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家庭教育,終于有法可依了。
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該法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是我國首部家庭教育的專門法律,以法律規定的形式明確了家庭教育的內容及實施方法,并要求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
長期以來,很多人誤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掙錢養家,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這次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凸顯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家庭教育“被看見”。
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與推動,她發現,形成正確的育兒觀非常重要,也是家庭教育的難點。什么樣的孩子是成功的?我們怎么樣幫助孩子成長?對于這些問題,很多家長并不清楚,在育兒的道路上充滿焦慮,而一些校外培訓機構也助長了這種焦慮。
邊玉芳強調,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并不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在生活中進行教育,比如親子陪伴、榜樣作用。
“家庭教育促進法讓家長更加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邊玉芳指出。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人格培養,要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勞動觀,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北京市德潤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巍發現,很多出現不良行為甚至違法犯罪的青少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家庭教育缺失。“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社會公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治意識等至關重要。”
在邊玉芳看來,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也需要全社會的合力,全社會要達成一個共識: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其獨特性,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但這個成功不是指考進名牌大學等,而是適合他自己的發展。
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庭教育的要求中,第一條便是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對于總想“雞娃”的家長來說,這一點必須謹記。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落地,各種家庭教育資源將越來越豐富,家長們應該放下焦慮,積極學習科學的育兒之道。
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后,“依法帶娃”成為熱詞。但對于如何依法帶娃,還是有很多困惑及困難。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賦權利,但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卻不是與生俱來的。”首都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麗穎說。
在她看來,家庭教育促進法就是為了保證兒童健康成長,幫助父母依法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為父母行使天賦教育權利賦能。
“促進”二字對于這部法律尤為重要。據了解,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初次審議時,該法名為“家庭教育法(草案)”。但家庭教育是私人領域的事情,政府及司法機關不能過度干預,也不宜采取過于嚴厲的處罰措施。很多專家提出,家庭教育立法主要是為了促進家庭教育,家庭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國家、社會為家庭提供支持、協助。草案二次審議稿將家庭教育法的名稱修改為家庭教育促進法,并對相關章節進行了調整。
“‘促進實際上就是讓那些不具備資源,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不規范的家庭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在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總則第四條便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總則第六到第十三條都是要求各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支持和促進家庭教育。
此外,在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三章“國家支持”中明確了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職責和要求。比如,“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統籌建設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務平臺,開設公益性網上家長學校和網絡課程,開通服務熱線,提供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第四章“社會協同”中明確了全社會如何協同支持家長。比如,“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
“我們希望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后,全社會來支持家庭教育,多渠道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邊玉芳說。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教育行政部門、婦女聯合會統籌協調社會資源,協同推進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
邊玉芳告訴《民生周刊》記者,近年來,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建設方面,婦聯、教育、民政、衛生等眾多部門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面對兒童青少年成長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突破的是協同機制的建立。
邊玉芳認為,這個體系的構建既需要自上而下的設計,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創造。她希望經過幾年的努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可以納入國家公共服務體系。
就目前而言,家庭教育指導的專業性不夠是專家的普遍擔憂。
儲朝暉指出,目前家庭教育指導專業人員缺口很大。據他測算,當前我國大約有1.8億兒童,涉及家長三四億,但是真正具有家庭教育指導專業素養的人很少。
現在的家庭教育指導也是亂象叢生,很多并不具備專業素養的人被包裝成家庭教育指導師,線上線下開講家庭教育課,很可能誤導家長。
如果專業性不能保證,廣泛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可能適得其反。康麗穎認為,要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專業水平,亟須在高校進行家庭教育的學科建設,構建系統化的能夠解釋和指導家庭教育實踐的知識體系。同時,開發家庭教育的教材及課程。在此基礎上,要培養大量專業人員從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此外,她認為家庭教育指導需要形成一系列標準,包括機構標準、人員標準、課程標準等,現在這些標準還在探索階段,希望未來可以形成一套國家標準。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落地將推動這一系列工作的開展,但建設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還需要長期的努力,尤其是農村的家庭教育提升將成為難點,需要更多關注。邊玉芳期盼,借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東風,社會各界都為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