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云
(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湖北孝感432000)
“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學生必修的技術基礎課程,是電氣工程師必備的基礎知識,是電磁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理論知識非常系統完備,應用技術非常廣泛實用,學好這門課程有助于增強學生利用電磁場和電磁波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電磁工程問題的創新能力。
電磁理論在麥克斯韋方程組建立后的一百多年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磁理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電磁理論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尤其近三十年來,隨著無線電電子學、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生物電磁學、環境電磁學和電磁兼容等學科的建立,電磁理論產生了許多新的前沿研究課題。但是,要學好“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需要非常扎實的數學物理基礎,由于多數學生“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和“大學物理”學習不扎實,導致學習這門課程的難度很大,學生在課堂上覺得聽不懂,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太難。其實“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知識內容比較系統全面,知識主線比較清晰,只要掌握了這門課程的學習規律,掌握了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電磁工程問題的一般步驟,掌握了分析、解決和歸納問題的一般方法,學習起來并不困難。
目前我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4 個本科專業開設了“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均安排在大二下學期,學生在大一、大二上學期完成了“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大學物理”等課程的學習,為“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學習儲備了必要的數學物理知識。但是,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使得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遇到了很多困難。
首先,部分學生的數學物理基礎不夠扎實。學生學完數學、物理等基礎課程之后,再學習這門課程,中間間隔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利用數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電磁問題不夠熟練。
其次,“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理論性強、知識抽象、公式方程繁多,課程的性質就決定了學生學習起來具有難度。需要掌握的重要定理和定律包括散度定理、斯托克斯定理、電荷守恒定律、庫侖定律、電磁感應定律、安培環路定理、坡印廷定理等20 個以上,重要的公式方程包括梯度、散度、旋度、麥克斯韋方程組、電位、磁矢位、磁標位、波動方程、達朗貝爾方程等40 個以上。另外,通過分析時變電磁場,得到電磁波的性質及應用。在分析推導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電磁理論知識,而且需要靈活運用高等數學和數學物理方程中的一些經典性的解法,例如靈活運用鏡像法、分離變量法、時域有限差分法求解電磁場問題。
最后,由于實驗教學條件的限制,電磁場的基本規律和電磁波的技術應用無法通過實驗手段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使得許多學生無法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內容和物理過程,不能建立一個很清晰的物理圖像,理論知識與實驗實踐脫離,從而影響整個課程的學習。
總之,“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對學生來說難度很大,學生學習起來覺得很枯燥,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導致考試不及格率較高,學生利用電磁場與電磁波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電磁工程問題的能力不強,尤其是解決電磁技術難題的實際動手能力不強。
“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理論知識深奧,公式方程晦澀難懂,我們可以通過講解一些電磁場與電磁波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講到電磁場理論的發展歷史時,會出現很多物理中耳熟能詳的名字,通過講解這些名人重大發現的勵志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的學習也是一種激勵。在講到電磁感應定律時,回顧法拉第如何由一個木匠家庭出身的輟學少年,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終發現了著名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法拉第的勵志故事對學生的學習和以后的成長都具有激勵作用。講到手機通信、電視、廣播、衛星通信、GPS定位與導航、磁懸浮列車、隱形飛機等技術,能夠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講到電介質的極化時,可以舉例說明家用電器微波爐就是利用電介質極化的原理加熱食物。講到電磁波的極化時,為了實現信號的最佳接收,收音機和廣播天線要與地面垂直放置,電視天線與大地平行放置。講到半波長介質窗時,氣象站的雷達天線罩就是利用半波長介質窗原理設計而成。理論聯系實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教材中關于矢量分析、矢量的線積分和面積分、鏡像法、均勻平面波在無界空間中的傳播、電磁波的極化等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很難想象。利用多媒體課件具有生動、直觀、形象的優點,用動畫、圖片的形式將靜態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使復雜的電磁原理變得簡單直觀,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整堂課都采用多媒體授課,不僅授課內容知識量大,而且授課方式單調枯燥,學生容易產生疲勞的心態和枯燥的情緒,學生可能就會分散注意力,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緩解學生聽課的緊張度和疲勞度,教師可以采用示范法、教練法、講授法、課堂討論互動等各種教學技能去配合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板書內容可以是授課章節的內容框架,也可以是授課內容的重難點知識,一方面學生可以很清晰地掌握教師的授課思路和重點,另一方面為學生做好課堂筆記贏取時間。總之,教師平時要注意加強形象化知識的積累,比如收集圖表、動畫,制作Flash 動畫,錄制視頻,不斷豐富完善多媒體課件,同時要采取靈活多樣的黑板板書,使得課堂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樣,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定理定律、公式方程特別多,學生多做例題有助于加深理解,有助于熟練地掌握知識,教師多講例題能夠歸納出解題規律。例如為了加深學生對電磁波的極化的理解,可以精講一些例題,讓學生掌握極化的概念和含義,掌握直線極化波、圓極化波、橢圓極化波的條件和特點,能夠準確地判定一個電磁波的極化狀態,這類題目的關鍵就是找到電磁波的瞬時表達式,得到各分量振幅之間和相位之間的關系。四分之一波長匹配層和半波長介質窗是均勻平面波對多層介質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求解四分之一波長匹配層和半波長介質窗的條件,是解這類題目的關鍵,通過分析規律,得出四分之一波長匹配層有消除界面反射和電磁波能夠無損耗的通過半波長介質窗的結論。此外,利用課外時間定期對學生進行答疑輔導,輔導學生不會或者不懂的地方。通過作業反饋的信息,及時解決部分學生知識沒有完全掌握的問題。
受實驗條件的限制,我校開設的“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為48 個學時,全部為理論學時,目前很多高校嘗試開設“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實驗課。通過開設實驗課,學生動手機會多,手腦互動,既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夠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利用FDTD 軟件進行靜態電磁場及其邊值問題的求解等計算,并與理論結果相比較。我們“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建設的下一步的重點是增設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增設FDTD 軟件虛擬仿真實驗,通過軟件虛擬仿真實驗驗證并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實際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本文通過分析“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4 條課程教學改革方案,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授課與板書結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多講例題和答疑輔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鞏固,嘗試開設新實驗和虛擬仿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面對“電磁場與電磁波”這門課程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現實,我們更應該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多實踐,多探索,多創新,同時要與學生多交流互動,真正做到教學相長,真正踐行“不忘初心,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