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副主任
海南自貿港將是未來國內最開放的窗口,所有產業都會與國際接軌。當前,世界經濟下行陷入一個深度衰退狀態。2008年的金融危機可能是一次簡單衰退。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了-3.5,美國下降了-3.4,歐元區是-7.2,日本是-5.1,印度是-8,雖然MF預測是2021年將反彈至5.5%,但是這也只是因為2020基數比較低的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全方位沖擊,讓全球產業鏈遭受了嚴重影響,加劇了經濟逆全球化的趨勢。
2020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成為世界唯一的一個經濟正增長的國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沒有的大變局,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科技與產業之變,這是新一輪的科技革命驅使,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產生一個重要轉換。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最關鍵的就是中美經貿關系,雖然拜登上臺以后對華經濟貿易策略還沒出臺,但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美國已經公開將中國列為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這一點無論是美國兩黨如何更替,這一策略不會變。特朗普時期的貿易戰擴展到了科技、金融、外交、安全和意識形態各個領域,形成了惡性循環。雖然拜登執政以后可能有心思改善對華關系,但是特朗普時期的加關稅政策是無法取消的。前幾天白宮發言人和總統顧問的發言已經表明,中美未來競爭的核心在科技。美國去年年底發布了兩份報告,一個是迎接中國的國家技術戰略,另外一個是應對中國的科技競爭戰略。這兩份文件實際上全面展示了美國未來對中國要采取的科技競爭和科技的戰略,以及科技上的各種限制。“十四五”規劃對未來的發展形勢都有判斷,就是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必須采取新的發展理念。當今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然處于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主要包括4點,第一個就是我們的經濟從以前高速發展階段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各項改革事業進入了一個攻堅期和深水期。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總的應對舉措就是善于在危機中預先機、在變機中開新局。
海南自貿港總體的發展優勢和機遇,主要在于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們應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變化的一步先手棋。自貿港總體發展的優勢可以用以下幾個詞概括:零關稅、低稅率、減稅制和6自由。具體來講就是資源多、商機多、成本低、管得少。中國的制度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領域和產業發展都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海南能繼續發展的最主要支撐都來自于中央和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從2018年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以后,每個部委都配套出臺了支持海南發展的各項政策有七八百頁紙,全部都是支持海南經濟的“干貨”。我們經常到其他省調研,他們對海南很嫉妒,覺得各種優惠政策太多了。目前,海南省擁有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沈曉明書記是上海浦東新區書記,是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的管委會主任,2016年調到海南以來,去年正式就任省委書記,他在醫療、教育很多方面研究深透。新上任的馮飛省長,長期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是國內資深的研究產業經濟、新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專家,在浙江擔任常務副省長和常委。中央各部委為了支持海南發展,連續為海南選派了中央各個部委以及其他地區的優秀干部,當前已經達到了400多人,很多干部在重要的領導崗位任過職。
海南自貿港還一個面積的優勢,全球比較成熟的自貿港有中國香港、迪拜、新加坡,但是與海南建設面積比,他們沒有優勢。海南本島面積3.4萬多km2,中國香港只有1000多km2,新加坡只有700多km2,雖然迪拜有3000多km2,但實際上園區是成點狀分布的,雖然號稱有20、30個自貿港園區,但都是一個獨立園區。海南自貿港的發展要依托國內大市場,這是獨特優勢,海南實際上背靠祖國大陸14億人口這個大市場,這是未來最主要的機遇,特別是目前中國是居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的對外貿易國,第一大外資投資目的地國,海南將會成為聯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的一個重要交匯點和平臺。
去年,李克強總理在新聞發布會上講,中國有6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確實是這個現狀。某研究院數據顯示,有8億人的實際收入在3000元以下,這就展現了擴大內需這個巨大市場。有數據顯示,中國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12.6億人沒有護照,沒出過鏡,別說國外去,就連中國的香港、澳門、臺灣都可能沒去過。都說中國的大學生太多,找不到工作,但從數據看,全民大專以上高等教育包括電大函授加在一起,真正受過高等教育的不超過7%,只有6.6,本科率是4.5%。東南亞目前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和保持增長最穩定的一個區域,東南亞的面積和人口比較小,面積450萬km2,相當于中國的一半,總人口6.5億,東南亞有一個優勢就是他45~20歲之間的年輕人占45%以上,這是未來產業轉移擴大市場消費的一個重要市場。美國早些年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戰略中心要東移,從經濟學角度看,就是看上了東南亞廣闊的大市場。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55萬多km2,總人口7000多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000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23000美元,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和創新高科技發展的重要發源地。海南處于中國華南腹地以及和東南亞這個區位優勢,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消費回流是目前中國發展的一個現狀。去年疫情爆發以后,中國消費回流趨勢越來越明顯。首先全球服務貿易的規模小了。旅游、教育、醫療都屬于服務貿易或者服務經濟,從2001年的2.995萬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0萬億美元以上,服務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額的比例從以前的19.3%升上升到24.2%。在工業革命時期,我們的主要國際貿易是貨物貿易為主,目前服務貿易的占比越來越高。很多人說美國經濟衰落,但是美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確實是全球比較強的,是全球第一大的服務貿易出口國。我們的服務貿易發展相當滯后。2019年的貿易順差是4000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是2611億美元。2019年我們的出境旅游人數是1.55億人次。從醫療領域來看,2018年,中國海外就醫人數85萬人次,有機構研究指出,未來中國人到海外就醫的市場可能超過百億美元,海南借助博鰲醫療旅游先行區,使用國外藥品進行醫療給消費回流提供了廣闊空間。從教育領域看,2019年,我們出國留學人數突破70萬,2017年,中國在美國的留學生有40多萬人,每年為美國貢獻收入大概是180億美元。迪拜從一個高度依賴石油的沙漠國家,轉換成為地區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以及旅游業發展的全球知名的目的地,他們是經歷了很長遠的謀劃,早些年他們就預計石油枯竭可能會帶來的問題,這些年大力發展教育服務、醫療服務和旅游服務,目前形成了全球知名的國際航班中轉地、知名的旅游服務目的地,在教育上吸引了200多所國際學校,這些國際學校是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發達國家直接在這里辦學,所有語言都是按照英語教學,教材全部采用西方課程。
過去,海南產業一直比較落后。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認為,“我們的發展就是要有一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一個產業”。比如說海南發展芯片制造可能20年、30年永遠也趕不上國內其他企業。海南總結了的幾個特色優勢,這就是陸海空天。陸地就是熱帶優勢,常年光照2000h,平均溫度23度以上,可以發展熱帶農業、熱帶水果、難繁育品種,以及海南優質的空氣和水的條件。海南是知名的長壽之鄉,是發展康養產業的好地方。海南的百歲以上老人遠遠高于國際上對于長壽之鄉的評價標準,國際上是7.5,海南是20.6。熱帶水果種植在中部地區要五六個月才成熟,在海南兩三個月就可以。袁隆平院士常年在海南進行雜交水稻研究,也是依據這個特點。全世界一共有6000多種水果,大概有5000種只在熱帶地區生長,這為海南引進特色熱帶水果品種提供了巨大空間。
海南四面環海,是一個島嶼經濟體,我們國家管轄的海域面積是300多萬km2,海南授權管轄的就有200多萬km2,占了全國海洋管轄面積的2/3。海南還有一個獨特優勢,就是南海的平均水深在1km以上,是我國唯一的深海區域,渤海平均水深只有18m,黃海平均是44m,東海的平均水深也只有300多米。所以說海南發展未來向是向深海進軍,發展深海產業必須在海南。中科院海洋所曾經是在上海,但是每次從上海到南海做實驗路上要花一個星期左右,但是布局到三亞以后,大大節省了時間。海南高空和低空空域改革是民用航空運輸業發展的一個機遇。海南是國家授權的低空空域改革試點省,我們國家航空空域管制是軍方主導的,美國是民間主導的,國家目前軍隊使用空域是80%,民航只有20%,這也是航班經常晚點的一個主要原因。美國剛好跟我們反過來,美國是民用80%,軍用20%。海南進行低空空域改革,為發展通用航空提供了一個廣闊空間,而且海南正在布局通用航空機場,“十四五”期間準備在東西南北中布局5個大型的通用航空機場,同時布局25個小型通用航空起降點,這樣就為發展各種低空產業提供了很多空間。比如說空中跳傘、空中婚禮、空中觀光旅游、傘降飛行表演、低空航空器研發制造,都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天,也就是航天。海南的航天產業是文昌國際航天城。實際上從20世紀60年代起,我們國家先后建了4個航天城,一直是從北到南擴展,分別是酒泉、太原和西昌,但是這些地方發展航空有一個限制,它距離赤道比較遠,屬于內陸地區,每次火箭發射后,殘骸墜落地點都要進行精心選擇。在海南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有很多優勢,距離赤道近火箭和衛星送入軌道能源消耗都會比較小,還有海運優勢,運大火箭可以通過海運方式來運行。依據航天產業,海南可以發展衛星遙感產業,海南目前在三亞有一個衛星遙感接收站,為利用衛星遙感數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中央給海南有一個定位: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這是海南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帶來的一個機遇。國家重大戰略的第一個就是:海洋強國戰略。利用海南的海洋經濟和產業發展服務海洋強國建設。2019年,海南海洋經濟總產值實1800多億,占全國的2%,但海南的海域面積占到了全國2/3,海洋經濟實踐領域范圍很廣,海洋漁業、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新能源、生物醫藥、海洋信息、海洋金融、海洋工程。
“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建設是國家重要的對外開放的抓手和戰略。中央12號文件提出,海南要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這是一個國家在政治層面的布局,中間蘊藏很多商機。海南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借“一帶一路”建設,海南可以建設一個境外合作的產業園區。
軍民融合戰略。總的方向就是軍轉民、民參軍。海南是我國應重要的軍事基地,借鑒國內外尤其是美國經驗,發展海洋軍事基地經濟,做海洋軍事的后勤服務,保障軍民兩用技術開發也有廣闊空間。
科技強國戰略。這些年因為華為中興事件爆發出來“卡脖子”問題,海南在高新技術發展領域有很多發展空間。比如說南方育種產業,全球的種業市場目前實際是拜耳收購的兩家公司占了全球總值銷售額的60%。雖然中國化工集團前些年收購了瑞士的一家公司,但運營得不太好。我們要保證糧食安全,保證吃飯問題,首先就要育種,包括轉基因技術,很多轉基因種植以后收獲的產品是不可以再種植的,就是你要永遠購買人家提供的種子才能進行接下來的生產。
海南的另外一個總體優勢就是有一個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習總書記提出,“十四五”目標是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和人均GDP翻一番。2035年還有15年,實際上平均增速應該是4.7%,海南公開提出“十四五”的目標是10%以上,這是全國最高的一個增速。我們國家能保持10%以上平均增速是相當難的,但是海南組織了幾輪專家進行討論,對每一個行業進行詳細測算,對每個產業的可能未來空間進行詳細測算,就是海南要有10%的增速,是全國未來5年經濟增長最高的。目前海南預計2023年具備硬件封關條件,2024年實現做好封關工件的各項準備,“十四五”期間,海南還有一些目標:現代服務業產值達到35%,高新技術產值達到15%,利用外資規模達到50億美元,進口年平均增長的外貿增長是平均10%以上。
自貿港是一個高度開放區域,但是如果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以及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不斷收縮或轉移后,可能對自貿港產生一定沖擊。海南發展基礎比較薄弱,和自貿區建設的宏偉目標還有不小差距,海南建成半經濟特區30多年來,實際上在全國經濟占比并沒怎么增長,從1987年的0.46增長到目前的0.54,占全國人均GDP的比例不到80%。雖然近些年保持了較快的使用外資增長率,2019年15億美元,2020年達到30億美元,連續三年保持翻番,但與江蘇、廣東利用外資的規模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海南的財政預算總體比較緊張,一半靠中央轉移支付,一半靠自己。地方財政大概有800多億,中央現在給大概500多億。之前海南長期過度依賴房地產,2017年全社會固投是4100億人民幣,2017、2018年實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后,固投資金下降速度比較快。
下一步,海南要大力引進人才和居民。目前各個城市都展開了激烈的搶人大戰,而且人才落戶,搶人的門檻不斷下降。
中央給海南制定的現代產業體系主導的就是三項: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海南省委曉明書記加了一個熱帶高效農業,馮飛省長加了一個數字經濟,實際上是5個主導產業。
旅游業。旅游業是海南長期以來一個主要發展產業,也是入住門檻比較低的一個行業。2019年,海南接待游客8300萬,去年下降到6000多萬。旅游總收入1000多億,外匯收入將近10億美元。海南旅游業未來發展總目標就是做全域旅游,處處有景點、行行搞旅游。一個是環島旅游公路,目前已經動工建設,總規劃是1000km,沿著海邊把全島所有燈塔、海灣、景區、景點全部串聯起來,設計20多個知名驛站。每30km就有一個游玩的景點地方,可以停留進行深入觀光和娛樂。一個是熱帶國家雨林公園建設,目前在中部山區實際涉及了7個市縣,4000多km2,建設了熱帶國家園林公園,借鑒國際上最先進的熱帶國家公園的模式發展森林旅游。一個美麗鄉村建設,國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海南廣大的農村地區有很大發展空間,很多地方民宿房間每晚價格達到了600~1000元。一個就是旅游加,就是旅游加產業的發展。比如說醫療旅游和康養產業。一個就是游輪游艇產業。目前已經在三亞、海口布局15個游艇碼頭,泊位2500多個。海南游艇產業實際發展比較好,2019年全省全年出海次數將近10萬艘次,接待人數是將近80萬。海南將要重點發展國際品牌的博覽會、電影節、時裝周、音樂節。2019年,華晨宇在海口開了一場演唱會,演出三天,觀眾總人數達到11萬人次,其中外地人數達到了8萬。而且他們來了以后還要旅游住宿、購物消費,這是一個巨大產業。海南特別適合發展體育旅游,被確立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總體定位9個國家體育南方訓練基地,包括沙灘排球、沖浪、帆板、羽毛球、排球等一系列運動。特色民宿產業更適合民營企業來做。精品酒店最火的是三亞,三亞長期以來酒店業發展是兩頭大,一個是高端品牌多,一個低端也比較多,民營企業可以瞄準中端、精品、個性化的酒店方向進行布局。
現代服務業。重點講一下會展服務業。有人稱為這是旅游業皇冠上的明珠和城市發展的名片。目前,海南做會議會展條件比較好,有好幾個大型的國際性會議中心:博鰲亞洲論壇、海口國際會展中心、三亞紅樹林、海棠灣保利會展中心。從數據上來看,2020年雖然受疫情沖擊,但是會展產業綜合收入130億左右。目前我們根據會展產業發展的資金管理辦法,可以對單個會展獎勵500萬以上。金融服務業,海南要發展金融中心是中央明確定位的,比如說利用海南金融政策發展離岸新型國際貿易,做離岸貿易未來有比較廣闊的空間。
影視。目前海南影視公司注冊有2000多家,國內知名導演和知名電影公司已經在海南全方位布局。海南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為天然攝影棚,海南國際電影節已經辦了三屆,初具影響力,可以為影視行業發展提供一廣闊空間,將成為中國的好萊塢,寶萊塢。
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三老三新”,老的就是海洋油氣、航天科技、互聯網,新的是深海科技、生物醫藥、互聯網信息。互聯網信息產業,也就是數字貿易以后的數字經濟。海南的互聯網經濟增速是一個亮點。2015—2020年互聯網產業營收從241億到去年達到了1257億,年均增速38%。目前主要布局是在海口的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他們的新基地在海口西海岸正在加緊建設。另外一個就是澄邁老城,離海口很近的海南生態軟件園。目前已經在部分園區里面實現了國外企業可以直接上外網。近年來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比較好,但是貴州大數據產業只是數據在國內利用和存儲,它的數據是不能放到國外的,比如說谷歌和蘋果在中國的數據存儲中心就放在了貴州。海南做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好,數據只有流動才有價值,我們的數據是真正可以出口到國外,進行開發和利用,這就為發展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產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生物醫藥產業。目前海南生物醫藥產業是海口,到2019年底,我們的企業大概是100家,產值億元以上的有37家,總產值大概在400~500億左右。海南的上市公司去年年底一共有32家,醫藥上市類的有8家,去年剛上市的葫蘆娃藥業是把海南作為主基地運營的一家公司。
海洋油氣勘探產業。海南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有大型油氣田,實現了勘探、加工、運輸、貿易完整的產業鏈。洋浦未來建成每年產值千億元以上,可以帶動很多上下游生產型企業的發展。深海科技產業主要是布局在亞德灣科技城,我們目標就是“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發展深海科技產業。目前深海科技產業的合作開發商是招商集團,已經有很多大學和中船重工、中船集團等企業落戶。
海南的航天科技產業,主要是布局在文昌衛星航天發射場。目前海南自己研發了幾個新衛星,海南一號、海南二號以及三沙一號、三沙二號,文昌航天城在圍繞航天產業大力發展研發制造以及與航天相關的旅游、教育、會展和大數據等。
總體方案提出海南要建設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和全球動植物種子資源的基地。海南氣候對種植熱帶農業有很多優勢。農業農村部給海南的定位就是按照一中心兩區三基地的布局發展海南熱帶高效農業。特色熱帶水果存在的問題是品種不夠高端,產品品牌化不足。全球5000種熱帶水果,人們經常吃的只有30種,目前海南有兩個地方做得不錯,一個在海口熱帶農業公園,引進了很多名優熱帶水果,一個是瓊海熱帶水果基地,海南種植的冰淇淋果、燕窩果、馬梅幾十種,可以說是聞所未聞的都已經具有了產業發展空間。目前做的比較好的就是臨水的圣女果、三亞的芒果、無核荔枝、咖啡、椰子汁。
海洋是我們未來保證糧食安全、獲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是我們的藍色糧倉。海南要重點發展深水網下養殖,全省深水網現在是1萬多口,借鑒山東的發展經驗,做海洋牧場。海洋牧場集觀光、旅游、養殖一系列發展模式,是海南目前正在著力建設的規劃方案。休閑漁業產業的發展空間比較大。去年全國休閑漁業產值將近1000億,其中有1/3被山東獲得了。海南目前有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海南是世界三大海釣釣場之一,釣點有上千個,發展這個產業未來市場空間無限,大家可以做運營海釣基地發展海釣產品。
習總書記提出,我們要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途徑,不能光有金山銀山,我們還要發展經濟。怎么轉化為金山銀山?我們就提出了一些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的一些支撐性或者標志性的項目。比如在海南發展裝配式建筑,到2022年海南各市縣的商品住宅裝配式建筑發展到80%以上。海南是全國最早實行禁止一次性降解生物制品的,從2020年12月1號開始,海南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袋。目前全國市場奶茶數量不斷增加,吸管都是紙吸管,但新型聚乳酸pl吸管還沒有,海南包括全國是大量缺口,這都是發展機遇。我們國家提出到2030年之前,要完成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海南如何利用自然環境優勢發展碳匯交易,尤其是利用海洋森林碳匯、熱帶雨林碳匯和海洋藍色碳匯開展交易,建設碳排放交易所,這些都是未來發展空間。海南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和污染治理投入,在濕地治理、河流治理都有人做工程建筑行業。
說說新能源汽車。目前,海南是全國最早提出禁售燃油車的,2030年全島全部禁售燃油車,海南的新能源產業和充電樁在全國都處于領先水平,未來的一個總體規劃就是一基地、兩中心,一個是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制造基地,另外一個研發中心,再加上一個新能源汽車未來與汽車智能化聯網發展試驗基地或者體驗中心。展望未來,海南的投資機遇就是充電站管理、新能源汽車租賃和維修保養,以及新型一體化充電站、換電站。
最后說說房地產業。目前,海南是嚴格落實房租補償政策,總體政策構想就是房地產回歸本源。房地產應該成為海南吸引人才的各類要素中的一個手段或者工具,而不是把房子作為最主要產品。海南提出不能做房地產加工廠。海南近些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從2017年的2200多萬m2,下降到了去年的752萬m2,尤其是安居型商品房,主要借鑒新加坡發展經驗,未來我們的房地產市場要實行雙軌制,讓全世界人民都可以自由購買。海口在“十四五”期間推進軌道交通和地鐵建設,這是房地產行業比較好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