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飛
(廣安市消防救援支隊,四川廣安 638500)
自然災害的發生,會給人民和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所以針對消防機構的完善必不可少。其中主要完善兩方面:(1)消防人員自身的素質及能力;(2)消防設備的維護管理,這兩者息息相關,缺一不可。為了降低災害對社會的破壞力,提高災害中的救援能力,在消防人員自身努力的同時,相關部門對所使用的消防設備也要進行嚴格的維護及管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進步,對消防機構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促使消防設備的維護管理更為精簡準確,極大程度的減少眾多資源的參與,提高工作效率。
網絡背景下的各行業都在朝著聯網作業方向推進,作為保障人民生活、社會穩定的消防設備也應該進行聯網作業的轉型,確保在信息化建設中實現更好的維護管理工作。該項信息化建設主要體現在消防工作中對消防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中,促使該項工作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得以完善改進,具體做法為通過互聯網智能技術等構建消防設備維護管理平臺,以便于實現對消防設備信息的傳遞、分享,使相關技術人員及時準確的掌握設備信息,根據使用情況分析不足之處,及時對設備加以改進,杜絕設備的使用隱患。因此,在消防工作中必須實施消防設備信息化建設,構建設備維護管理平臺,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消防設備的性能,實現維護管理資源的節約,使消防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在實際應用中得以落實,并且可以對設備維護管理的落實工作進行實時監督,保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消防設備在應用中的實際作用[1]。除,而如今的信息化維護管理,可以全面的對設備進行實時監督,將設備的應用信息及時匯報給工作人員,大大降低了人員成本,而且精準的報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高質量的工作。由于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有限,在長久以往的高強度維護管理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遺漏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維護;或者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對設備的管理信息記錄錯誤,都會導致到設備的實際應用效果不佳。而設備維護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能準確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會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從而提高工作的質量。(3)技術多樣性。在消防設備維護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中,需要利用到多項高科技技術,例如: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都必須作為推進消防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技術的基礎,并且必須擁有相關專業的技術水平,如果這些技術不能全面的應用到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當中,那么該項建設的實施將遠遠達不到理想效果[2]。(4)功能多樣化。在對消防工作的改善過程中,構建消防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平臺,可以實現工作人員的多元化維護管理,提高消防設備功能的多樣性。具體為工作人員在進行維護和管理時,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消防設備維護管理系統與其他的各類系統聯系起來,使具有維護管理的系統可以從其他系統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高設備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應用效果以及工作人員的管理效率。
(1)高效率的工作。在技術人員對消防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中,合理的利用信息化建設,可以更好地落實工作,并且在實際應用中,能夠保證技術人員對設備快速精準的實施維護以及管理。在過去,消防工作中對消防設備進行維護管理時,需要通過大量的技術人員對眾多設備一一檢查,這樣耗時耗力,還不能確保每一項問題的排
消防機構作為國家重點機構之一,其中所要應用到的設備不僅繁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在工作人員對設備的維護管理過程中,需要對每一臺設備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將分析的信息牢記于心,這意味著工作人員需要擁有高水平的工作素養,同時在信息化建設中也要擁有相對應的專業技術水平,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大要素,才能更好的在消防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實際應用中發揮該有的作用效果,但是目前的專業技術領域人才有限,導致信息化建設仍存在不足[3]。
在實施消防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部門得不到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落實,導致還在利用大量人力物力資源進行設備的維護及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這樣的維護管理模式容易受到資源供給不足的影響,造成工作人員對設備維護管理的不及時、不準確,從而導致設備維護管理工作出現問題。
任何措施的實施前提,都必須制定出詳細的方案,同理,消防設備信息化的建設,也需要系統的管理機制來支撐。當信息化建設具備足夠的運行機制時,整個維護管理流程從出現故障到發現故障;從確定故障所在到解決故障都能得到順利開展,所以當下之急,必須建立完整的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機制,這也將是消防設備維護管理模式從傳統邁向新轉型的根本要求。在各行業所應用到的眾多設備中,基本上所有的設備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如果一些設備的維護管理質量不達標,將會嚴重影響人民日常生活,消防行業設備的維護管理質量更是直接牽扯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針對消防設備的維護管理信息化模式,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保證消防設備在未來可以長期的正常運行。對此,相關部門要實際核查設備在當地各種救援措施中的實際應用情況,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并且賦予各種先進技術從中協助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創新,從而研究出相對完善實用并且具備專業技術水平的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模式。在完善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模式之后,也要對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并且要培養消防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使其在遵守規章制度的同時,也能具備隨機應變能力,確保工作人員在正常狀況下能應付出現的不確定因素。
傳統設備維護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已經不能滿足向信息化建設的轉型,因此消防機構要針對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進行信息領域專業技術的培訓,確保其可以跟隨設備維護管理模式的轉型步伐。首先,要聘請互聯網信息專業知識過硬的人才,來為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正常進行提供保障,并且帶動傳統工作人員的技能創新。具體做法表現為在招聘人才時,要綜合考慮其自身素質、信息化領域的技能水平,選擇高質量的技術人才;其次,建立完整的培訓機構,實現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強化;再次,樹立工作理念,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良好的思想覺悟以及工作態度;最后,需要將這種培養方式應用到每一次的創新中,確保工作人員及時的掌握最新技術,為下一次的創新做出計劃[4]。
伴隨著時代的更替,一些行業都漸漸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但是消防行業永遠不會消失,只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進步。因此,在長期的發展中,由于各個地域的不同管理方式,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這就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機制,保障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未來發展。首先,可以與量產人才的高等院校進行合作,以此來確保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供給;其次,需要與相關技術科技院合作,確保專業領域技術創新的持續支持。有效的結合兩大機構,實現消防設備維護管理的長期穩定發展。
我國消防設備維護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還有所欠缺,必須實現向信息化建設轉型,達到高質高效的工作狀態。因此,消防機構要在人才培養、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優化,實現設備維護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長期發展,為消防設備性能提供安全保障,為災害中的人身財產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