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松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山東 日照 276826)
近幾年,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國內外的環境變得十分復雜,許多社會思潮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導致社會深層次的矛盾不斷的增加。再加上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對處在人生觀形成關鍵時期的大學生來說,會影響他們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等。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需要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確保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為其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導致很多種類的社會思潮活躍度增加,價值取向也開始出現了轉變,收到了西方國家的沖擊,部分大學生開始變得拜金,追逐個人利益,導致他們的人生觀發生了轉變,道德意識開始淡化,甚至缺乏公德意識。優秀傳統文化中所含有的愛國主義、堅持奮斗以及誠信等精神和大學生人生觀教育有效的融合,可以將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出來,并將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的缺陷彌補,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將文化育人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在不斷的更新和進步,從古時候積攢下來的優秀文化中所存在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能夠促使中國文化繁榮發展,為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提供更加全面且具有延展性的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形式豐富了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并將當代大學生思想的內涵擴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不斷的進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根本上可以將學生的人生觀改變,并且豐富了大學生人生觀教育的新思路和擴展途徑。
對于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來說,如果可以將文化的生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有堅定的信念,就會形成強大的文化自信。從十八大開始,我國便將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當做發展目標,繼承并且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我國文化自信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并且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而想要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構建中國理想,就需要對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進行重視。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可以跟緊時代的步伐,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而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生人生觀教育中,可以讓他們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將其對外來文化的盲目崇拜降低,形成文化自信和正確的人生觀。
對于大學生來說,愛國主義能夠體現出自身的忠誠、熱愛并且擁有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嗎,不管是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還是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均是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最偉大的精神,對于每一代的中國人都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可以確保民族獨立,也促進人民不斷的抗爭與奮斗。在人生觀教育當中,愛國十分重要,大學生人生觀教育需要將其當做重點,促使大學生成為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青年,充分的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吸取養分。
對于中國來說,不管是哪一個時代,均需要重視社會責任感。在許多古文當中均會有民族責任感的名言,體現了心系天下的胸懷。而現階段,西方國家很多不良意識開始傳入到中國當中,讓其滲透在社會中,已經對大學生的生活和人生觀的形成造成了影響,也會影響其思想和行為。個人主義再加上網絡和新媒體的傳播,會導致大學生失去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的意識。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人生觀教育中,可以讓他們在其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涵養并且提升自覺性,肩負時代的責任和實名,為社會建設奮斗。
對于大學生來說,課堂是傳播知識和教育育人的地點,也是大學生接受和學習教育的場所,所以在對大學生的教育當中需要發揮課堂的作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走進課堂,走進人生觀的教育當中。首先可以開設選修課程,學校教師編寫與之相關的教材,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素寫進去。其次開設的選修課需要設置一定的學分,大學生可以在選修中學習并增強積極性。最后,開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教育講座,將人生觀形成與其之間的關系明確的講解,確保大學生在聽講座的時候可以融入到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當中,也可以對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消除外來的不良思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除此之外,還需要在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當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高校的相關課程在實際教學當中主要是進行教育教學,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的時候,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也可以養成良好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在以往的相關課程當中非常的枯燥,很多學生也不能提起興趣,所以如果課程當中能夠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讓課堂變得更加靈活,具有特色,可以更好的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高校開展人生觀教育,并將中華優秀文化加入其中,能夠培養出更加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所以需要更新教師和學生的教育觀念。教師需要滿足社會的需求,改變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讓他們對文化的融入有更多的認同感,也可以對此種方面的教育更加的關注,從而在開展課程的時候讓學生可以深入的了解民族優秀精神,在愛國主義的領導下,讓學生可以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收集更多傳播方式,豐富教育內容,提升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讓傳統文化的優點發揮出來,有效與教學結合,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當代大學生都是接受過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管主導意識比較強,對學生人生觀形成并且社會等級分配均有自己的想法。對于大學生人生觀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漸進的緩慢完成,層層的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當中、教材當中以及學生的實踐當中,讓他們可以正視自己的真實生活,并且認清楚社會政治形式,多方面的去了解和審視自己,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高校還應該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大學生可以完全的融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當中,更加理解文化中的內涵,增強自身自豪感和民族的榮譽感,也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真正的融入到人生觀教育當中,確保其有效的落實。
對于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來說,校園文化可以成為主要的教育形式,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觀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高校根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方式將其融入校園文化當中。首先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如舉辦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或者主題演講等新時代教育活動,讓大學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其次,學校還可以組織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中國京劇等活動,這些活動均需要加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用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魅力去感染大學生,利于學生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營造的良好傳統文化分為,可以讓很多學生更加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藝術美。對于高校的人生觀教育來說,校園文化是一種常規的教育方式,通過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文化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從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高校想要將人生觀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內容進行創新,需要與時代特點和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近幾年來,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能夠改變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以及使用有效的交流方式讓學生對文化有更多的認知。網絡技術的廣泛使用讓社會進入了讀屏的模式,大學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高校的人生觀教育當中需要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需要重視文化傳播載體的創新,突出文化在人生觀教育中的感染力,主要方式為:
首先可以使用翻轉課堂方式,利用微電影、在線課堂以及網絡考試等多種平臺進行人生觀教育,單一的駕馭模式也可以立體化的發展,增強課堂當中的互動性。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需要學生了解的內容比較多,課時也會比較緊張,教師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將大量的知識傳輸給學生,很可能繼續延續傳統教育的填鴨式課堂,無法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想要在人生觀教育中精準的融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需要將教育模式和方法進行創新。構建網絡課堂,在傳授相關知識的同時將思想化實現,并且在實際的教育當中嘗試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構建一個更加立體的思政教育模式。
其次,在進行人生觀教育的時候,如果想要擁有良好的網絡教育環境,可以使微視頻的方式對在線教育平臺構建出來。教師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微視頻相結合,利用視頻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學生在學習中也受到了傳統教育的熏陶。微視頻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工具,能夠將時間短、傳播性較強以及信息更為豐富等特點。并且微視頻還可以反復的播放,更具有針對性將知識傳遞出來。不光可以將人生觀教育的課堂講課時間縮短,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對這些內容進行觀摩,從而逐漸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而學生在觀看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微視頻的時候,還可以和教師之間展開有效的互動,教師對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實時的作出回答,在觀看視頻的時候能夠將知識傳授出來。學生還可以掌控視頻的速度,對于沒有理解的內容反復觀看,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人生觀教育中使用微視頻,還可以彌補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總而言之,對于大學生來說,此階段是形成正確人生觀的關鍵時期,也為走向社會打下基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生人生觀教育中,是一項重要的工程,需要每一個部門之間共同努力,確保其可以有效的融入其中,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以及自信心,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