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木·雅森 陳 焱 新疆藝術學院
新疆風景油畫的創作題材很多,新疆有著美麗的風景,帕米爾高原、胡楊林、交河故城、喀什老城、吐魯番、伊犁那拉提草原、喀納斯等都可作為新疆風景油畫創作的題材。新疆的紫外線光照充足,遠山和近處顏色對比鮮明,這也給藝術家的創作增添了豐富的色彩[1]。中國著名油畫家全山石先生曾多次到新疆寫生,還有靳尚誼先生、艾軒、詹建俊、王沂東、卓然木·雅森、莫合德爾·亞森、孟二虎、程林新、盧野、張安亭、買買提·艾依提、張雷震等。
最早在木壘菜籽溝寫生創作的是新疆師范大學教授盧野,木壘菜籽溝保留了以前的房屋建筑、生活習俗,是新疆漢文化的典型縮影,劉亮程曾說:“我心中只存放一個村莊,完完整整,那些牲畜、人、草木、陽光、雨水和腳印,連夕陽下彌漫的塵沙都一粒不少。”劉亮程是保護木壘菜籽溝村落的發起人,木壘菜籽溝藝術家村有“盛寧工作室”“盧野工作室”“陶陶居美術之家”“張建新畫室”“袁新海工作室”等。這些工作室的建立給木壘菜籽溝藝術家村營造了濃厚的藝術氣息和藝術氛圍,激發了當地人對油畫的學習熱情,培養了他們的審美價值,當地人的藝術修養也在這濃厚的繪畫寫生氛圍里逐步提升[2]。2020 年10 月1 日,木壘菜籽溝建立“原點美術館”,進一步加強了文化建設,這是新疆鄉村建設美術館的領先之舉。新疆風景油畫創作題材相近,但是每位畫家對物體的感受不同,其呈現的畫面效果也有所不同,這就體現出了繪畫所帶來的情感表達。
2015 年,張安亭在木壘菜籽溝創作并且舉辦展覽;2016年7 月的“大地生長菜籽溝油畫展”參展的畫家有王剛、張安亭、亞里昆·哈孜、牛軍幾位畫家。王剛的作品從農民“老萬”系列到大地浮雕頭像,表明了鄉土這一中國當代美術的重要主題一直是他關注的對象。2018 年3 月26 日,著名油畫家張安亭再次來到菜籽溝采風進行油畫創作。張安亭多次在菜籽溝創作,他的油畫作品把菜籽溝的美用另一種形式美來傳達,既描繪了菜籽溝四季的美麗景色,也多次描繪了菜籽溝樸實的農民形象,張安亭被中央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民間美術的開荒者”。不同畫家的油畫作品所描繪的菜籽溝有所不同,每位畫家對菜籽溝都有不同的感受,如張安亭先生的油畫具有厚重感;亞里昆·哈孜善于用黃色來表現菜籽溝的秋天;牛軍用抽象的繪畫語言來表現菜籽溝村民的形象,他們表達了對菜籽溝地區的熱愛之情。筆者用油畫的另一種表現手法來展現大美新疆[3]。菜籽溝是新疆藝術家的寫生之地,它的研究價值在于遠離都市的喧囂、有秀麗的景色,但只有畫家在菜籽溝寫生,卻沒有人研究它的存在意義和寫生價值。很多人以為西方的油畫風景和中國山水畫相比,顯得太寫實,缺乏意境美,其實并非如此,縱觀西方各個時期的風景畫家及其作品,諸如康斯特布爾、透納、弗里德里希、莫奈、西斯萊、凡·高的作品,無不體現出在意境方面獨特的藝術語言(1)。
在19 世紀中期,畫家盧梭、米勒、杜比尼等先后來到巴黎郊外以風景優美而著稱的楓丹白露林西邊的村落居住,他們親近農民,在那里寫生作畫,研究光線、構圖造型、色彩空間。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以‘面向自然,對景寫生’為原則來描繪農民生活和農村景色著名的田園畫派,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美術作品,其中就有代表畫家盧梭、米勒等在美術史上永放光彩的美術作品,所以優秀的美術作品帶有畫家關注的地域自然特征面貌(2)。
畫家卓然木·雅森是新疆第三代油畫家的代表,她的繪畫語言豐富,擅長運用綜合材料進行創作,顏色以藍紫色為代表,藍色代表了對海洋的向往,也表現出了女性畫家獨有的細膩高雅之美。她的繪畫作品著重表現女性具有的純靜之美,但風景繪畫也體現出畫家的優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卓然木·雅森從事繪畫創作40 多年,在各地進行風景寫生,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哈薩克自治縣木壘英格堡鄉菜籽溝是她經常去寫生的地方。2018 年3 月,卓然木·雅森去往菜籽溝寫生,并于2018 年5 月5 日在烏魯木齊舉辦“春意遠方——相約卓然木·雅森、張安亭、孟二虎油畫寫生作品展”,其代表作品有《春雪菜籽溝》《三月菜籽溝》《山村》《春雪》。卓然木·雅森的繪畫作品展現了女性畫家獨有的細膩之美,畫筆下群青、紫色則是畫面表達語言的方式,她將菜籽溝獨有的神秘之美用色彩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安亭為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美術的學會理事、新疆油畫學會理事,他在菜籽溝創作寫生已有十年。2015 年,張安亭在菜籽溝創作并且舉辦展覽,他還是2016 年7 月舉辦的“大地生長菜籽溝油畫展”的參展畫家。張安亭多次到菜籽溝采風創作,他的油畫作品描繪了菜籽溝四季的美麗景色,其代表作品有《三月菜籽溝》《春雪菜籽溝》《秀琴農家院》。例如,《春雪菜籽溝》這幅作品將近處的牛和遠處的房舍構成一幅畫面,皚皚白雪營造出這里寂靜的氛圍。
張安亭先生喜歡用冷色調來進行創作,即多用土黃、褐色、白色、鈷藍進行創作,他的畫筆下描繪了菜籽溝的冬季白雪較多,色彩濃郁,層次分明。
亞力昆·哈孜,1983 年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1991 年至1993 年到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四國和俄羅斯研修學習,現為新疆畫院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新疆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新疆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作品曾入選第八屆、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他的繪畫作品表現了新疆大美之景。亞力昆·哈孜先生經常到菜籽溝寫生,他的繪畫作品《菜籽溝麥田》便展現了金秋豐收季節的菜籽溝景象。
牛軍,出生于新疆,現為中國油畫學會會員、新疆油畫學會理事、新疆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會員,曾在各地舉辦過展覽。牛軍筆下的繪畫大都是抽象的。他創作的菜籽溝農民形象亦大都是抽象的,用二維平面來展現西北地區農民樸實無華、粗獷真實的形象特點。他在構圖上打破傳統繪畫常規,這使沒有去過菜籽溝的人產生了無限想象,而去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表現人物神態是精髓。
菜籽溝題材的油畫創作豐富和發展了新疆油畫的多元化視角,推動了當地人文景觀的發展。在繪畫語言表現上,菜籽溝題材的油畫作品情感表達豐富,色彩、構圖、抽象繪畫、具象繪畫等,都體現了畫家對這片厚土的熱愛[4]。新疆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民族風情,擁有廣袤的疆域及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具有獨特的創作素材,這對新疆油畫的多樣化發展有著積極作用。新疆畫家作品形式的表現較為雷同,以菜籽溝題材為創作主題的畫家在繪畫語言表達方式上更有個性、有自己的觀念[5]。
新疆木壘菜籽溝題材的油畫作品表現出了畫家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在此處創作的題材基本相似,但是表現方式不同。菜籽溝是中國新疆畫家向往的鄉村藝術寫生基地,到目前為止,昌吉州木壘縣菜籽溝村在政府的帶領下已成為藝術家寫生采風的搖籃,在繪畫、攝影、寫作方面也有很多作品都與這里有關[6]。
新疆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對菜籽溝題材油畫風景進行研究,對提高新疆地區文化自信和文化軟實力,推動有中國特色文化走出去都有一定促進作用。
注釋:
(1)楊韜.油畫風景的寫生與創作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08.
(2)喬曉冬.當代中國油畫風景畫地域性問題初探[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