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北京 100010)
2021年是國家新征程之年,是我國十四五起始之年,消防指揮中心人員應立足新社會環境[1],精準定位消防指揮不足,并采取具有時代性和適應性的措施,以保障消防指揮中心指揮能力提升的針對性與合理性,以防止中心和指揮人員發展偏航。于此,研究消防指中心滅火指揮人員技能素養提升路徑,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梳理我國消防指揮中心滅火救援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其仍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消防指揮中心效能的輸出[2]。具體而言:首先,未準確判斷災情。即未對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判斷,導致現場人員要么不足、要么過剩。或消防人員到現場后,一方面未及時反饋現場情況,另一方面未準確反饋現場實情,導致指揮中心無法合理把控指揮方向;其次,缺乏預先謀劃。即指揮員未依據現場實情調度防護、偵查等設備,影響了現場火災的處理和反饋。或未對現場的火災進行合理分析和預判,導致缺乏指揮先導性;再次,缺乏果斷提出指揮決策。即指揮人員在指揮過程中,未依據能根據現場災情作出果斷的措施,如在化學品泄露過程中,不能依據設備檢測結果,作出相應決策;最后,缺乏相應指揮能力。即不能科學部署消防人員;缺乏相應指揮原則;對指揮程序缺乏一定掌控度;不能合理引導消防隊伍協同配合等。
基本素質素養是保障消防指揮員能力輸出的關鍵與核心,是其指揮員靈活、果斷及沉著指揮的關鍵[3]。由此,應相關指揮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基本素質素養,具體而言:第一,擁有基本的專業知識素養。消防學屬于一個體系的學科,具有較強綜合性,即其不僅涉及消防裝備等的正確使用,還會對相關化學物質進行相應研究。由此,指揮員應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第二,良性思維和優秀觀察力。即消防指揮員應能依據現場環境火勢變化趨勢,判斷分析救援方向,以保障救援工作的針對性與合理性;第三,謀劃和判決能力。即指揮人員應當現場毒、煙、熱等情況,把握工作重心,制定可行、可靠的行動的方案,以保障行動的時效性;第四,應急能力。即指揮員應具備應對突發情況的素質能力,如出于意料的、突發的情況發生后,指揮員應圍繞避免人員傷亡和降低損害,快速調整戰術。
理論是指揮人員素養輸出的基礎。理論基礎水平的高低,會影響指揮員火災指揮能力,特別是一些現代高新技術和設備的投入使用,更是要求指揮員擁有更高的指揮素養。由此,應強化指揮員中的基本理論素養[4]。具體而言:首先,應固強補弱,保障指揮員理論知識的鮮活性。即要針對現有理論技術環境,在強化指揮員原有理論知識的同時,立足現有高新知識素養,填補指揮員新理念和技術的空白缺陷,以讓其能更好的面向火災指揮;其次,應提升指揮人員系統理論知識,即消防指揮員應搭建體系化的理論知識構架,以為自身理論知識的系統運動奠定一定基礎,如物質燃燒、熱力學、水力學、材料學、化學等;最后,應化指揮員組織思想、判斷等基礎理論能力,即要提升指揮員問題分析能力,以在判斷火災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可靠的指揮策略。
基礎訓練主要是指編組和指揮技能訓練。其目的是主要是指在訓練后,指揮員熟練掌握相關消防設備的原理、使用方式,掌握現場戰術指揮,掌握火災現場識別與指揮措施,掌握特殊火災情況下的應急管理辦法等。因此,應重視基礎訓練。第一,應明確重點與難點。即應重點掌握消防火災現場設備的使用和火災現場的識別,訓練方式以集中訓練和隨隊訓練方式為主;第二,應合理控制訓練內容。即應圍繞《基層警官訓練》內容,制定詳細的技能訓練方式,提升訓練針對性與合理性;第三,需及時反饋疑惑和困難,提升訓練效果。即指揮員應及時將自身訓練過程中不足和疑惑反饋至教官,從而促使教官制定更加科學的訓練方式和內容;第四,聘請教授、專家,擴容訓練效果。即應組織指揮員參加更加先進的訓練講座、研討會、訓練班,以在訓練中拓寬指揮員的思路;第五,應圍繞典型事例,開展多維實訓。即將指揮員置于模擬火災現場中,讓其獨立完成各種現場突發問題,并就其中重點、難點,進行集中討論。
對于火災指揮員的應變能力,應進行三維強化,以保障其火災現場“能作為、能行動、能指揮”,具體而言:一是要進行逼真模擬訓練。即利用配備的相關道具,搭建逼著的火災環境,以提升指揮員技能熟練度。同時,也可利用現代信息模擬技術,計算現場火災風向、現場受災人員實情等情況,并在計算機支撐下組織指揮火場救人、兵力估計和部署等,以真實提升指揮員臨場判斷和應急能力;二是要主動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大規模訓練活動。通過該項活動能提升指揮員火災現場處置能力、指揮水平、反應能力等。由此,相關指揮員應在此類訓練活動中,圍繞演練進度,體驗并學習合格指揮員關于現場火災的綜合保障能力、戰術目的和指揮協同等;三是應參加專業培訓。即指揮員應主動參加單位或上級部門組織的培訓活動,以豐富自身視野,提升自身靈敏度,使自己得到更加專業的指導,從而提升自身對火災的反映速度。
一方面應基于現代信息化技術,搭建相應信息資源庫。目前,信息技術以特異性優勢開始在火災救援系統發揮重要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防指揮中心火災指揮能力,特別是現代火災事故的產生擁有較大的隨機性和突發性,若仍舊采用傳統的火災處置手段,就難以保證火災處置的效果。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力量調度、決策指揮、現場處置等幾個環節入手,認真做好相關信息庫建設,借鑒各種成功經驗,不斷提升指揮中心的應急處置能力。各級指揮中心應該認真做好各種戰備基礎數據的統計工作,認真做好道路、水源、裝備、滅火藥劑、生產廠家、社會聯動單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信息數據的采集和管理共走,保證力量使用的針對性。此外,還應該及時對各種災害事故戰術方法和安全要點進行總結,形成更加標準化的消防救援工作流程,提升火災救援工作開展的規范性;另一方面應立足當前社會環境和制度,完善或重構滅火救援信息送報機制。各級指揮中心應該認真做好信息報送機制建設按照火災事故的災害程度,明確火災信息報送的條件、內容、方式和用途。此外,還應該認真做好相關責任的落實工作,明確滅火救援信息報送人的責任,如果出現了瞞報、漏報、遲報的現象,應該及時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提升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當前各種信息技術手段越來越多,這給開展火災信息收集工作,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來及時掌握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消防救援中心指揮員應當立足復雜的指揮環境,需動態完善自身指揮理念和技能的不足,糾正自身錯誤觀念和措施,采取既符合火災現場實情,又符合火災基本應對辦法的措施,以在提升自身指揮能力的同時,推動我國消防指揮中心的現代化轉型發展。于此,文章提出了四個維度建議,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當然,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在此希望相關人員能深入研究我國消防指揮管理現狀,提出更具時代特征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