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江梅 張曉娟 艾思文
(1,2 西安市第26 中學,陜西 西安 710001;3 西安市第26 中學太乙分校,陜西 西安 710001)
體育教學工作,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文化教育的必要條件。體育優化分組教學主要是通過同質分組、異質分組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以興趣引導方式降低了個體差異對運動技能的自卑感,同時還有效增進了師生情感,有利于在娛樂教學氛圍中實現、促進教學相長。
目前一些學校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固有的教學方式不分性別和體質進行統一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學生身體素質較強,而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用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不僅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而且打擊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在教學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另外,現在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不高,在體育課堂上比較懶散,學校對體育教學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這些都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開展學生體質檢測,實施異質分組練習
初中學生體質情況因個體差異較大,在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和排球教學對學生體質訓練的要求也不一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體質情況進行檢測,全面掌握學生檢測結果反映出的體質指標。根據檢測結果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從檢測結果為學生制定不同的任務,推動異質分組學習活動。在學習教學基礎內容過程中,通過將不同運動技能水平、不同體質狀況和有某種特別需要的學生分為一組,讓小組成員在技能水平、身體素質等方面進行搭配組合,側重于組內相互幫助、共同學習進步,形成“小組內各具差異、各組間沒有差異性”分組局面,將教學著力點放在傳授知識和鼓勵“以強帶弱”方面,充分發揮異質分組學習優勢,順應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習慣,積極助力學生均衡發展、整體進步,并有效實現和諧創新教育。
(二)區分學生體能素質差異,實施同質分組練習
在進行分組學習時,同樣要關注到學生的體能素質。初中學生的體能是不同的,在彈跳力、反應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別。在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使得體能相近的學生在同一小組進行學習和鍛煉,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如果把體能素質高和體能素質差的同學分在一個小組,學生在訓練時,面對同一訓練目標,那些體能素質高的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完成,對體能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這種情況就會打擊體能素質較差學生的積極性,在體育課上比較消極。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來說,同一小組里的學生體能素質相差太多,在教學中很難同時滿足全部同學的要求,增加了體育教學的難度,影響教學的質量。例如在排球項目的墊球教學中,結合友情結對、強弱組合、完成分層目標等形式,調動學生興趣,通過定期的以測促練,鞏固提高學生的墊球技術 。
(三)堅持興趣引導教學,實施學生興趣分類分組學習
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興趣教學,教師要滲透合作學習理念,將學生劃分為合作訓練小組,利用互動合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合作學習并非機械的分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建立興趣小組,如籃球小組、足球小組、排球小組等,讓興趣相投的學生同組成長,相互討論、相互幫助,共同鞏固興趣,在競技比對中共同進步。推動興趣分組學習,教師要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興趣。要系統分析初中學生的運動需要,調動情境構建因素,讓學生在更加直觀、有趣的氛圍中了解運動知識、體會運動精神,例如在教授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中,教師打破了傳統機械講解的局限,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NBA 職業球賽中一些籃球明星經典投籃動作,并通過慢動作回放,讓學生直觀、細致地觀察其在投籃中的技術要領,從而提高知識講解的有效性。再如,教師還可以創設競賽情境,激發學生競技進取精神,主動尋求合作、自覺融入訓練,體會競技體育的精神,提高體育訓練熱情。
(四)靈活策劃體育教學內容,按活動內容實施分組學習
初中體育中涉及很多的體育項目,比如籃球教學、排球教學等。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優化分組學習,也要根據不同的體育項目來進行分組。不同的體育項目對學生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籃球運動是一項常見的體育活動,運動比較快速、激烈,在不斷對抗中實現訓練目標,要求學生在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身體素質上有較高的水平。在進行籃球教學分組學習時,教師應當分析學生在這幾個方面的身體素質情況,有針對性性的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而排球教學主要以游戲的形式開展,對學生的柔韌性、靈敏度等身體素質和性格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在進行排球教學分組學習時,要對學生的性格有一定的了解,綜合學生的身體素質,開展排球訓練活動,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無論是籃球還是排球項目,按技能分組主要分成優、中、差三個層次若干小組,定目標、定計劃進行課堂練習,課后自主練習,月底隨機抽查考核,以考促練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根據課堂教學需求設置不同運動內容,注重個性化、差異化教學設計和培養,讓學生在多元化的項目選擇中獲得個性化培養,如男生、女生青春期發育存在差異,教師可針對性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運動項目,以滿足男女生不同運動量的要求,保證訓練成果;要注重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同組比賽法、游戲法、情境法等都是調節學生情緒、緩釋個體素質差異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特征進行選擇與運用,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一)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沒有落實到因材施教,教學內容幾乎都是面向于全體學生,當教學內容較難時,基礎差的學生很難跟上進度,長此以往挫敗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產生了抵觸、逃避的情緒。而將分組教學模式有效的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可以實行“優差互補”的方式,在分組中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劣勢,使特長較好的學生帶動特長較差的學生,真正做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從而可以避免因教學內容過難,而不能完成體育動作,進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揮出自身的作用,進而促進學生技能的提升。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為學生提供了良好學習氛圍。分組教師將全班學生按照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技能強弱的方式進行分組,使得小組內共性得到加強,為合作打下基礎,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在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提升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學生小組榮譽感來強化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小組內相互交流,特別是為了完成小組共同任務,在小組內部各抒己見,分析策略、探討提升致勝技能方法,讓相互之間的配合、合作更加默契,為學習學習體育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個體自信心。靈活分組要因時機而異。采取同質分組,主要是通過縮小個體素質差異,激發小組人員之間的競技進取心,催生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采取異質分組,通常在教學基礎動作學習過程中應用,主要是通過發揮幫帶作用來推動以強帶弱教學工作,利用小組團隊意識激發小組人員的學習興趣,相互幫助、相互協作,增強個體自信心,實現組員學習共同提高。同時,要實現科學分組,教師必須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不斷提升學習效率,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增強了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優化分組學習,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的體質進行有效的檢測,針對檢測結果、學生的體能素質、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的體育活動等進行分組學習。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身體素質,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