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香
隨著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間的深入融合,對新聞編輯能力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新聞編輯不能緊跟時代新要求全面提高自身業務技能、增強綜合素養,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那么融媒體時代下,對新聞編輯的技能、素養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新聞編輯又該如何緊貼這些要求,盡快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養呢?筆者就此進行了一些思考,現闡述如下。
回顧過去我國數十年廣播電視媒體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作為新聞產品生產制作的重要力量,編輯人員的業務技能、綜合素質等,一直是影響新聞質量的關鍵因素。同樣,在融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新聞編輯工作的側重出現了一些變化,但新聞編輯的技能、素質仍然是保證新聞質量的關鍵。也就是說,在融媒體時代,編輯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更為重要,特別是適應新時代的創新能力尤為重要。
基于此,筆者圍繞思考的課題,隨機尋找了20名新聞編輯進行相關調查。從匯總情況看,新聞編輯在技能、素質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兩個方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也大幅增加,各種各樣信息的涌入很容易對一些思想、政治立場不堅定的人帶來影響。雖然這一影響廣泛存在于人群中,但由于新聞編輯工作的特殊性,對其自身的“四個意識”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新聞編輯思想境界高度不夠,錯誤思想就會隨著其制作的內容傳播出去,影響廣大受眾對新聞的理解,甚至會造成錯誤的輿論導向。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中需要運用的技術、設備也越來越多。對新聞編輯而言,只有有效應用這些設備、技術,才能在為受眾呈現新聞事件原貌的同時,為受眾帶來更好的視聽享受,達到更佳的宣傳效果。但就目前新聞編輯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新聞編輯并不能較好地掌握這些現代化的編輯傳播技術,大大影響了他們的編輯效果及向受眾講述新聞故事的影響力,也影響著融媒體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
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是融媒體時代下提高新聞編輯技能、素質的首要途徑,只有在思想上意識到“與時俱進”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學習更多新聞編輯知識、技能的自覺性。只有腳踏實地真學真用,才能達到提高自身編輯技能和綜合素質的目標。
第一,新聞媒體應組織引導編輯及時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將新知識、新技能傳授給新聞編輯;同時,管理部門還應當結合新媒體發展的大趨勢,定期組織新聞編輯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用正確的思想理念指導編輯工作,以提升新聞編輯素質。
第二,新聞編輯應不忘“初心”,時刻銘記新聞理想,讓理想鞭策自己朝正確的方向前行。比如,新聞單位可邀請行業優秀典型,為大家講述“初心故事”,激勵新聞編輯,使其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和受眾兩者的地位也發生了一定轉變,受眾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所以,新聞編輯應轉變以往新聞編輯的思路,更多地從受眾角度思考“受眾想要看什么”“我能為受眾呈現什么”。比如,在編輯“女子乘貨拉拉墜車”事件時,新聞編輯就應轉變傳統的千篇一律的編輯手法,更多地從受眾需求角度出發,融入不同的編輯手段,更全面地為受眾呈現新聞,彰顯新聞編輯工作的價值,收獲更好的新聞編輯效果。
新聞編輯應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全面把握信息來源,確認其準確性,并進行緊密追蹤和深度挖掘。新聞編輯不僅要有較強的文字編輯能力,在文字上力求嚴謹、專業、可讀,而且要具備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及時處理各種圖片、視頻,利用數字技術,對內容進行多種形式的延伸,以更好的形式呈現給受眾,并擴大其傳播范圍。
新聞編輯應進一步提高自己對信息的搜集、處理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新聞編輯工作中運用的成效,豐富受眾的新聞體驗,提高受眾對新聞內容閱讀的興趣。比如,電視新聞編輯可以靈活應用“畫中畫”形式,幫助人們更清晰地了解新聞事件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實現對新聞編輯內容的優化。與此同時,新聞編輯還應提高自己對新聞數據的處理能力,學會制作可視化新聞,將數據信息的量值或關系等轉變為直觀的圖形。
新聞編輯要鼓勵受眾參與到新聞的生產流程中來,巧妙運用受眾反饋信息為自己制作的新聞添彩,實現傳統新聞產品向受眾參與式新聞產品的轉變。
綜上所述,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提高新聞編輯的技能,才能滿足新時代受眾對新聞的需求,為受眾呈現新聞事件原貌,彰顯新聞編輯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