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亮
(宿遷市消防救援支隊,江蘇宿遷 223800)
在黨中央、國務院集中統一領導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體行動,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同時,各地各部門分別結合屬地和部門實際對防疫工作進行部署安排,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領導組織力量,對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
堅持全國一盤棋,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面資源,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強大合力。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人人都是疫情防控員,構筑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全國人民都積極參與了這場疫情防控斗爭,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
疫情防控中,各地以網格為單元織密疫情防控基層防線,以網格為陣地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充分發揮網格員社區管理“毛細血管”作用,將重點人員摸排、信息采集登記、防控政策宣傳、風險隱患治理及居家隔離服務納入“全科網格”工作范疇,堅決守住了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的底線。
部分屬地政府和行業部門未能認真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出現“責任鏈條”斷裂現象,齊抓共管的消防工作格局有待進一步完善。基層消防工作辦公室“空轉”,網格員沒有將消防工作納入日常工作內容,網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沒有落地。部分企業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不完善,存在消防安全制度和相關操作規程不落實、火災隱患整改責任鏈條不閉合等痼疾頑癥,導致火災隱患大量存在。火災事故責任追究力度不大,以事故追究倒逼責任落實的機制還未固化。
部分屬地、行業部門消防安全隱患綜合治理工作推進力度偏軟、進度緩慢,對于影響本地區、本行業消防安全形勢穩定的重大消防安全問題,沒有從源頭上得到整改和預防,火災隱患存量難消、增量難控的問題仍然凸顯。三是存在失管漏管。受機構改革影響,1萬余名公安派出所消防民(輔)警的消防工作參與度降低,基層消防監管工作“短腿”“無腿”問題日益凸顯。部分鄉鎮、街道對消防工作認識不足,消防工作辦公室未實體化運行,對上級部署的各項專項整治行動未能深入開展,或者僅僅處于開會部署階段,火災防控工作呈現敷衍應付狀態,對屬地消防安全形勢掌握不夠,甚至對轄區出租房、沿街店鋪、“九小場所”以及新形態的單位場所火災防控工作出現了失控漏管現象。
以宿遷市政府為例,疫情以來,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時任市委書記張愛軍出席會議并提出明確要求,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協調工作專班。疫情防控中,市委市政府共召開相關會議30余次,發布各類通知通告100余次,全市各地、各部門戮力同心,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各項防控部署要求,履職盡責、眾志成城,充分彰顯了黨委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同樣,火災防控工作也離不開黨委政府的堅決領導和組織部署。
疫情防控中,各級部門聯防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打贏防護狙擊戰貢獻了力量,構筑起風雨同舟、同仇敵愾的銅墻鐵壁。可以說,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在火災防控工作中,我們也要大力助推各行業主管部門貫徹消防安全責任制,履行法定職責,在行業安全生產法規政策、規劃設計和應急預案中納入消防安全內容,依法督促本行業、本系統相關單位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消防工作質態。
3.3.1 “抓兩頭帶中間”常態化火災隱患排查治理
火災防控工作的有力開展,離不開屬地政府的全面領導和廣大社會單位的積極配合,也離不開各個行業部門的履職協作。在抓住頂層設計和基層落實的基礎上,還有注重與各個行業部門的執法合作,有效發揮職能部門的監管作用,才能共同做好火災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中,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對全區22家養老服務機構和福利中心實行全封閉管理,全區162個農村居家照料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暫停運行。
3.3.2 “抓學習促共治”嚴格落實各類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2020年初,我市安委辦下發了《宿遷市消防安全“五個能力”百日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其中對提高監督執法能力進行了重點明確。下一步,我們要堅決貫徹執行中央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意見和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關要求,正確處理消防監督執法與便民利企服務關系,有效提高執法效能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公安派出所業務指導,提升派出所對居民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上級公安機關確定的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監督檢查范圍內的單位檢查及宣傳培訓能力。
3.3.3 “抓監管強措施”嚴格火災高危領域消防安全管理
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精準施策,加強重點地區、重點人員和重點環節管控防控,擴大“應檢盡檢”范圍,并做好重點人員、重點區域摸排和網格化管理,同時避免出現“一刀切”現象,有效控制了疫情擴散和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同樣,在火災防控中我們也要按照“雙百行動”及“兩個全覆蓋”要求,緊盯高風險場所,重點管控和治理易導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重點場所和關鍵部位,加大執法力度,對隱患嚴重、久拖不改的單位要用好用足處罰、查封、關停等法律手段,依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
3.4.1 建設消防感知網絡
隨著科技與產業革命的加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消防救援工作緊密融合,也為提升消防治理現代化水平也提供了有力支撐。對此,我們要充分發揮科技技術力量,將“智慧消防”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重點強化消防部門與政府有關部門數據的互聯互通,將監管部門、行業部門消防管理責任納入城市綜合管理服務“一張網”。
3.4.2 構建消防業務應用體系
疫情防控中,隨著“一網通”“健康碼”等各類應用的研發使用,疫情多渠道監測和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功能得到不斷完善。對此,我們要深化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建強數據支撐體系,全面推動清單式發布、場景化定制、一鍵式共享數據服務,創新開展火災風險預知預警,推進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區域性火災風險評估更加科學高效,提升火災防控智能化水平。
3.5.1 提升消防全民參與度
參與度的提升需要廣大群體的關注和投入,前提是要確保活動和項目的參與性和實用性。對此,我們要創新開展多種形式活動吸引群眾參與消防、學習消防,多頻次、高標準推廣實施各類線上及線下互動項目。完善消防安全教育體系,將消防知識和技能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內容和軍訓課程,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及公務員培訓、職業培訓、科普和普法教育內容。推進消防安全免費培訓,分級分類建立標準化培訓教材,廣泛開展實操式、場景式教學。
3.5.2 加強社會消防教育培訓
疫情防控工作中,針對疫情的預防和控制等各類宣傳教育活動可謂鋪天蓋地,形式豐富、氛圍濃郁,對疫情的防控起到了極大作用。全民消防安全素質的提升是火災防控的目的也是重要手段。目前,我市消防宣傳教育工作還存在形式單一、手段不多、力量不足和氛圍不濃等問題。對此,我們要全面深化消防宣傳“五進”工作,督促各類場所廣泛消防安全“三提示”活動。建立健全火災隱患常態化曝光工作機制,開展“打鐵趁熱”式火災警示教育,與各級主流媒體開展戰略合作,加強消防新媒體矩陣建設,實體化運行消防全媒體工作中心。
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紛紛出臺疫情防控工作問責辦法,對疫情防控中工作不作為、不擔當、慢作為、假作為、搞形式主義等多種情形的屬地、部門和相關責任領導、工作人員予以追責問責把紀律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以嚴實的作風和嚴明的紀律,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