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曹詩雨,杜艷瑾,駱姝含,袁泉,孫潔瓊
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及思考
陳揚1,曹詩雨1,杜艷瑾1,駱姝含1,袁泉1,孫潔瓊2
(1.上海健康醫學院 醫學技術學院,上海 201399;2.上海健康醫學院外語教學部,上海 201318)
2019年末疫情在中國的蔓延體現了中國公共衛生體系中衛生檢驗檢疫方面不完善。中國急需衛生檢驗與檢疫方面的人才,但現狀卻是衛生檢驗人才匱乏,且衛生檢驗與檢疫人才的能力不能滿足公共衛生發展的需求。因此培養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人才刻不容緩,而高等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和實踐。在學校中將創新創業融入教學實踐,更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人才培養。
衛生檢驗與檢疫;創新;人才培養;學生“雙創”能力
衛生檢驗與檢疫是公共衛生事業發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科學報》報道,中國每萬人口中,僅有1.4名疾病預防控制人員,相當于美國的1/5[1]。目前,中國衛生防疫體系建設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的需要日益增長,衛生檢驗檢疫高等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愈發重要。報考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的高考分數往往遠低于臨床醫學專業,對于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學生學習動力、報考動力不足,導致衛檢人才培養乏力,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目前來看,中國“國門衛士”的數量少、質量不高,要筑起基層防治疾病的大壩,需要更多高質量衛檢人才。
調查得出,畢業生認為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食品理化檢驗”“水質理化檢驗”“空氣理化檢驗”“衛生微生物檢驗”等主要核心課程的核心知識對工作崗位的平均滿足度只有63.5%。
目前中國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有高職大專與本科,但本科明顯處于剛剛起步狀態,課程設置、教育水平,師資力量未體現本科水平與特色。大概率導致即使是本科畢業的學生,其專業知識、創新能力等各發面水平依舊較低。校內的儀器設備情況同樣是提高衛生檢驗與檢疫大學生創新能力水平的一大限制。衛生檢驗與檢疫作為一門培養應用型衛生檢驗與檢疫專門人才的學科,其對學生的操作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校需要花費大量財力購買教學操作所必須的設備。對23所學校的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專業校內實踐基地的調查顯示,設備值100萬~6 000萬元。如此巨大的數目,一旦學校的經費無法支持及時更換新的設備,就必然導致學生的操作水平受到限制,自然也就無法在現有的水平上進行創新和突破。
在2014-09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理念。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創新創業的政策與指導文件,推動國家“雙創”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雙創”活動周、“創響中國”等比賽與活動的舉辦,也顯示出中國創新創業的蓬勃發展。
如何應對突發狀況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發展與創新醫學。以上海健康醫學院為例,其在2019年開始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學分管理辦法,并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層次和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包括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創業實踐、科學素養的訓練等。將創新創業與教育相融合,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在學校生活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與專業能力于一身的創新技能型人才是迫切的需求。在學校教學中加入創新創業的元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創新創業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利于大學畢業生多元化就業[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就業分配”政策已經很少存在于現階段高校畢業生中,畢業后進行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比例逐年增加,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此情況下,學校的科創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可能是學生創新創業道路上的啟蒙之師,為學生今后創新創業積累經驗并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的問題,不僅存在于中國,西方國家也同樣存在,但西方國家一直積極鼓勵并支持畢業生在畢業后進行創新創業。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不僅解決創業學生本身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其他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崗位,減小目前中國的就業壓力,創造出多贏的局面。
現代社會急需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中國高校需加強衛生檢驗檢疫專業人才的培養,改變現有教學模式,提高衛檢人才的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改革創新實驗教學,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和積極探索精神。
衛生檢驗與檢疫人才需具備從事衛生檢驗與檢疫、預防醫學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高校需創新和改革衛檢專業的人才,在理論教學體系中,應該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去思考,自己理解并加工處理知識。在實踐課程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做實驗加深與課程知識的聯系,在實驗課中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同時也要了解先進的實驗技術。教師也可以開展設計性實驗,例如采集學校附近的水樣、空氣或者市場里的食品,利用實驗室先進儀器對這些樣品進行分析,讓學生脫離書本知識現學現用。
2.3.1 充分利用校內外創新創業實驗資源,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水平
大學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應積極與社會及企業溝通和聯系,積極創建并利用大學良好的教育平臺、可持續支配的優質教育資源,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創新創業理念教育,科學有效地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等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水平[3]。應特別注意,在整個過程中指導教師應當起到引導作用,其應在創新創業的整個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指導建議,引導學生產生獨立思考及創新的能力。
2.3.2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導向的創新教育培養 體系
通過對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構建以興趣為導向、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教育培養體系,激發學生勇于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務實的理念,培養出具有社會競爭意識的當代大學生。人是教育工作的主體,是體現創新精神的主體。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首創精神,促進學生均衡發展。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供計劃性、針對性的指導工作,激發大學生的自我潛能,挖掘其學習潛力,使其自發地進行創新研究。
2.3.3 充分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創業活動
不斷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活動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組織并建立實踐創新創業團體,落實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深入貫徹和完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類大賽,如“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4]“大學生生命與科學知識水平競賽”等,從中選拔出一些具有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學生。確保創新創業實踐教育能夠順利健康運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廣泛開展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研究性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方法改革。通過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一系列反饋情況,例如問卷調查等活動,強化學生實踐教育和培養高素質人才。
現在中國急需創新型人才,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影響著中國未來的發展。但中國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仍處于起步狀態,衛生檢驗課程設置、教育水平,師資力量還未體現本科水平與特色。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應當進一步完善教學模式,使教學質量難度達到本科水平,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導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中國衛生檢驗與檢疫創新人才仍然還有一段路要走,相信學生通過新的教學模式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學習之后,將會變成中國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1]梁建忠,宋承翰.疫情凸顯公衛人才不足,國常會:深化醫學院校與疾控教研合作[N].南方都市報,2020-09-10.
[2]馮媛嬌,石磊,鐘文武,等.對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藥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藥學院《藥物化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A3):43-44,50.
[3]魏永濤,張淑梅.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本科培養方案實證研究[J].高教學刊,2019(1):27-29.
[4]曾文英,曾東海,康思琦,等.高職數字時代“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17):87-89.
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1.056
2095-6835(2021)01-0143-02
陳揚(2000—),女,上海健康醫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為衛生檢驗檢疫。
孫潔瓊(1981—),女,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