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縣消防救援大隊,甘肅金塔 735300)
隨著大數據行業的不斷發展,科學成果日新月異,整合數據資源并且進行各類算法后加以利用,成為目前新興行業的主流處理方式。但是與之相對的傳統工作方式的滯后,從而降低工作效率,導致管理效果不如預期。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長久以來一直是社會公共安全管理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將成為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開展新機遇,二者的有機結合,將為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帶來更高效的發展。
在社會進行大發展的背景下,政府對消防監督的重視日益提高,開展消防監督執法的力度也在日益加強,但對于廣大群眾而言,消防監督的檢查執法工作仍有可有可無、沒事找事的誤會,且有重視性及認識性嚴重不足的情況。
消防監督執法是一項長期性、細節性工作,任何疏漏都將導致難以挽回的損失,這也是對消防監督執法高要求嚴要求的原因。雖然近年來隨著國家政府的重視,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管理,但是消防監督執法難度也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消防投入數量高級別增長而不斷加大。這對消防監督執法人員的專業知識、職業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消防監督執法也從求量變為求質。
社會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的快速擴張,密集的建筑群落、高層建筑成為城市的主要形態,在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同事,消防隱患也漸漸成為城市的主要問題。市區散落的城中村、人員密集的租房區、私拉亂拉的電線、防盜鐵絲網和因各種原因堵塞的消防救援通道,都為消防監督執法帶來困難和阻力。
在我國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的今日,物聯網技術也被應用到各行各業,其傳感信息交互系統采集和數字計算的技術優勢,在面對龐雜的信息數據是能夠進行有效集合篩選分析,并且能夠利用傳感裝置進行綜合調度,使各項工作變得信息化、智能化,從而達到更高的效率。而消防監督執法人員在物聯網已進行大面積利用的新形勢下,尚未形成有效深入的使用機制,反而使物聯網技術的利用停留在表面的數據中,對于工作量巨大的消防監督工作而言不得不說是一種損失。
物聯網的有效利用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意義何在,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已建成、已使用的城市建筑進行實時跟蹤監控,可以實現數據的有效計算利用,無效數據的只能篩選,同時避免人力、物力產生浪費,對提高工作效率的意義不言而喻。同時,因為消防監督執法遇到的問題過于繁復困難,故而對消防監督執法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要求較高,工作難度也在不斷增強。物聯網技術的利用,使消防監督數據得以分享整合,并且消防監督執法物聯網系統操作難度較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人員只需在消防監督執法過程中,不斷跟蹤數據并進行分析,便可節約大量時間與物力完成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將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化應用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去,是其工作數據準確率大幅提高,屆時安全隱患將無所遁形,火災的發生也將逐年遞減。
在消防監督執法人員開展工作時,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建筑內部消防設施的狀態進行全面檢測,對位于不同部位的消防設施設備定時回饋,同時通過數據采集和計算,達到火災隱患的監控效率、成果的提升。特別是對于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筑或者城市綜合體,一個消防控制室就可以完成物聯網技術系統終端的信息采集。目前,消防救援部門專用網絡已在全國進行了推廣和應用,對于物聯網技術的數據采集只需要傳輸到專用網絡,既保障了數據和技術的安全,也能夠避免因為數據過多導致的系統過負問題。消防監督執法人員能夠通過專用網絡進行數據的處理和采集,達到實時監控和迅速查找的目的,將使消防監督執法工作更加網絡化、智能化[1]。
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將在消防監督執法過程中,對火災隱患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反饋,有利于工作人員分辨重點難點,從而進行高效處理。除此之外,在面對火災發生時,物聯網的監控系統也能夠達到自動報警的功能,不僅縮短報警時間,有效遏制火災的發展蔓延,還能夠減少火災調查的工作量,從而達成消防監督執法工作閉環。
消防監督檢查業務不只是消防監督執法,還涉及派出所等公安部門,多部門在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的數據和檔案并不能夠進行完全的互通和分享,而物聯網技術的利用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城市迅速發展,建筑逐漸密集的時代背景下,消防監督業務也在滿載運行,物聯網技術能夠提供的云平臺將就儲存、分析、傳輸等功能進行提升共享,從而使多部門間的信息交換分享更加便捷、高效。進行多部門的消防監督執法多樣分享化,將實現數據的高度共享,不僅能夠實現消防數據的多樣化,還能夠確保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時效性,提高社會消防監督部門的整體業務能力[2]。
通過物聯網技術的實施和運行,依托法制的成熟發展,將把消防業務變得更加簡單化、扁平化、形象化;同時通過加強宣傳力度,有效在廣大群眾中形成智能態消防系統映像。把物聯網技術結合大數據算法,督促社會責任單位自查自糾、自學自宣,建成相對完備的社會消防意識,緊跟時代網絡數據的腳步。
物聯網技術利用先進傳感技術應用于大多數行業,而對于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的利用還未普及,這是基于需求有待突破的技術問題。例如火災預報警系統、隱患危險源管理、建筑消防設施管理、公共消防設施管理等系統還處于需要更新的情況下,智能傳感、無線技術、網絡互通等技術又亟待加入,消防監督執法的核心技術現在仍處于未完全開發利用的階段。無效的人力、物力投入已成為歷史,搭建一個健全完善的消防業務核心平臺將成為未來關鍵技術的突破口,也將成為科學消防監督管理的可靠基石[3]。
根據公安部制訂了《城市社會公共安全物聯網應用示范工作方案》中關于物聯網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應用的發展路線圖,為推進“十二五”公共安全領域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依據。但是目前關于消防監督執法物聯網發展目標還不夠明確,而對物聯網搭建技術員關于傳感、傳輸、數據分析等技術需求的專業要求則節節攀升,如何從研發端有效宏觀搭建平臺,同時能夠利用到實際工作中是技術員亟待解決的問題[4]。
平臺搭建了,如何運營?如何服務?如何收費?這些不是一旦完成平臺后,就可以甩手不管的問題。要達成長效發展工作機制,科學運營成為了消防監督物聯網平臺后期索要解決的問題。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實施條例》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實行,進一步明確消防監督物聯網平臺的功能、服務、運作、責任等要求,為規范物聯網平臺的運營和加強物聯網技術在消防監督執法中的應用提供政策保障,促進消防監督物聯網平臺有序健康地發展。
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大數據和物聯網在消防監督執法領域中的應用只是時間問題,物聯網技術能夠為消防監督執法帶來的影響和促進作用有目共睹。在社會發展與變革的新形勢下,對消防監督執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以物聯網為依托,將實現智能消防,并將實現消防監督執法的透明化、高效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