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上海市楊浦區消防救援支隊,上海 200082)
當前,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大眾近距離出行的一種最常見交通工具,其價格相對較低,普及程度高,需求量呈現出顯著增長趨勢。但是,我國有關于電動自行車行業相關監管政策與其發展速度存在較為嚴重的脫節,導致電動自行車管理規范性不足。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屢屢發生,且火災事故引起重大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等惡劣后果的非常多見。然而,當前電動自行車市場監管不規范,電動自動車生產及使用都存在顯著的弊端,造成電動自行車面臨嚴峻的火災形勢。因此,深入分析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從源頭上遏制電動自行車火災的發生,從而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我國電動自行車的社會普及率非常高,由于其使用便捷、價格較低,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地區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我國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商不斷增多。我國雖然出臺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等規范,但仍舊缺乏電動自行車生產的全面細化的行業標準,同時相關市場監管力度薄弱,導致電動車自身質量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電動自動車電氣元件質量不達標。電動自行車中,蓄電池、充電器等核心元件質量不達標是引發火災事故的常見原因。由于元件設計不規范、不合理,導致其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增加;同時,還有部分廠商為追求利益,使用劣質元件,導致不同規格型號之間的元件技術指標不匹配,無充電過流保護功能等,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還有的電動自行車廠商生產中,甚至未安裝短路保護裝置或安裝不規范,導致電流短路引發火災事故。
第二,電動自行車塑料制品部件未進行阻燃處理。市場中的電動自行車有很大一部分由橡膠、塑料、聚氨酯等制成的塑料零部件,其中有很多塑料零部件根本沒有相應的阻燃處理,且尚沒有針對此的行業標準。因此,很多廠家在生產過程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選用一般工程塑料進行電動自行車零部件生產加工,且不進行阻燃處理。如蓄電池、充電器的外殼均為塑料制品,如果沒有進行阻燃處理,在充電過程中如果蓄電池或充電器發生故障期貨,則外殼無法發揮阻燃作用,導致電動自行車車身迅速起火;在整車線路中為節省成本,沒有使用阻燃線材,導致一旦發生電路故障,如保險失效或線路未接入保險,那么就會使線路迅速起火并蔓延全車[1]。
電動自行車發生火災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違規充電。電動自行車的社會普及率大大提高,但是在社區中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卻相對存在滯后性。城市社區內為電動自行車設置專門充電棚的普及程度還有待提升,仍舊有部分生活社區并沒有專門針對電動車的充電棚。同時,一些設置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棚的小區由于缺乏管理、數量不足等原因,導致很多家庭的電動自行車沒有地方充電。因此,很多人由于沒有充電位置,或者就為了圖方便,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樓梯等位置進行充電,或是從樓上“飛線”至樓下進行充電,增加了電動車火災防控的難度。同時,私搭的充電線路導致火災發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引起的濃煙、毒氣等會在建筑內彌散開發,并且電動車放置的位置還會堵塞安全通道,非常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后果。
在使用電動自行車過程中,很多人并沒有規范使用的意識。例如,在日常使用中,電動自行車經常淋雨或暴曬,導致內部電路線路進水受潮或加速老化,在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短路造成的失控問題,增加火災發生率。同時,在充電過程中,很多人都是在白天出行后,選擇在夜間進行充電,并且一充就是一整夜,造成過充問題,導致電池故障、爆裂引發火災事故。同時,電動自行車如果在夜間起火,則很難被及時發現,從而導致火勢發展到猛烈階段,引發重大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此外,在充電器使用時,很多人會在充完電之后將充電線反復纏繞于充電器上,可能會造成內部線路故障,在充電過程中引發火災事故。
電動自行車需要定期進行養護。在電動自行車長時間使用過后,其內部線路會發生老化、絕緣失效、接口松動等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對電動自行車進行養護,解決這些問題,則會大大增加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隱患,增加引發火災的風險。但是,在人們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少有人去定期檢修、保養電動自行車。甚至很多都是在電動自行車出現故障問題后,如果不影響使用,仍舊繼續騎車上路;或者選擇非正規修車店進行簡單的整修或改裝。這種情況會使電動自行車的小問題逐漸變大,使得小隱患最終釀成大事故。
一方面,加快完善行業相關國家標準,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領域的監督管理。盡快完善國家層面針對電動自行車生產中相關配件及整車生產的強化標準,加強對生產廠家的技術指導,要求其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同時,促進責任的有效落實,對于由于電動車質量問題引發的火災事故,要求生產廠家承擔相應責任。同時修訂完善相關技術規范,進一步完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標準。此外,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領域的有效監管,重點整治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要求生產廠家落實行業生產許可證管理制度,嚴厲打擊無證生產以及偷工減料的行為,采用定期不定期形式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廠商生產產品的抽檢,對于不合格產品要依法進行嚴格查處,最大限度減少由于電動車自身質量問題造成的火災事故。
另一方面,加強對電動自動車使用方面的監督管理。電動車違規充電、充電不當等是引發火災事故的關鍵原因,因此加強電動自行車使用的監管非常必要。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亂停亂放等行為的治理,出臺相關管理措施實施規范化管理。同時,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安全使用知識的教育與推廣,使人們能夠樹立正確使用電動自行車的意識,并了解電動自行車火災風險及其危害,從而加強其正確使用的自覺性和重視度,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2]。
提高電動自行車使用主體對火災事故的認識是降低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率的有效手段。因此,需要在社會上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的預防宣傳,既可以有效提高人們在電動自行車使用過程中的規范性,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自救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電動自行車火災對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脅。在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宣傳中,應當加強對不同宣傳渠道的有效應用,擴大宣傳范圍,提高群眾對火災預防技巧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其在火災中的自救能力。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宣傳一方面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進行,針對年齡較高的電動自行車使用者進行安全使用知識普及,利用傳統媒體的權威性提高這一類使用者的安全意識,自覺預防火災發生。另一方面,還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廣泛傳播,通過在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宣傳,擴大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安全知識的傳播范圍,使經常上網的人能夠了解電動自行車火災的危害及預防措施。此外,還可以在社區等公共場所張貼相關科普內容,引起群眾的廣泛注意。
為避免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的發生,加強社區集中充電棚的建設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完善社區內集中充電棚設施建設,為居民提供充足且方便的充電裝置,自然就能夠減少居民電車上樓充電的行為,從而消除建筑內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的風險。需要加強對集中充電棚的有效管理,通過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保證充電棚合理有序使用,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充電環境。需要社區物業承擔起責任,加大對小區違規充電、亂停亂放行為的排查,一旦發現要及時予以糾正、勸阻、警告,多次不聽可上報相關部門予以嚴懲,有效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事故[3]。
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較多發生于非行駛狀態時,因此,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區域的消防設施布置非常重要。尤其對于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域,如電動自行車售賣點、小區內電動自行車棚等,均需要設置充足的消防設施,以在發生火災事故時能夠及時進行撲救,控制火情避免造成惡劣影響。在這些區域中,(1)應當明確劃分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和群眾獲取區,并設置阻火墻、逃生通道等相關區域,一旦發生火災后火勢蔓延,確保群眾有實施立即自救的逃生通路。(2)確保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域的消防通道暢通,一旦發生火災后消防救援人員能夠及時到達展開滅火。(3)在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放置充足的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以便于在火情尚未嚴重時及時撲滅,有效控制火勢蔓延。做好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域的消防設施布設,對于降低火災事故損失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需要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區域的安全隱患排查與管理,確保其停放場所的安全性。首先,應當確保電動自行車停放區域雜物清除干凈,尤其是避免出現廢舊電池等可燃性物品,增加電動自行車火災的擴大風險。其次,加強對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域的監控,通過對電動自行車停放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及時了解其實時狀態,一旦發生火情,能夠及時進行控制與撲救,避免火勢擴大造成嚴重災害。最后,制定嚴格的管理責任制度,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相關部門與民眾的有效合作,確保各項管理責任主體有效落實相關管理責任,切實做好電動自行車火災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最大限度保障電動自行車的使用安全,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4]。
電動自行車使用者需要樹立安全意識,加強對車輛的維修與養護。在電動自行車使用中,蓄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在3~4年,如果超過使用年限,則容易發生電池老化、絕緣失效等安全隱患。同時,電動自行車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也會逐漸開始出現一些老化、松動等問題,影響騎行安全。因此,電動自行車使用者應當定期對蓄電池和充電線路進行檢查,并及時到廠家設置的專業、正規的維修保養點進行全面檢查與維修養護,對于電動自行車已經出現的各種問題,應當及時更換零部件,對于更換的零部件也應當從正規店鋪進行購買,從而確保電動自行車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各個部件都能夠保持正常狀態,消除安全隱患[5]。此外,電動自行車使用者在充電過程中,應當盡量選取絕緣效果較高、耐磨損、質地較為柔軟的電線,線徑要滿足用電量需求,不能亂拉亂接;對于充電器的電線,要避免過多的彎折放置,減少對內部線路的損壞,避免充電時發生火災[6]。
電動自行車是人們短距離出行的一種非常便捷交通工具,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但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問題頻發,嚴重影響了電動自行車的有效運用。在電動自行車使用中,引發火災事故的因素較多,需要相關部門、生產廠家以及使用者共同提起重視,通過規范生產、使用等各個環節,有效消除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的安全隱患,為其安全使用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