暢的基本條件。
即興伴奏的理論教學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難度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伴奏理論缺乏實際演奏的想象力,鍵盤上的音符與教師口中的和弦無法一一對應。因此,教師在上伴奏理論課時,必須讓學生在鍵盤上進行操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所在學校的即興伴奏課是50 人的大課,將即興伴奏課放在數碼鋼琴教室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在講解完理論后,讓學生在鍵盤上尋找,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在巡視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很多問題,這表明學生對剛剛講的理論尚未完全掌握,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再次講解,帶著問題聽講能讓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學生學習完理論知識后,教師應讓學生對一首兒歌進行伴奏編配,找到學生的問題。首先,學生的鋼琴基礎不牢固,對理論知識一知半解,如果讓學生課后練習,教師難以及時進行指導。一些學生會暴露出和弦錯誤、連接錯誤、節奏錯誤、調性錯誤等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對這些重點、難點進行集體練習,這樣學生回去后就能抓住練習重點,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練習熟練以后,教師可以在下一節課中抽出一點時間,對學生進行抽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指出學生的缺點,使學生及時改正。同時,這也可以給其他學生提供觀摩學習的機會。
教師完成即興伴奏理論課教學后,只能帶著學生進行集體練習或個別指導,但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逐一輔導。如果要全體學生達到國考合格的水平,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音樂素養參差不齊,音樂素養較好的學生可以在上完伴奏課的基礎上很好地完成兒歌彈唱的練習,但這對音樂素養較差的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難度。為了提高學生的兒歌彈唱能力,教師可把兒歌彈唱安排在鋼琴教學內容中。筆者所在學校的鋼琴教學是小組課形式,一名教師面對12 名學生,每名學生大約有4 分鐘的時間,這樣就能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指導,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兒歌彈唱能力。
在鋼琴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的伴奏和弦編配提出意見、建議,并對學生的錯誤編配進行指導、糾正,避免學生亂學亂用。
對于學生在兒歌彈唱上的調性、節奏、和弦、音準、音型、風格、彈奏方法等方面,教師應一一把關,為學生參加“國考”的面試奠定良好的基礎。
除課堂教學外,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課后教學輔導。教師可以上傳自己的教學彈奏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視頻。同時,教師應上傳一些編配好的兒歌伴奏,讓學生進行借鑒練習,也可以請學生上傳兒歌彈唱視頻,并及時對學生進行點評。
即興伴奏課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修課中包含技能的理論課程,具有集知識性、音樂性與技能性為一體的特點,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學生的音樂才能發揮著重要作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兒歌彈唱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但僅靠一門即興伴奏課程,難以高效實現對學生的兒歌彈唱教學。教師只有全方位、多舉措地制訂教學計劃,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兒歌彈唱能力。教師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符合學生學情的高效率與高質量教學。同時,教師應對教學對象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如此才能使學生達到“國考”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