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球 顧津僮 劉金根
關鍵詞:常熟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目前,常熟市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已超過96%,基本實現畜禽養殖業規模化發展。隨著畜禽養殖業日益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產生的養殖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日益突出,影響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1-2]。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可促進生態畜牧業建設,關系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3]。近年來,常熟市秉持“種養結合、以地定畜”原則,以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和推進畜禽生態養殖模式為抓手,持續優化養殖業布局,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方針,以肥料化和能源化為主要利用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效促進畜牧業生態健康發展,提升畜禽養殖標準化、規范化、生態化水平,實現畜禽養殖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4]。
一、概況
常熟市位于江蘇省東南部,東北瀕長江,與蘇南南通市隔江相望,行政區劃屬江蘇省蘇州市,總面積1264hm2。常熟市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截至2020年底,常熟市存欄生豬2.07萬頭;存欄家禽24.35萬羽;存欄奶牛2783頭;存欄肉牛194頭;存欄羊1.36萬頭。
二、常熟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
(一)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
江蘇省和蘇州市制定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辦法中規定,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是指用于生產符合有關標準或要求肥料的畜禽糞污量,占畜禽糞污產生總量的比例。2020年,常熟市畜禽糞便產生量為10.08萬t,利用量為10.00萬t,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為99.2%。
(二) 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
江蘇省和蘇州市制定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辦法中規定,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是指配套建設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施,通過治理檢查認定和符合環境管理要求的規模養殖場數量占畜禽規模養殖場總數的比例。2020年,常熟全市17個規模養殖場已全部通過市級農業農村、環保等部門檢查認定,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為100%。
(三) 規模養殖場治理率
江蘇省和蘇州市制定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辦法中規定,規模養殖場治理率指符合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技術要求、達標排放并通過農業、環保等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規模養殖場數量,占年初轄區內畜禽規模養殖場總數的百分比。
近年來,常熟市著力推進規模養殖場治理,農業農村、環保等部門指導養殖場推進糞污處理設施改造升級,制定“一場一策”實施方案,做到養殖場“雨污分離到位、干濕分離到位、儲存池封閉到位、糞污處置到位”。2020年,常熟市17個現有規模養殖場已全部通過市級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檢查認定,規模養殖場治理率為100%。現有7個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獲評為江蘇省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現有12個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獲評為蘇州市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推廣場。
三、常熟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做法
(一) 強化組織領導
常熟市高度重視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相繼制定頒布了《常熟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實施方案》《市政府辦公室成立常熟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和《常熟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辦法(試行)》,對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具體要求進行了明確,為推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提供政策保障。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發展改革、科技、財政、國土、稅務、電力等部門共同推進相關工作,并將各板塊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工作進行細化,并納入考核。同時,市政府與各鎮人民政府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各板塊責任,強化監督管理,確保工作成效。
(二) 強化執法監管
依法規范規模畜禽養殖場環評工作,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畜牧業綠色發展,以環境保護制度優化畜禽養殖產業發展。目前,全市17家規模養殖場均已完成環評備案。
創新農業生產監管模式,將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納入農業生態文明網格化監管體系,并作為重要內容統籌落地。利用農業生態文明監管網格,開展畜禽規模養殖場調查摸底,完善畜禽養殖登記備案和檔案管理制度,規范填報畜禽規模養殖場直聯直報信息系統,實行常態化動態管理。
加大畜禽養殖污染及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監督檢查力度,落實監管責任。動物衛生監督部門結合防疫監管,每周對養殖場開展巡查,發現養殖污染環境情況立即通報相關部門處置。環保部門加大畜禽規模養殖監管執法力度,加大對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及驗收制度、違反固廢管理制度以及未按照要求建設污染防治設施等行為的查處力度。開展畜禽養殖場排污許可證核發,對有排口的養殖場核發排污許可證。
常熟市針對現有規模畜禽養殖場逐步安裝配備遠程監控攝像頭,監控范圍涉及畜牧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全過程,對接省“智慧畜牧業”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動態監測、統一管理、監測分析等功能,為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監測管理打下堅實基礎,極大提高畜牧業遠程監控覆蓋面和監管效率。
(三) 強化政策扶持
常熟市制定出臺了農業現代化發展扶持政策,明確對各類建設主體建設田間糞污調節池、輸送管道、購買糞污運輸車輛以及污水泵等設施設備用于收集糞污還田的項目形式進行適當補助,并列入畜禽養殖綜合治理資金中。按照江蘇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辦法,完善農機補貼目錄,對符合規定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實行補貼,鼓勵創新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模式。強化畜禽糞污還田扶持,鼓勵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對畜禽糞污還田服務0.3335hm2以上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按服務面積補助不超過10元/667m2。用地方面,對規模養殖場新改擴建和污染治理設施用地實施設施農用地備案;用電方面,對符合條件的畜牧生產、養殖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運行享受農業生產用電價格。
四、常熟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典型經驗與啟示
(一) 鎮級層面統籌規劃,確保種養結合有效銜接
常熟市支塘鎮是生豬養殖大鎮,生豬糞污產生量大,同時,又是水稻生產大鎮,農田肥料需求量大。為此,支塘鎮綜合考慮養殖糞污供應和種植肥料需求,在蔣巷村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項目順利運行的基礎上,全鎮范圍內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工作。生豬規模養殖場內安裝糞污收集和沼氣發酵裝置,在生豬養殖場外埋設沼液輸送管道和田間沼液貯存池,通過管網系統覆蓋相應農田,在鎮域范圍內形成一整套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體系。
(二) 將糞污資源化利用與創建美麗生態牧場相結合
常熟市申福奶牛場飼養荷斯坦高產奶牛2400頭。牧場按國際最先進的畜牧工藝理念設計建設,配備轉盤式擠奶機、牛奶速冷系統、全自動奶牛信息監測管理系統和包括糞尿自動收集、輸送系統在內的全套糞污無害化處理、資源化綜合利用的處理設施、設備,實現日均生產優質鮮奶50噸,年產值超1億元的目標。牧場采用畜牧生態養殖模式,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相繼投資建設了糞尿水高效厭氧發酵系統工程和沼液生化處理系統工程,并配套“三沼”資源化綜合利用設施設備,構建由養殖廢棄物—沼液、沼渣全量還田—農田生產全株青貯飼料—養殖奶牛組成的農牧循環生產體系,獲評為江蘇省生態健康養殖、牛奶優質高產的樣板牧場。2019年以來,牧場緊緊圍繞生態牧業發展定位,按照“規范、安全、生態、美麗”新要求,進行整體改造和美化,設立文化長廊、觀光展示廳,添置全方位高清監控系統,全面提升牧場整體現代化裝備和規范化管理水平,打造“場區布局合理、設施制度完善、生產全程清潔、產出安全高效、資源循環利用”的美麗生態牧場,成為常熟市現代農牧業的形象展示窗口。
(三) 著力推進種養結合
常熟市按照“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的循環發展理念,以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為主要利用路徑,將畜禽養殖產生的糞污等廢棄物進行肥料化利用,經發酵腐熟后變為有機肥,施用于水稻田、茶園、蔬菜地等農田,一方面減少化肥的施用,另一方面提高農田有機質含量,改善農田土壤結構,提升農田肥力。種植產生的農作物秸稈、尾菜等有機廢棄物又可作為畜禽養殖的飼料,種植與養殖相融合,推動農業生產的生態循環發展。
(四) 統籌出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扶持政策
鼓勵開展稻田綜合種養試點,對實施主體給予最高500元/667m2基礎設施建設補貼;推進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養殖環節按照生豬最高200元/頭,家禽(水、旱禽) 平均15元/只進行補貼;優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對新建高標準生態畜禽養殖場,按實際投資總額的70%進行獎補;對獲評各級健康養殖示范場、生態健康養殖場和美麗牧場的經營主體,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