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職業學院,云南 德宏 678400)
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推廣,對職業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職業院校對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水平進行不斷地提升,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對于職業院校而言,想要有效地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必須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而圖書館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模式的圖書館已經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需求。因此,職業院校必須要加強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智慧圖書館實際上就是依托智能化的高校文化建設,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到傳統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從而實現對圖書館的智能化管理與服務。[1]借助大數據技術的信息挖掘與處理,提供更加深入的個性化與多元化信息資源服務。
數據對于圖書館的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圖書館可以對數據進行大量的生產與創造,而圖書館的相關資源可以對數據進行合理地使用并整合。近年來,大數據時代的高速建設,使得圖書館的數據規模逐漸上漲,大數據作為圖書館的重要資產,如果對其中有價值的數據資源進行合理地利用,那么將會對圖書館領域產生很大的影響。[2]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都想要獲得有應用價值的信息資源,所以對于圖書館的建設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不斷的優化,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圖書館建設要充分與各種智能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使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進入了全新的階段。除此之外,智慧圖書館在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是以信息技術為重要前提,從而為讀者提供了非常廣闊且便捷的服務。智慧圖書館主要是對圖書館進行不斷的創新與改革,職業院校的圖書館作為圖書館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智慧圖書館進行建設時,服務是圖書館建設的關鍵內容,同時也是實現智慧圖書館功能及宗旨的關鍵所在。圖書館建設及發展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智能時代的到來,對職業院校圖書館的建設不僅僅是機遇,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3]
為了更好地實現職業院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職業院校不僅要具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及服務內容,而且還要具有創新的管理模式。圖書館大數據的資產,通過對服務及管理模式的合理運用,從而進一步實現了圖書館大數據資產的共享化服務,使數據資產的高效流通具有一定的可控性,這也是一種創新型的運營模式。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對職業院校圖書館建設模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傳統的職業院校圖書館中,其服務方式主要是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為主體,并在此基礎上,為讀者提供一系列的借閱及咨詢等服務。而在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在以往服務方式的基礎上,逐漸向智慧技術轉變,比如在技術下自主圖書館,以及基于技術下的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等服務。
傳統的職業院校圖書館主要是為人們提供借閱及咨詢等內容方面的服務。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物聯網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職業院校圖書館的建設內容,逐漸從單一的借閱服務轉向了共享數據信息服務,并且資源服務內容的提供方式,也逐漸向知識服務方面發展,咨詢服務的內容也轉向了參考服務方式的發展。
在傳統的職業院校圖書館中,主要是以圖書館為主要信息向外拓展,不斷向學生與教師提供資源查詢服務的理念,這種理念不僅傳統,而且屬于被動服務。而在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職業院校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從原有圖書館使用效率偏低的情況下,逐漸引起了對用戶共享資源及圖書館建設等方面的重視,這種服務理念的轉變主要是以用戶為中心,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智慧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建設方式的要求標準。
對于建設服務用戶而言,職業院校圖書館的用戶群體,大多是職業院校的教職工與學生。對于職業院校圖書館用戶群體的拓展,不僅包括原本服務的群體,而且還包括相關的社會群體及科研人員等。與此同時,大部分用戶在圖書館服務方面,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升,而這些內容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在大數據背景下,職業院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怎樣滿足更多用戶群體的信息需求,這也是智慧圖書館建設中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從以上四個角度考慮,在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要從提升自助性服務等方式,從共享數據信息等服務內容,逐漸向注重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服務理念,向更多的用戶群體進行服務。[4]同時要圍繞管理的規范化,通過不斷發展新的大數據技術手段,從而使管理服務的效能得到整體發展的提升,并不斷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圖書館自身的電子信息資源存儲管理,從而使圖書館自身的服務能力及服務群體范圍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在大數據時代建設智慧圖書館,必須要建設基于大數據技術服務系統的基本策略,使自身的價值能夠通過服務及技術水平得以體現。同時,還要解決傳統職業院校圖書館在基礎設施水平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問題,對于圖書館職能的開放也要進一步進行解決,從而向更多的用戶群體服務。此外,還要解決數據資源開放過程中,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而如何能實現這些目標,才能夠最終實現在大數據背景下,符合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需求,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傳統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的轉變,需要職業院校投入大量的資金與技術支持。為了更好地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需要具有高性能的硬件及軟件,這就需要院校購買大量的電子資源。同時,要積極鼓勵職業院校各專業的教授專家,對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進行不斷的開發,從而使圖書及電子資源信息得到有效地拓展,并且要組建相應的圖書采風小組。無論是硬件軟件,還是人才或核心技術的開發,這些都與院校領導對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視程度緊密聯系在一起,只有確保了圖書館建設各項資源的豐富,才能夠進一步建設出新時代的智慧圖書館。[5]
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是傳統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轉變的重要技術支撐。職業院校想要建設智慧圖書館,就必須要緊跟物聯網不斷發展的步伐,不斷提升智能信息處理技術,這樣才能夠實現服務內容的轉變,使傳統的服務內容逐漸轉向專業化服務發展。[6]不僅如此,職業院校還可以不斷引進計算機方面的專家,使其參與到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從而借助先進高端的信息技術,為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智慧圖書館的科學管理,實際上是為了實現高效率,以及智慧型的資源管理體系。在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不斷增強相關管理人員的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水平。同時,智慧圖書館在管理模式上,要遠遠復雜與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但在管理水平及信息傳達效率方面卻有著很強的優勢。[7]除此之外,對于職業院校智慧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來說,必須要不斷學習圖書館智能化管理的基本知識,從而為更多的潛在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并為用戶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強對信息整合的不斷學習,從而將有一定價值的信息提供給相應的用戶群體。
總體來說,在大數據背景下,職業院校智慧圖書館的數據資源是培養人才發展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進一步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對于職業院校的發展而言,如何及時地掌握信息資源,并借助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每個職業院校都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圖書館建設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從而實現智慧圖書館大數據資源的充分開發與利用,將職業院校作為核心,不斷向外拓展,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大數據資產,這樣一來,才能夠為越來越多的用戶群體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也是智慧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重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