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瓅
(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00)
所謂戰略性新興產業,一般指的是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或者有重大發展前景,對整個社會的經濟都有長遠的引領作用的一種產業。戰略新興產業一定要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產業生產的產品有市場需求,而且發展前景比較長遠;產業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產業可以帶動相關產業興起。金融的發展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影響[1]:
金融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經濟命脈,而近些年,金融危機接踵而至,全球金融業的發展并不樂觀,導致我國也受到了沖擊,一些企業出現了融資困難的情況,而經濟效益也逐漸下滑。針對如此情況,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保護政策,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金融市場有著很大的正面作用,但是歸根究底問題還是存在著,資金很難滿足企業的發展。當金融發展受阻的時候,新興產業由于底子薄,受到的沖擊也更大,面臨的困難也更嚴峻。
近些年物價持續上漲,這就讓很多企業的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導致企業成本大幅度提高。而且我國生產企業原材料的價格受到國際市場的很大影響,基本上趨于不斷波動的情況,這就導致了企業的收支很難平衡,企業發展受到巨大影響。
戰略新興產業要依靠金融的大力推動才能繼續下去。目前我國現有的金融體系并不能完全滿足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因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十分依賴于大量資金長期的、不間斷的扶持,但是這些投入卻不一定都能轉化為效益。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具有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很多資本方都持保守態度。造成這樣的情況的原因總結為下幾點[2]:
(1)目前金融資本的認識不到位。很多金融機構更注重眼前利益,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戰略新興產業會給他們帶來轉變契機。投資戰略新興產業,對于金融機構本身是一個轉型發展的機會,也可以借此機會調整盈利的模式,大范圍提純培養優質客戶。很多銀行對于這些新興產業也不太了解,對待此類新興產業的投資依然以審查投資主體的背景實力為主,并不看項目本身發展前景,所以對于新興產業的貸款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導致了很多新興產業即使有成果也無法因此得到資本的青睞。(2)目前現有的金融模式不適應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因為在我國目前的融資方式中,銀行間接融資占據很大的比重。這種融資方式,大部分是大機構主導的,而適用于中小型企業融資的專門金融機構發展欠缺。適合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的直接融資機構,規模尚未發展壯大,能力有限。(3)中介機構的發展并不健全。雖然很多新興企業擁有知識產權,但是針對知識產權的質押、評估和交易的專屬體系還很少,知識產權也沒有辦法成為資金的啟動資本,很難用其進行抵押貸款、或者招商引資。(4)政府的扶持還不夠。戰略性新興產業依靠政府出面扶持,才能保證其公信力和吸引更多的資金青睞。(5)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相關的手段不足。創業板市場規模不夠,且創業板、中小板與主板之間,轉換通道還不夠暢通。
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面對著強國之舉,政府一定要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在充分調動企業投資人熱情的同時,一定要發揮中央財政的引導作用。在稅收和政策方面給予戰略新興企業更多的關注和支撐,為其量身打造一系列的切實可行的金融政策。在政府支出方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項目傾斜,發揮引導作用,形成以政府為引導,以社會投入和企業投入為主體的投入機制。政府還需要發揮杠桿作用,通過變更現有的金融體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構建風險分散機制。政府還可以配合高新技術企業,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提高新興產業的風險預測預警能力,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金融投資方之間的良性互動。政府的扶持手段還包括財政補貼[3]。除此以外,也可以通過政府統一采購,或者補貼消費等手段去培育新的市場。這種強有力的政府干預,可以積極有效的引導金融支持,減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后顧之憂。
現階段,銀行還是新興產業金融支持的主力。為了有效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銀行可以設定專門的部門,針對新興產業本身,在管控投資風險的同時也能更好的支持新興產業的信貸。銀行聯合各擔保公司、信托企業協同工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融資渠道,這樣可以保證風險平攤,利益均沾。也能幫助新興產業獲得更多資本關注。銀行還可以跟保險公司聯合,為新興產業專門開發一些信貸損失的專項保險,以減小銀行承擔的風險和損失。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項目,在其產品剛剛投入市場的時候會存在一定風險,如果以目前的考核方法,這些項目很可能在銀行形成不良資產,從而導致銀行的效益下降,相關人員也很可能被追責。為了支持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銀監部門可以根據特殊情況制定特殊的解決方案,對此類不良貸款的分類與核銷制定新的政策。對相關人員的考核也應該采用新的標準。在金融政策方面,金融機構也需要有針對性的對其做出各種扶助行為。比如金融機構可以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用的信貸管理機制。這些機制需要有別于傳統行業,更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特點。另一方面也需要推廣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推廣更多適合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信貸產品,充分發揮各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對于戰略性新興企業的融資,金融機構需要積極推進專屬的中介市場體系。在相關項目開始融資的時候,金融機構需要積極對待,從投資回報、企業結構合理性等多方面進行調查和評估,增大項目成功率。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僅依靠政府扶持,很大一部分也要依靠民間資本的關注。這類戰略性新興產業相對于形成規模的傳統產業,具有政策傾向、行業準入門檻低的特點,十分便于民間資本的進入。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許多領域中,不乏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和進步的領域。比如生物制藥和高端新型電子信息技術。這些領域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先進技術,可以產生效益,符合民間資本追求利益的需求。正確引導民間資本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可以將市場上過多的流動資金固定,避免資金流動失衡導致的通貨膨脹,阻止物價因此而上漲,控制企業成本,滿足項目融資的需求。通過以下幾點方式可以讓民間資本更好的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4]:
(1)鼓勵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這些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資金基礎。放寬民間資本進入融資租賃、信托和擔保等行業的限制,加強引導風投和領投的效應,吸引更多來自民間的各領域的資本。(2)推進資本市場的擴容,發展壯大企業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也要考慮發展更多種形式的債券融資,以此來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投資。(3)要加大財政和稅收的扶持,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所得的收益,這樣才能讓民間資本更愿意在此領域投資,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稅收支持體系。(4)保護民間資本的權益,優化投資服務,降低民間資本投資的風險。
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能僅僅局限在眼前的小利,需要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眼光。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特點和整條產業鏈所處的不同環節,構建全面的、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發展的融資體系,增加政府引導,完善銀行金融的服務體系,完善融資的擔保體系。多種方式結合降低投資者的風險,保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積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