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魯荒
傳統的報紙新聞稿件在題材、內容及寫作角度方面存在著千篇一律的現象。如果報紙編輯能夠對這些加以創新,提高稿件質量,會給受眾帶來耳目一新之感。
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閱讀需求存在著多樣性。如果報紙編輯能夠根據受眾需求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就會推出一系列為受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任何時候,“內容為王”都是一條基本準則。當報紙源源不斷輸出優質內容,自然會吸引更多的受眾前來閱讀,報紙的發行量也自然提升。
融媒體時代,媒體之間的相互借鑒與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報紙要借鑒網絡影響力大、時效性強、覆蓋面積廣等特點,形成線下線上的宣傳矩陣。不僅加大紙媒的宣傳,同時還要建立自己的網站、公眾號。紙媒上的內容在網絡上同樣能看到,無疑會加大新聞內容的傳播力度,受眾無需購買報紙,僅憑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閱讀。
報紙要尋找影響力較大的新聞網站進行合作。借助這些新聞網站流量較大的優勢,增強報紙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擴大報紙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報紙要提高自身網絡平臺從業人員的待遇。據調查,很多報紙的網絡平臺從業人員待遇要整體低于紙媒從業人員,待遇的差距打擊了網絡平臺從業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為此,報紙要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自身網絡平臺從業人員的待遇,讓員工獲得職業幸福感。
富有創意的編輯形式能夠大大提升新聞稿件的整體質量。為了切實提升編輯水平,提升報紙整體形象,新聞編輯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其一,加大對新聞稿件的編輯和整合力度。當前報紙內容存在同質化現象,難以讓報紙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鑒于這一現狀,報紙編輯要針對自身的定位,對稿件內容進行深度加工與打磨,真正凸顯報紙的特色。對從網絡上整合的文字稿件,更是要加大編輯力度,避免出現雷同。
其二,力求報紙出新出奇。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喜歡短平快的內容。鑒于這種情況,報紙編輯要在稿件編寫時融入大量細節,運用文學手法,對文章開頭的書寫及標題的擬定都要精心考慮。近些年來,隨著報紙編輯創新理念的融入,新的編輯形式層出不窮,給受眾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大大激發了受眾的閱讀興趣,讓更多的受眾體驗到閱讀新聞的樂趣。
其三,合理安排版面內容比例。著名畫家達·芬奇說:“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神圣的比例關系上。”畫家只有掌握人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筆下的人物才可能美。對于版面編排來說,道理也是一樣。如果比例失調,版面就難以給人美感。為此,至少要注意做到以下三個適當:標題字大小要適當;欄的長短要適當;圍框的形狀、大小和多少要適當。和諧就是美,悅目就是美。
與新媒體相比,報紙平臺的確存在一些劣勢,但是也有一些不可比擬的優勢。為此,報紙平臺要充分發揮出報紙的優勢來,切實提升報紙的深度與內涵。
其一,報紙要彰顯出地域特色。作為當地媒體,如果報紙編輯編寫出的稿件沒有體現出地域特色,那么就很難讓受眾感興趣。受眾面臨多種多樣的選擇,最終會選擇放棄報紙。
其二,報紙編輯要在稿件的內涵與深度上下功夫。一篇內涵豐富的稿件,必然是具備豐富的知識、深刻的思想、符合主旋律三大特性。
文字的質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稿件的質量,報紙編輯要徹底改變文字清湯寡水的現狀,提升文字的美感。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其一,報紙編輯要在標題擬定、修辭應用上下功夫,讓受眾在閱讀新聞信息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文字的美感。例如,在編寫一篇游客喂食海鷗的稿件時,編輯取了《“喂”你而來,邂逅一場最美“鷗”遇》的標題,這一標題不僅用到了同音字技巧達到一語雙關效果,同時還具有一定詩意,讓人有往下讀的沖動。
其二,報紙編輯要適當地加入一些圖片說明和旁白提示等內容,讓稿件不再單調乏味,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例如,在編寫一篇當地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的稿件時,編輯可以添加數據圖表。
圖片在新聞報道中占據重要的比重。與新媒體圖片相比,報紙的圖片看起來更加直觀,為此報紙編輯要對圖片進行大膽運用。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其一,調整文字與圖片所占版面的比重,適當增加圖片比重。
其二,報紙編輯要推出多種圖片排列組合,增強視覺感染力,提高受眾對稿件的閱讀興趣。例如,編輯在編寫一篇脫貧攻堅方面的稿件時,可將某某村前后變化的照片放在同一版面上,讓受眾看到脫貧攻堅取得的實績。
鑒于報紙編輯在工作中融入創新理念的重要意義,報紙編輯要緊跟時代步伐,在實際工作中敢做開拓創新的“拓荒牛”,探索出更好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推出高質量的新聞稿件,提高報紙的受眾覆蓋面,推動報紙行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