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錦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塔山中學
意境表達是中國山水畫創作的基石,也是山水畫創作的核心。在進行山水畫創作時,意境表達主要包括用筆技巧、著墨技巧及空間構圖三個方面。鑒于此,在創作中國山水畫時,畫家可以通過優化整體畫作的構思、立意,提升山水畫的藝術價值;選擇適合的意象,更好地表達山水畫的意境;采用規律性構圖,完善創作效果,進而全面提升山水畫的意境表達深度,增強山水畫的藝術價值。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山水畫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從魏晉時期便開始不斷發展。從淡青風雅到濃墨重彩,從手法單一到變化詭譎,從唐宋到明清,山水畫師們創作了一幅幅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優秀畫作,彰顯了民族的崇高氣節和精神追求。作為中國畫的代表之一,山水畫能夠很好地凝練東方之美,凸顯我國審美的價值取向,能讓欣賞者有身臨其境的體驗,使他們能更好地感受美、理解美、享受美。在山水畫的創作中,畫家要重視意境的表達,為欣賞畫作之人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從而滿足不同欣賞者的審美、意境追求。
在對山水畫進行藝術價值評定時,很重要的兩點便是立意和構思。在進行山水畫創作時,畫家的專業技法、創作理念、藝術修養及創作經驗都會對山水畫最后呈現的藝術效果有很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山水畫創作時,畫家首先要明確山水畫的創作意境,并以此為基準,對整個畫作進行合理、科學的構思與立意,這樣方可為后續的意境表達、升華做好相應的鋪墊,打下堅實的基礎。
創作山水畫的首要條件便是構思,這一步可謂至關重要。高水平的構思能夠更好地呈現出山水畫的意境,也是創作優秀作品的重要前提。在進行創作前,山水畫家要先在心中構想整個山水畫的布局,并將相應的儲備素材在腦海中進行初步加工,從而逐漸構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藝術形象。然后,畫家便可以針對山水畫立意,明確后續創作的主題。在進行山水畫創作時,畫家能夠選擇的主題非常廣泛,畫作類型也極為多樣,除古樸簡約型外,還有雄厚壯闊、清新典雅等類型。創作者無論選擇何種主題或類型,都要賦予畫作相應的意境,這樣能更好地凸顯其藝術效果,表現出一種良好的畫面感,實現情與景的和諧交融,豐富山水畫的整體內涵。從這里能夠看出,山水畫的創作離不開科學的構思、立意,這對提升山水畫的藝術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意象是山水畫進行意境表達的關鍵,合理的意象能夠更好地彰顯山水畫深刻的精神內涵,是畫家進行山水畫構圖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在我國,山水畫的主要意象除人物外,還有花鳥、魚蟲等,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特色,使相應的畫作更具獨特性、藝術性。一般來說,山水畫中的意象多數源于大自然,通常是一些自然風景或者動物,創作者通過筆墨的渲染、勾畫,實現相應的創作效果。
在大自然中,人與物處在不斷的變化中,不同季節的意象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不同的意象選擇能夠展現出不同的立意,在構圖上的偏重也略有不同。通過合理選擇意象,創作者能夠更好地表達山水畫的寓意,展示出自己的創作意圖。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為我國山水畫家提供了多樣的意象選擇,但是,由于山水畫本身的創作局限性,創作者在選擇意象、表達意象時也會受到相應的限制,這就需要畫家精心選擇意象,并對其進行合理重組,從而實現更高水平的意境表達效果。
在創作山水畫時,畫家要重視并遵循意象構圖的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表現相應的藝術效果,實現虛與實、遠與近的有效融合,以更好展現出山水畫的深刻內涵。在創作山水畫時,畫家首先要明確主題,然后結合創作內容對畫作的整體結構進行布局,再結合相應的創作手法,將所要表達的意境、情感融入畫作中。
在選擇意境構圖時,畫家要從作品的題材出發,結合主題進行合理、巧妙設計,以增強畫作的意境深度、藝術價值。例如,在山水畫大師范寬、李成的作品中,構圖極為特別、新穎,同時,由于他們在創作時的表達重點有所差異,導致其山水畫作品有很大不同,形成了一開一合、一動一靜的創作效果。另外,在內容方面,他們的創作特長也不相同,李成更側重于展現北方雪景,以平面構圖呈現出雪景的凄涼、蕭條;范寬則以山川為主要創作內容,在用筆、著墨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整體畫作更為雄壯。
綜上所述,若想更好地表達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畫家可以從構思立意、意象選擇、意象構圖等方面入手,以此來優化意境的表達效果,增強畫作的藝術價值,在無形中將山水畫的創作效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