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軻
(鄭州市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0)
信息化建設屬于醫院現代化建設中的關鍵一環,是強化醫院管理成效和提升醫療工作質量的重要渠道,是醫院發展的必然走向。醫院的信息化水平代表著醫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做好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事關醫院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醫院使用信息化系統,可以有效提升工作質量,節省患者就醫時間,可讓患者快速就診、繳費等,還可為患者提供更多精細化醫療服務。在建立信息化系統之后,門診收費系統和住院收費子系統中,各個項目的收費價格以及藥品價格均會被儲存在后臺數據庫中,劃價收費變為了一個環節,幫助患者節省了排隊時間、排隊次數,也提升了收費效率。另外,通過建立信息化系統,患者可持卡進行掛號,醫生可直接調出患者信息,讓患者就診更方便快捷。
醫療經費和物資管理工作涉部門和人員眾多,涵蓋眾多流通環節,建立信息化系統后,可實現高效管理,還可有效降低成本,減少冗余資金開支,節約大量衛生資源。醫院信息化系統中,因為患者醫囑和后臺自動劃價系統相連,所有的醫療活動均會自動記錄經費消耗,期間沒有人為干預因素存在,每位患者的檢查和治療均可在網上傳遞,之后在此基礎上交由各執行科室確認,一旦確認就會自動記錄成本消耗,如此便可從根本上減少各類原因引起的漏費、錯費情況。此類嚴格的醫療經費管理機制,使得醫療經費管理漏洞得以減少。藥品和物資材料管理系統中,使用電腦去認真錄入出入庫數量且計算詳細庫存,和盤存工作相結合,對醫院物資部、藥房部等各大部門的物品進庫、出庫、庫存數據進行全面控制,避免物資流失,如此便可最大限度上發揮出各項物資和經費的作用。
醫院利用計算機網絡的數據存儲功能,可將之前手工操作環節中的檢查單、注冊卡、紙張處方、門診日志等信息數據,在網絡平臺上實現快速傳遞,可大幅度節省日常開銷。檢驗科信息系統和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相連,計算同一時間、同一儀器上的可檢驗標本,之后將檢驗項目進行自動合并,此時只需要一管標本,機器通過條碼,將合并后的檢驗項目調入其中,如此便可降低試管成本投入,減輕人員壓力,提升效益。
建立較為完善且正規的信息化系統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少則百萬,多則千萬,國內絕大多數醫院都望而卻步。中國每年投入到醫療衛生事業中的經費有限,導致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乏力,整體不高。
信息化系統管理工作現已成為了醫院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但同時也是難點所在,信息化系統隸屬仍不夠明確,未具備統一的劃分標準,難以有效發揮出優勢,只被看作是信息維護部門,效果不明顯。
醫院信息化系統和其他類型的系統一樣,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并且在使用信息化系統時,也急需進行改進和創新,信息化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均有待提升。因為醫院工作有其特殊性,若是系統出現漏洞的話,那么必然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一定會給醫院帶來不良影響,甚至還會損害患者利益。
盡管很多醫院紛紛進行了信息化系統建設,但信息化專業人才卻顯著不足。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求人才要具備充足的計算機知識儲備,還要嫻熟應用計算機技能,并要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但此類綜合型人才很少,難以滿足現如今醫院信息化發展的需求,所以導致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成效偏低。
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和應用,務必要得到醫院高層領導的重視與關注:
(1)醫院領導要將信息化系統建設工作置于重要位置,之后在此基礎上明確信息化醫院建設是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醫院唯有走信息化之路才不能被社會淘汰,才能更好更優的為民服務。
(2)醫院領導要轉變觀念,切實提升醫院信息化境建設水平,深度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創建“一卡通”,為患者就醫提供方便。具體操作中,要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去建立中心機房,讓信息化建設真正落實到醫院內的每一個部門。
作為醫院領導,務必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不斷學習計算機技術,要使用計算機技術去處理日常工作,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為其他醫務工作者做榜樣,將醫院信息化工作無死角的落實下去。
若想有條不紊的推進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步伐,務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去進行規范,保障各項信息化建設任務全面落實。醫院需要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明確好各項工作職責,另外還要建立獎懲機制,就此去推動醫院內部各項工作的有序、有效推進,全面助力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1]。醫院要將“負責全員信息化建設、信息系統維護、信息資源管理”的目標落實到行動上,對各部門、各科室的數據管理流程予以全面監督和指導,進而全面加強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現在,很多醫院內部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都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目標,信息化系統和其他軟件系統一樣,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威脅,若系統出現問題,那么勢必會嚴重影響到醫院的整體建設與發展。所以,旨在從根本上提升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安全性,要及時建立起信息化監管部門,委派專職人員全權監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計算機防御系統建設工作,有效加強計算機軟硬件質量,防止不法分子盜取信息,全面保障患者利益[2]。
醫院若想達到信息化建設的預期目標,優質的信息化環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醫院要建立起一個良好的信息文化環境,對廣大醫務工作者進行及時的信息文化宣傳教育,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到醫院領導的日常工作流程中來,在院內宣傳板上張貼信息化知識海報,讓全員形成信息化意識和思維,不斷提升醫院全員的信息化素養,如此便可讓醫院的信息化境建設水平不斷提升[3]。
醫院管理流程若是不夠完善,那么患者就醫時就會出現看病難的情況,無論是掛號還是繳費均擁堵不堪,難以保障良好的就醫秩序。針對此種情況,院方需要做好信息化業務流程完善和整改等工作,讓信息化建設徹底落地,將患者就醫放在第一位,科學使用信息化技術,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看病環境,減短掛號時間、繳費時間,讓患者能夠及時看上病、看好病,使其短時間內得到醫治,不斷提升受眾滿意度。
信息化時代,醫院務必要加強人員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使之成為綜合型人才,能為患者提供精細化服務。對信息化人員要進行計算機知識、技能培訓,讓全員嫻熟應用計算機,進而完成一系列的信息采集、信息錄入工作,切實提升工作效率,減少患者看病時間。同時加強院內信息技術教研工作,開發先進的辦公軟件,有效提升醫院的信息化技術服務水平,促進醫院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
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化、系統化的工程,需要高度重視,各部門人員也要通力配合,如此才能為患者打造一個良好的就醫環境,切實提升醫院的服務品質,進而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