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健
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今,信息技術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而傳統媒體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處于下滑狀態,報紙、電視媒體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關停潮,轉型勢在必行。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針對傳統媒體轉型進行深入分析,希望推動媒介融合,帶動媒體行業健康發展,盡快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思維和眼界,決定行動。目前,隨著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信息技術手段得到大范圍的推廣和普及,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要想進一步促進傳統媒體轉型,應當基于媒介融合大背景進行。
其一,應樹立互聯網思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傳統媒體要將自身優勢充分凸顯出來,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其二,強化互聯網思維有助于彌補傳統媒體的不足,進一步加速傳統媒體轉型。
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傳統媒體的實際優勢,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豐富信息傳播內容,增強傳統媒體傳播的影響力。
除了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傳統媒體還要不斷提高自身傳播內容價值,這是促進傳統媒體轉型的關鍵。
其一,傳統媒體工作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傳統媒體轉型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要重視受眾需求,倘若忽視受眾,將會使轉型困難重重,所以工作人員應與受眾積極交流溝通,進一步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
其二,傳統媒體工作人員要改變自身的工作方式,提高傳媒內容生產質量,進而為受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傳統媒體行業要想促進自身轉型,還應當不斷細化自身的服務內容。其一,傳統媒體工作人員應掌握新時代下融媒體是如何進行傳播的,主要依靠什么技術手段傳播。其二,傳統媒體工作人員要積極研究新媒體的優點,善于運用技術手段促進傳統媒體的轉型,快速提高自身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其三,傳統媒體工作人員要重視數據庫內容建設工作。
其一,傳統媒體工作人員應改變以往工作模式,將傳統媒體內容與數字化內容有效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將數字技術的作用和價值發揮出來,促進傳統媒體快速轉型。
其二,做好傳統媒體內容的數字化工作,能夠彌補傳統媒體內容豐富度上的不足。工作人員要樹立數字化戰略意識,善于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為新媒體提供豐富的內容,同時,發揮自身挖掘新聞的能力,滿足不同人群對傳播內容的需求,促進傳統媒體健康可持續發展。
以電視臺的新媒體建設為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新媒體賬號的相關要求,對資源庫進行整合、再利用。我國電視臺大多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臺,采制的節目都得到了妥善保管,留下了很多珍貴的素材和鏡頭。為了讓這些寶貴的資料不再塵封,讓這些珍貴記憶再次喚醒人們,可以用新的編排手段進行制作,在電視臺抖音賬號上播出。
傳統媒體經營模式落后、單一,難以獲得理想的發展效果,所以為了滿足媒介融合的具體要求,傳統媒體應當創新經營模式。
傳統媒體工作人員應接受專業培訓,了解何謂網絡媒體,學習網絡媒體的運營方式,實現信息服務的差異化、個性化和精準化。從互聯網廣告形式的演化中可以看到,精確投放和效果轉化是互聯網時代廣告的追求目標。在流量已經被壟斷的條件下,只有差異化、個性化,才能使有限的流量產生價值。對于傳統媒體的新媒體來說,差異化、個性化的基礎就在所屬地域、在對用戶的服務之中。在服務中產生流量,也在服務中產生廣告,實現流量變現。
傳統媒體的新媒體經營應該認真學習互聯網廣告經營的形式和特征,真正融入互聯網,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
新時代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挑戰,為了更好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發展,傳統媒體應積極引進數字技術,促進自身轉型。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媒體帶來了諸多新機遇,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也在遞增。為了提高公信力,傳統媒體要積極創新,打造品牌。
綜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轉型往往面臨著一定的困難,所以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轉型方案,進一步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并將自身的品牌推廣出去。傳統媒體要發展,必須主動推動新媒體技術的變革,探索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技術結合的方式,適應數字時代發展的需要。無論是自建渠道,還是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傳統媒體都需要考慮到目標受眾的結構層次和閱讀需求,考慮到互聯網信息傳播碎片化、淺顯化、娛樂化的特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提升自身的網絡影響力。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下,只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創新和迅速發展,才能在新的傳媒格局中贏取主流媒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