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兆林1 溫園園2
(1.遼寧醫藥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2.本溪滿族自治縣高級中學,遼寧 本溪 117100)
在生物制藥專業中,需要學生掌握制藥技術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與相應的技能,尤其針對藥物生產工藝、技術改造、質量控制等就業方向,更需要高級技術應用型的人才,因此在生物制藥專業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掌握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技巧,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技能應用能力。
在傳統職業教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理論培育的重視程度較高,通過各種方式以強化其理論基礎,但是這就導致學生空有知識外殼,卻缺乏實際應用的內在技術,真正遇到實際問題需要實踐時,只能手足無措,由此培養的學生顯然不符合當代企業與社會的需求。而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技能培養為核心的教學形式,其將學生專業、就業方向甚至是工作內容進行了整合,進而根據學生的能力設置實踐項目,引導學生在獨立或小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實際問題解決時的操作流程,實現教學重心轉移的目的。
對于生物制藥技術專業來說,其就業的方向主要面臨的是通過各種生物學方法提取藥品的企業,而在相應的崗位中,無論是基因工程、發酵工程還是細胞工程等,其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學生嚴格謹慎,否則不僅可能引起損失,甚至還會產生安全隱患。因此該專業對學生的技能操作要求極高,而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則可以通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以保證學生符合企業的要求。首先,項目教學法利用類似崗位工作內容的項目展開教學,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工作的流程與操作技巧,同時對企業生產以及工作狀態擁有新的認識,這對于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工作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其次,在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一般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而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更加自由開放地展開實踐,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合作、溝通、協調、組織等方面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就業也有一定的幫助。
生物制藥專業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需要分解為七個環節。第一,教師進行學情調查,同時根據教學內容與專業方向設計項目課程,并將項目流程進行分化,設計指導學生實施項目的任務書。第二,將學生進行異質分組,按照項目要求設定相應的人數,在領取任務書后,小組成員針對項目展開研究與討論,并總結出關鍵要素,通過多方途徑查找相應的資料。第三,小組成員根據資料擬定實驗方案,通過組內討論探析方案的可行性與缺陷,甚至可以通過組間交流進一步優化方案。第四,確定方案之后,小組提交方案策劃書,由教師進行審批,存在問題需要教師予以針對指導,可行則通過審批。第五,根據項目策劃方案實施,小組成員分化任務整合成果,保證良好的協調與配合。第六,學生小組選拔代表進行成果展示與講解,其他小組成員可以進行提問和討論,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第七,項目研究與實踐結束后,由小組成員分別撰寫項目報告,并提交報告留檔,進行全面考評。
在實際項目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對學生小組的巧妙劃分與引導。例如在“無細胞百日咳疫苗生產”的實踐項目中,根據該項目最終需要達成的目標,以及對學生流程掌控的能力培養,就可以將項目任務劃分為五部分,第一階段為“疫苗三級種子”的建立過程;第二階段為“百日咳菌的模擬發酵”環節;第三階段為“百日咳原液”的模擬生產過程;第四階段為疫苗半成品的生產研制;第五階段則為成品出爐的過程。通過這樣的任務設置,可以保證學生按照既定流程展開探究。其次,學生在接到任務書之后,還需要展開討論分析,并針對其中的重點知識內容進行查閱與了解,為解決每一個項目任務做好準備。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針對每一項任務所需要達成的目標進行倒推其需要完成的內容,進而找出關鍵的支持理論。在該項目中,學生需要了解百日咳菌的發酵原理、分離方式、培養條件、培育方法以及培養基配制方式等,通過這些理論基礎支持,才能保證項目活動的完整實施。最后,在實踐環節,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能力與特長在其中分別展現自身的優勢,最終完成項目任務,達到實踐技能掌握的目標。
在項目教學模式下,教師還需要進一步調整學生評價的機制與方式。首先,教師應建立以小組為考核單位的評價模式,在開展評價時以整體成員為基礎,根據其綜合表現與小組成果展開評價,以此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組織協調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做好準備。其次,教師應建立以項目過程為考察內容的考評方式,除了以學生小組最終完成項目的成果為主要考評依據之外,還應對操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職生物制藥專業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是教師應當掌握的基本教學技能,其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技能操作的掌握,而且可以為學生就業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完整的流程設計、巧妙的實施策略以及完善的評價機制輔助學生完成項目探究與實驗活動,讓學生成為當下時代需要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