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2016 年12 月,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中國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校,肩負著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歷史使命,因此,務必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校既不是桃花源,更不是象牙塔,而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高校在開設課程時,應該配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把強國志、愛國情、報國行自覺地融入到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
西方經濟學課程是高校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目標,是讓大學生在理解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學以致用,利用經濟學的思維分析方法,去解讀和解決身邊的經濟學現象和問題。從微觀層面來講,每一個大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消費者,大學生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同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尤其重要;在當前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年代,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后也有可能成為帶領一個企業,那么如何實現最有效率的生產,如何兼顧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這些也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從宏觀層面來講,通過宏觀經濟學的相關知識,解讀我國的各項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尤其是結合新冠疫情以來我國政府的各項政策舉措,將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和現實經濟狀況相融合,各種思政元素設計,都將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課程思政的設計,必須根植于、來源于課程內容,因此需要教師對于課程的重難點知識有一個清晰和準確的把握,在此基礎上,找到合適的教學點來進行思政。課程思政的設計忌諱生搬硬套,而應該潤物無聲,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西方經濟學的微觀部分,例如消費者決策分析時,應該主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企業生產行為分析時,應該引導學生思考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企業應該時刻將家國大義放在個體利益之前。西方經濟學的宏觀知識點,則應多結合我國政府和貨幣當局正確有力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課程思政的方法,可以分為教師主導,也可以分為學生主導。教師主導的思政設計,可以依托具體的案例,有趣的案例展示將課堂知識和思政元素有機結合,使得課堂思政不會顯得呆板和生硬,學生的接受度也往往更高。另外,也可借助有趣的網絡視頻,3分鐘左右且“干貨”滿滿的短視頻,往往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引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進而達到思政的效果。另外,學生主導的討論模式,在一些情況下,也會以取得不錯的效果,例如在討論一些思政元素的案例時,將班級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針對特定話題,各小組在激烈討論后,選代表進行總結,這樣往往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思政的效果。
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的融入,不僅需要調整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還需要將思政教學效果加入課程的考核體系之中。如果課程性質為考試,那么在一些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的題目設置時,應該加入一些題目對于課堂思政的效果加以衡量。而如果課程性質為考查,那么在課程結課論文的寫作時,應該重點查閱學生的論文有無針對特定問題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有沒有結合教師上課時課堂思政的契合點來進行分析。另外,學生的平時成績得分,也可酌情根據學生在“課程思政”教學環節中的參與度和臨場表現,獲取相應的“課程思政”得分。
下面,將根據西方經濟學的微觀和宏觀部分,不同章節的具體知識點為例,找準切入點進行融入,具體設計案例如下。
在分析市場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時,除了分析政府制定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的原因、結合圖形讓學生理解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的后果,還應該自然地過渡到我國政府對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生活品價格的最高限價,例如水、電、燃氣等的最高限價。另外,我國對一些朝陽產業以及對于國家的環保、高新技術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行業產品,政府出于保護和鼓勵,往往也實行最低限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戰略性產業和朝陽產業的萌芽新生和發展壯大。通過這些案例的解析,讓學生看到我國政府在對市場調控方面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增強學生的“制度自信”。
在分析彈性的實際應用時,由于富有彈性的商品,商家經常利用各種“薄利多銷”的促銷戰略來增加銷量,進而帶動總收益的大幅提高。因而,引導學生觀察,在商場和網絡消費品臺上,經常遇到彈性大的非生活必需品(比如衣服、包包、化妝品)有打折促銷的情況。引導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分析原因,是由于這類產品需求價格彈性大,降價促銷對消費者的會產生較大的刺激作用,引導消費者多消費。通過課堂思政元素的融入,讓大學生不僅看到商家行為背后的原因,也及時提醒大學生應該注意按需消費、理性消費,不能夠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這樣就將經濟學知識和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結合起來,起到了合理且有效的引導作用。
在分析效用時,結合經濟學家塞繆爾森的幸福公式,幸福=欲望/效用,引導大學生思考為何當前我國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們卻越來越感覺到壓力巨大,幸福很遙遠。引導學生提高幸福指數的秘訣是在欲望不變時,盡可能提高效用,或者做到清心寡欲、知足常樂。
在分析企業的經營目標時,告知學生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企業主要追求利潤最大化,但是,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中西方的差異。例如,我國的大多數企業并非時時刻刻把“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2020 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全國多家示范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的抗疫號召,無償提供物資馳援武漢,支持湖北。更有一些企業甚至不惜改組生產線,轉而生產抗疫物資,不計成本,只為與全國人民一起打贏“疫情攻堅戰”。種種實例,說明了我國企業雖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但在家國大義面前,毫不猶豫地詮釋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以人為本、大愛無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創業路上,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更要時刻懷揣家國大義。
在分析GDP 概念和支出法核算時,借助數據可視化短視頻,讓學生看到建國以來我國GDP 總量的變化情況,以及我國的GDP 在世界的排位變化情況,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我國的經濟實力在增強,以增強“道路自信”;另外,2020 年,在新冠病毒大肆傳播之際,我國GDP 一度成為世界唯一的增長源,也是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國家。在分析支出法核算GDP時,將宏觀經濟學的理論知識與現實中“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數據,看到我國政府通過各項鼓勵消費消費、刺激投資和凈出口的舉措,來拉動經濟增長。
在分析乘數效應時,結合“破窗經濟”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讓學生領悟全社會新增一筆支出,經過一系列連鎖反應所帶來的國民收入成倍放大的效果。例如,疫情期間,鄭州市政府發放的5000 萬元的惠民消費券,最終核銷金額3925 萬元,通過核算,總體帶動消費5.52 億元,乘數效應高達14.1 倍。通過對該案例的解讀,讓學生意識到政府為拉動消費,刺激經濟增長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也讓學生感受到經濟學現象就在自己身邊。另外,在疫情期間,我國也一直沒有停下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尤其是以新能源充電樁、5G 基站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建設,也在為中國經濟的復蘇貢獻著巨大力量,這些都也都是投資乘數在發揮著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