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力如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藝術學院
美術是一門能提升學生藝術素養、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課程。美術的教學內容不同于高數、應用物理、有機化學等文化課程,主要以藝術鑒賞為主,能有效發揮學生想象力,讓他們對美有更清晰、更具象的認知。不僅如此,美術還能讓學生在疲憊的文化學科學習中放松身心,讓他們在藝術之海的徜徉中卸去身上沉重的學習壓力。
科學有效的美術教學,不但能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陶冶他們的情操,還能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良好培養,對他們后續的學習和成長都大有裨益。然而,當前的高校美術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使得美術教學的育人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因此,教師應當正視美術教育的既有問題,立足其創造力培養的價值內涵,不斷延伸和探索實效性的教育改進措施,為學生的健康與全面發展做好奠基工作,進而推動素質教育的進一步落實。
在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過程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一環。當前社會廣泛提倡改革和創新,高校大學生應具備一顆熱愛創新、善于創新的靈魂。因此,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其他學科的內容相結合,并利用其他學科的內容來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另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教材之外的內容,雖然教材中的內容雖然覆蓋范圍較廣,也很有深度,但在數量上還是有所不足,網絡中有各種各樣的美術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將這些資源分享給學生,帶領學生一起探究更多的美術學習內容。學生的視野開闊后,他們的創造力自然就提高了。例如,在素描教學中,為了不讓學生的思維僅僅局限于美術學習中,筆者創新性地將數學中的三視圖融入教學中,讓學生按照數學中的比例、虛實表現手法進行美術創作,從而引導他們以創新的思維思考問題。
美術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具備發散思維,從而使他們以更加多元化的視角重新審視世界。因此,教師要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樹立具備前瞻性的課堂理念,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尊重他們知識探索者的身份。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落實相應的措施,強化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讓他們感受到美術學習的趣味性,進而激發出學生的探索熱情,使他們在興趣的感召下進行自主創造,逐漸培養藝術素養。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鑒賞藝術作品的時候,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個人體驗,如利用各種逼真的光影技術再現雕塑,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同時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啟發學生,培養他們的藝術創造能力。
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美術教師要將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使學生了解到藝術無處不在。美術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它來自生活,也將融入生活。但很多學生認為,美術作為一種藝術應當是高于生活并脫離生活而獨立存在的。這種思想失之偏頗,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在生活中找尋藝術并感受它的美,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校園就是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美的場所之一,在校園中,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一年四季的變化,還可以體會到人文與藝術的關聯,因為很多高校校園在設計的時候大多有明確的藝術風格,有的是現代都市風,有的是山水田園風。因此,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時,可以帶領學生走入校園的自然環境中,用觀察的方式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體會每個季節不一樣的風景,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藝術是生活的調味品,沒有藝術存在的生活便如同一杯白開水,雖能解渴卻乏味,因此,高校教師應當借助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讓他們自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以更加陽光、開朗的心態擁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