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杰
(江西省德興市銀城第三小學,江西 德興 334200)
多年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在不斷的發展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非常成功的教學模式。這些好的經驗和模式需要繼承與延續,但與此同時,也更需要不斷的創新。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下,各行各業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傳統的模式也是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而教育行業也不例外,以往的教學方法亟待更新。文章將從教學方法出發,詳細地闡述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探索。
做任何事,如果失去了動力,那就很難達到理想的結果,學習更是如此。而小學生是很難自己找到學習的動力的,需要教師去鼓勵、去激勵、去創造動力。然這個階段的學生還無法深刻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這樣的至理,也不容易體會到知識對于生產生活的重要性,這些還都無法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因此必須要從其他的方面著手,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而通過分析學生喜歡網絡游戲這一現狀,可以看到,獲得感和成就感是學生喜歡游戲的主要動力。那么在教學之中,教師也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掌握知識后的成就感,享受到獲得知識后的榮耀感,從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課堂互動是至關重要的,要充分提高每堂課上學生的參與度,要讓學生“忙”起來,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學習上來。當然在一節課上,如果讓教師一個人與全班學生一一互動,這顯然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可以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每組選出一位組長,而組長由紅星獲得多者擔任,任期為一周。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與所講內容有關的利于討論的問題,由每個組分別討論,最后由組長指定學生來回答。要充分發揮出小組的作用,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對于知識難點和要點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如此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和諧相處、互相幫助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在互動之中獲取知識。而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知識,往往要比死記硬背更加深刻,同時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
小學階段的學生畢竟還處于幼年,貪玩和好奇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共同特性。教師可以抓住這些特性,將課本中的內容利用電腦制作成知識類的小游戲。例如,識字通關類游戲,在學生按照正確的書寫順序填寫漢字之后,游戲通過關卡,而后播放與漢字有關的動畫或視頻,之后進入第二關。對于通過關卡的學生,可以獎勵一顆紅星。
除制作游戲類的教學軟件之外,也可以設置一些小組之間競賽類的游戲。例如詞語、成語接龍;背誦課文的接龍;詞語、成語解釋的搶答等等。也可以加入一些獎勵與懲罰的環節,獲勝的小組集體獎勵紅星,失敗的小組表演一個小節目,以此來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游戲教學的關鍵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要讓學生意識到,如果不努力學習,不掌握相關知識,游戲就無法通關。而通過參與各種游戲,不僅能夠提高學習的樂趣,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過去的教育基本是標準化、規模化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發揮出每個學生的天賦與特長,這顯然已無法適應新時期的教育事業,必須向因材施教轉變。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天賦、特長以及性格特點等,充分發揮出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之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新時代的教育,不僅是口口相傳,更要用心去教。教師要與學生心與心的溝通,要全面地了解學生。從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課余時間與其他學生的互動,課外作業的完成情況,再到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交流等各個方面,找到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特長以及不足之處。要將這些數據都統計到電腦之中,通過詳細的分析對比一個階段的數據之后,就可以非常精準的生成每個學生的全方位的立體“畫像”,從而做到對每個學生都“了如指掌”。
走在科技大變革的時代,稍有懈怠便會跟不上步伐。教育事業更是不容懈怠,也不容落后,需要時時注重創新,以引領時代。但創新也要一步一步穩扎穩打,不能大刀闊斧地推翻以往的一切。尤其小學語文教育,是起點,更是基石,必須要筑牢,要確保創新的每一步都踏在正確的道路上。教書育人這本就是個慢工細活,創新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過程。而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廣大教師們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共同努力,共同去探索。通過不斷的探索,從而找到正確的方向,實現教育事業的偉大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