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晶
如今,數字技術在不斷發展和完善。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提高了剪輯軟硬件設備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給影視作品帶來了更高的價值。傳統的影視剪輯大部分是對樣片和底片進行剪輯、整合,剪輯手法守舊,存在質量差、放映效果不佳的問題。
非線性剪輯技術在不斷發展和改進,剪輯工作者利用電腦等工具就可以對底片進行剪輯,防止二次操作損壞底片,強化作品表現力,縮短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質量。
在剪輯工作中盡可能多地使用先進技術手段,能幫助影視剪輯工作者提高剪輯質量,減輕任務量的同時也提高了剪輯工作效率。從前的影視剪輯都是在拍攝基礎上沖洗膠片得到樣片,再由剪輯師進行片段連接,預覽拼接好的內容,不斷修正和改進,以呈現最好的視覺效果。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非線性剪輯技術的發展。非線性剪輯技術帶來了許多便利,彌補了傳統剪輯的技術缺點。計算機與剪輯技術的結合推動了影視剪輯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影視劇具有一定的主觀特征。作為導演,需要在發揮個人想象力的基礎上,合理展開劇情。導演應清晰明了地告知工作人員劇本的思想內容,以便更好地指導工作人員進行創作。演員的情緒、現場的環境、導演的靈感都會受主觀因素影響,最后形成統一的影視效果。相比之下,剪輯工作主觀性就沒那么強,更加客觀。這主要是因為其不會受到現場拍攝環境和演員情緒的影響,只需要站在第三方視角去進行鏡頭的組合安排,也就是藝術的再創造。
影視剪輯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把廣大受眾的需求放在首位,在剪輯過程中使用先進技術,更好地達到預期效果。動畫虛擬技術和3D技術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使受眾有了更好的視覺體驗。剪輯工作要把滿足受眾需求當作重點,針對不同的影視作品素材進行加工處理,獲得更好的影視效果。
剪輯師要經常觀摩和學習一些優秀的影視剪輯案例,加以借鑒,加強對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
在鏡頭剪輯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流暢度,讓觀眾感覺不到剪輯技術的痕跡。數字時代,電子科技的發展為剪輯提供了許多便利。鏡頭剪輯中常見的跳切是無技巧剪輯,不使用淡入、淡出等技巧,把不一樣的主體結合在一起,串聯情節。它區別于傳統的影視剪輯技術,用有強烈震撼感的畫面去表現人物的內心,被稱之為零度剪輯。在鏡頭剪輯時,把鏡頭都連接在一起組成多個鏡頭組,按照一定的邏輯要求進行排列來講述故事,這就是蒙太奇手法。根據連接關系的不同,可以分為敘事剪輯和表現剪輯。敘事剪輯指的是把一段故事用蒙太奇手法流暢地表達出來,利用多個不一樣的鏡頭推動故事發展。表現剪輯是指用幾組鏡頭來講述時間跨度較長的故事,起到概括總結的作用,讓鏡頭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力求連貫。
影視開篇場景在拍攝過程中往往優先選擇長鏡頭,因為這可以更好地表現環境和人物的關系,但是因為受到一些實際情況的阻礙,許多時候沒有辦法實現長鏡頭拍攝,所以就出現了數字合成長鏡頭。什么是數字合成長鏡頭?就是對幾個不同的場景進行拍攝,再把這幾個場景的鏡頭拍攝的內容重新組合起來,也被稱為無縫剪輯,主要是通過圖像和數字合成技術對這些分鏡頭進行重組和連接,實現和長鏡頭一樣的效果,給觀眾帶來真實的體驗感,讓觀眾覺得身臨其境。比如,在電影《云水謠》中,導演采用這一技術展現街頭景象,引出男女主人公和整個故事。《云水謠》開篇6分鐘的長鏡頭是由前期實拍的7個鏡頭與三維制作的1個鏡頭通過數字特技合成完成的.這組長鏡頭把來自于真實環境中不同空間場景與虛擬的景象統一融合為視覺一體化的敘事空間,為影片造就了特殊的時空涵義。
有的特寫鏡頭是由拍攝主體摳像和后期制作技術結合而成的。電影《海扁王》出現多處運動轉場,比如海扁王練習在兩棟樓之間的跳躍就是典型的運動轉場,先拍攝外墻和樓頂,再拍攝海扁王準備就緒的場景,捕捉其練習跳躍和站在樓頂的動作,最后運用技術手段進行剪輯,整段跳躍動作剪輯得十分流暢,給觀眾帶來很強的真實感。
超現實鏡頭是指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展現一些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拍攝到的內容。比如:低速的子彈穿越、從顯微鏡轉到太空等特殊視角,這些都是需要后期加工才能實現的鏡頭,一般現實生活中無法捕捉到這些鏡頭。這些逼真的效果,讓影視作品更扣人心弦。和超現實鏡頭相比,用特效做的一些奇觀鏡頭反而不夠奇觀了。更震撼的是在充滿現實感的場景中找到非現實的元素,創造突破原有維度的離間感。
①前期策劃中故事板對后期剪輯的影響
故事板(Storyboard),又稱分鏡頭草圖,是指電影、電視劇、廣告片、動畫、游戲等動態視覺作品在拍攝或制作前為設計鏡頭畫面的構成而繪制的預覽圖。故事板是通過繪制動畫造型將劇本轉換成影像的手段。這是拍攝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動態故事板就是使傳統的故事板呈現出動態效果,使現場工作人員能夠身臨其境,對故事有深刻的體會。簡單地說,就是借助動態的方式使故事板“動”起來,方便工作人員規劃敘事的節奏并掌握時間,還可以加上音樂和對話。動態故事板使用逐格拍攝、橫搖鏡頭、變焦鏡頭和其他轉換設備,對故事板進行運動控制,使場景不斷推進。這樣,拍攝和剪輯工作也會變得越來越高效,影視質量也隨之得到提高,使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得以有序進行。由于非線性剪輯存在靈活性高、穩定性強的特點,制作動態故事板的時長被縮短,而且工作難度也降低了不少。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三維故事板,通過對拍攝現場的動態模擬,所有的物體運動都會呈現出三維的效果,這就使拍攝不僅僅局限于二維平面中,給創作帶了新的想法和空間,能夠讓導演敏銳預測真實拍攝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避免給后期制作工作帶來麻煩。
②中期拍攝制作中的技術支持
虛擬技術是指通過數字技術實現現實中沒有辦法進行拍攝的畫面,主要運用在超現實運動鏡頭拍攝中,通過攝像機的運動,結合數字合成技術,在虛擬時空中呈現,以達到真實的效果。比如在影視劇中,為了突出戰爭的緊張刺激的場面,通過畫面的晃動特寫營造手持的拍攝效果,表現真實感。
③后期制作中的數字技術應用
數字技術在影視作品制作中發揮的作用是最大的,給受眾呈現最佳的視覺效果。影片通過豐富的視覺語言和蒙太奇手法,結合后期特效,表現出人物的內心和影視作品的主題。
數字中間片(DI)制作正迅速成為影視后期制作的行業標準,也是影視導演喜歡運用的一個制作手法。對DI處理的通常定義是:素材從膠片中導出后借助數字手段進行校色處理,隨后數字輸出并轉膠進行母帶制作,最后以膠片的形式發行。DI在幫助制片人實現創作構想方面,表現出了較強的靈活性與高效性。數字中間片可以利用數字技術進行修改、編輯,免去了傳統剪輯的復雜流程,提供了技術保證。
摳像技術是鏡頭合成中的重要一步,主要是利用后期技術對圖像進行處理加工,保留主體,使主體與虛擬背景相結合,形成新的畫面。這樣的技術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在逐漸提升,開始關注自己的娛樂需求和精神需求。在這一大背景下,剪輯工作需要不斷創新,緊密結合時代流行元素,以呈現更好的效果,體現視覺美感。在數字化時代下,剪輯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增強了處理能力,提高了影視制作的工業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