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河南省舞鋼市融媒體中心,河南 舞鋼 462500)
新聞采編一般分為新聞的編輯、采訪、信息整理等部分,新聞記者以新聞采編的方式把新聞向受眾群體展現,新聞采編涉及很多不同的領域,新聞記者要深入社會大眾,強化與社會群體的交流,充分地挖掘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在新聞采訪的時候,一定要清楚報道的重點內容,確保輿論方向的正確性。新聞制定過程也要采用易于大眾接受的形式,要求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具有良好的新聞采編能力。
第一,促進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推動電視新聞業的迅速發展。人們的興趣點與關注重點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此,新聞記者必須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地提高新聞采編水平,進而制作很多優秀的新聞節目。第二,增添媒體行業的活力。新聞記者提升自身的采編能力,可以更好地增添行業的活力,促進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欄目取得深入發展,有利于新聞行業的升級,從而增強電視臺的市場競爭實力。第三,滿足受眾的新聞關注點、興趣點。為了提高電視新聞欄目的收視率,新聞記者應充分地分析受眾群體的關注點和興趣點,而較高的采編能力會更好地尋找受眾需求,提煉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制定優質的電視節目,提高電視臺新聞的影響力和收視情況[1]。
為了更好地提高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應以提高新聞記者業務素質為切入點。從而確保電視臺新聞欄目的采編水平,具體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加強電視臺新聞記者知識儲備量。作為一名電視臺的新聞記者,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博的知識,要求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強化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和積累,經常閱讀書籍和報紙資料,構建自身的新聞報道素材體系,從而提高新聞欄目的采編水平。第二,加強政治素養的培養。新聞記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尤其報道一些和政府、國家發展方面有關的新聞時,先要站在黨和人民的視角,持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所以,要求電視臺新聞記者“三觀”正確,同時,在對待和分析事物的時候還需學會運用辯證法,具有較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技能。第三,增強對新聞的敏感[2]。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普通的小事中往往蘊含著豐富內涵的的新聞熱點,電視臺新聞記者要勤于基層的走訪、調查,采取詢問的方式不斷獲取可用的新聞素材,經過深入地思考,尋找別具一格的新聞內容,長此以往,提高了自己的新聞敏感度。為了發展為杰出的新聞記者,單純依靠搬用及處理信息是難以完成的,還需要擁有獨特的視角,尤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擅于挖掘特色的新聞,才能在行業中勇立潮頭。
對于電視臺新聞記者而言,培養對新聞采編工作的熱情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能展開深入、系統地研究。為了更好地培養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采編熱情,相關部門最好擬定幾份可行性強的方案,結合新聞記者實際情況,為其提供良好的晉升渠道和薪酬獎勵機制,讓新聞記者意識到提高采編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自身發展,同時也會對自己進行一個科學的定位,從而提高新聞采編的熱情。此外,還可為年輕的新聞記者配備一名經驗豐富、素質優良的職業導師,專門負責解決其專業方面的難題,督促新聞記者不斷成長,提高工作的熱情,不斷提高新聞采編水平。
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工作中,新聞記者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從日常的普通大眾視角展開工作,獲取可靠、真實的信息,便于與新聞受眾群體引發思想的共鳴,得到受眾的支持。需要牢記的是,新聞素材始終來自生活,并為人們生活提供服務,力求準確地傳達人們的訴求。為了提高新聞采編能力,新聞記者要深入人民群眾中,多了解人們的生活情況,經常報道與普通群體密切相關的新聞。例如:食品安全保障、醫療衛生服務、自身利益維權等,經過仔細地分析和調查采訪,對隱性問題進行二次挖掘,關注群眾在意的問題。此外,電視臺新聞記者在新聞采編過程中,還需注意幾點:一是不能為了提高收視率,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報道其人生痛點,應確保新聞報道的人性化特點,不侵害人民大眾的合法權益,從而在新聞受眾群體中樹立新聞記者美好的媒體形象。二是充分發揮新聞記者的紐帶作用,大力宣傳國家推行的福利政策和惠民信息,為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提供保障。
從當前新聞記者工作情況分析,個別電視臺的新聞記者缺少社會責任意識,受到個人利益的驅動,做出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所以,在新聞采編工作中,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從不同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審視和分析,實事求是,確保新聞報道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第一,采集新聞信息過程中不可盲從,要經過認真調查和研究,捕獲有效的新聞信息,呈現事件的原貌。第二,新聞記者新聞采編能力培訓過程中,應加強培養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感,制定相應的工作機制,有效地規范新聞記者的工作行為。第三,采編新聞信息時要保持中立態度,從群眾視角出發,分析新聞事件性質,提高新聞采編能力[3]。
新聞記者為了切實地提高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需要適時地對新聞采編流程進行創新,以提高新聞采編質量。第一,由于新聞事件具有時效性、有效性特點,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對整個事件進行深層次了解,從而深化采訪內容。第二,在新聞采編過程中,新聞記者應充分地結合新聞播報的對象,采用行之有效的采訪方式,在與新聞對象交流過程中,掌握了新聞事件的深度信息,促進新聞報道更加全面、真實。第三,新聞記者在新聞采編工作中還要不斷創新技術,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創新速度也在進一步加快。很多新的媒介正在充斥著市場,新聞記者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新聞采編。很多發達國家已將信息技術運用于新聞采編環節,例如:機器人新聞實現了在極短時間內對新聞信息進行采集和整合,還可自動撰寫新聞節目。可以采用這項技術,構建地震新聞機器人的系統,利用此系統,自動成生地震數據,在瞬間發布地震報告,所以,電視臺新聞記者可充分地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新聞采編水平[4]。第四,創新新聞后期制作過程。電視臺新聞記者應有效地利用特殊技能,為受眾群體提供真實、美觀的新聞界面,增強觀眾的吸引力。在運用特技的時候,新聞記者要有效地抓住鏡頭的轉換時間,例如:采用特技的疊加效果,形成鏡頭對比和畫面沖突,有效地突出新聞報道的重點。
總之,對于電視臺新聞記者而言,其良好的新聞采編能力直接關系到整個電視臺的收益,在科學技術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對電視臺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記者對此應保持高度的重視,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培養,樹立人本思想,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對新聞采編流程加以創新,開創獨特的新聞采編風格,擅于提高先進的信息技術,深度挖掘有用的新聞信息,制定高質量的新聞節目,促進電視臺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