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平
(河北省黃驊市羊二莊鎮楊莊中心校,河北 黃驊 061109)
多元化即指特性不同的對象組合,就教育教學而言,多元化教學意味著教師需多角度、多方位地進行教學實踐。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既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等傳統觀念的影響,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專注于單一化、機械化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無從談起學生學習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此,教師應轉變傳統觀念,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重視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盡最大可能彌補單一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而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材料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就越高。基于這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應以興趣激發為核心,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需求和意愿的前提下構建適切情境,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樂思、敢說、愛學。
在教學《海底世界》這篇課文之初,我對學生說道:“同學們,浩瀚無邊的大海是一個令人向往的世界,你們想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樣的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游覽一下。”之后,我利用課件播放了相關視頻,然后向學生問道:“看了這美麗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還想了解什么?”待學生互相交流、討論過后,我點擊進入了“海底世界”網頁,并以此為契機引入了新課。如此,通過在課堂教學之初觀賞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觀,讓學生置身于海底形形色色的動植物、高聳的山崖、低陷的峽谷之中,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而且還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了學習狀態之中。
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來看,探究式學習是一種有利于學生興趣激發和能力發展的有效模式。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選擇都有其特有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明確探究式學習目的的前提下,以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展開自主剖析,以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閱讀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文時,我先是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將其分為哪四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以使學生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劃出文中表現哈爾威船長崇高品格時用到的場面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并體悟其含義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在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我會在班內巡視,對學生遇到的問題予以及時地指導點撥。在這之后,我播放了視頻,使學生感受了船長的高大形象,并提出了以下問題供學生在組內交流探討:1.文中“黑色的雕像”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含義?2.課文幾次寫到霧?有什么作用?如此,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既切實保障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感悟了船長的高貴品質,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是語文教學的生命線。但由于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對新知的接受程度、學科基礎、學習能力、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認真分析和準確把握,繼而通過分層授課的實施來最大限度地兼顧學生的學習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設計《丁香結》這課的教學目標時,我要求低層次學生完成“知識與技能”這一維度的目標,包括會寫“綴、幽”等13 個生字,正確讀寫“幽雅、笨拙”等詞語;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丁香的特點;對于中層次學生,我通過布置探究性學習任務,讓他們品讀優美詞句,抓住描寫丁香的語句展開想象,從色彩、形狀、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和體會;最后,針對高層次學生,我則要求他們學習并掌握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仿寫作文。如此,通過分層設計教學目標,不僅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還有利于實現學生的自我進步和突破。
在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已是屢見不鮮,它如同一座架設在教材與學生中間的橋梁,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文本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圖片、聲音、視頻等元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使語文教學事半功倍。
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我先是以春游照片引入新課,告訴學生一切美好的景物都是地球的饋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地球母親的感激之情,為學生理解和感悟文本奠定基礎。之后,我運用信息技術展現了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使學生直觀感受地球的“可愛”。接著,我展現了地球為人類提供地下煤礦、地下金屬、森林、瀑布、生物、大氣等資源的畫面,以使學生體會地球的慷慨和無私。最后,我呈現了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圖片及資料,以加深學生對地球容易破碎原因的了解。如此,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了語文教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而且還刺激了學生的眼球,喚醒了學生的心靈,激發了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
總而言之,為適應教育教學快速發展的需求,作為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須在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的基礎上,引入新課程理念,做好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分析與研究,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能力素養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一改語文課堂死氣沉沉、缺乏生趣的面貌,使其重新煥發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