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騰飛
(徐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江蘇徐州 221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超高層民用建筑的數量不斷增多,隨著這些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除了提升了土地經濟效益之外,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許多消防安全問題,這無疑為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因此,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有必要對超高層民用建筑如何防火滅火進行研究,并總結出火災發生的各種情況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層數進行分類,建筑面積大于100.0m的為超高層建筑。這類建筑中發生的火災不僅有普通高層常見的特點,同時也因為自身高度超出了平均水平,具備一些更加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1.1.1 易發生高空墜物
超高層建筑如果在外部有各種懸掛配件,比如玻璃幕墻、空調外機、燈光設備和廣告牌等,很可能因為火勢過猛而出現脫落的情況。而這樣一來就會變成高空墜物,很可能會給地面人員帶來傷亡,而在消防工作中,會危害到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或損害到供水器材和消防車。
1.1.2 因建筑過高不易接近火災現場
超高層建筑一般都位于建筑較為密集的地區,因為建筑物比較集中,大部分空間都被占用。而且周圍的綠化帶建設等各種影響因素的存在,也會讓消防救援人員在接近火災現場時會存在各種阻礙。此外,云梯車的高度上限達不到超高層建筑的高度,如果超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很難通過云梯進入火災現場。由此一來,消防員就只能走樓梯,但這樣不僅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要會延誤救火時機[1]。
1.1.3 供水困難導致滅火時水量不足
在以往處理超高層建筑火災事故時,用水量巨大,無論是控制火勢蔓延,還是降溫滅火或者是對重要地區進行冷卻隔離,都要用到大量水源。從以往的滅火救援案例來看,在處理火災事故時實際用水量每秒能達到100L,而超高層建筑因為樓層過高,每秒的最大供水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此外,消防車的供水高度在處理超高層建筑火災事故時往往存在明顯不足,難以保障火災現場的供水充足[2]。
1.1.4 困難排煙能見度低
火災一旦發生,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濃煙,建筑內部的能見度將大幅度降低,一旦超高層建筑的排煙能力低于實際的煙霧產生速度,濃煙就很難及時得到清除,消防救援人員在進行救火工作時,會因為濃煙影響而無法正常開展工作。不僅是能見度低難以分辨方向,而且呼吸器也有時效性,這樣一來消防救援人員就要多次回到安全地帶更換呼吸設備,極大地拖延了救火滅火工作順利開展,并給其生命安全帶來了威脅[3]。
超高層建筑往往安裝了大量自動化設備,而且電氣密集程度較高。整個建筑物內部大量物資集中,而且上下層之間通過多個電梯井和電纜管道連接,防火分割不到位。各種縱橫交錯的管道和連接部分,會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不僅水平擴散還會縱向擴散,讓火災范圍一再擴大,整個超高層建筑立體式燃燒。
超高層民用建筑因為高度和人員密集的原因,很難進行疏散工作。由于民用的超高層建筑大多數都用作辦公樓或公寓,而且樓層過高,因此主要使用電梯來進行上下層互通。這就導致超高層民用建筑的樓梯數量不足,而且通過的人員數量也有限,火災帶來恐慌和混亂之后,大多數人更難以保持秩序,給火災疏散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而且樓梯數量少人員數量多,還導致救援工作很可能會和疏散逃生發生沖突,兩邊都無法兼顧會進一步擴大火災帶來的損失。
想要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加以控制,首先就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完善整體建筑消防設計。國家已經對超高層民用建筑如何進行消防設計工作作出了規范。如果要進行建筑設計,就必須要遵守國家制定的標準,進行規范化設計,真正有效地提升火災預防能力。尤其是針對超高層民用建筑的薄弱部位,如電氣管道和電梯井等部分,進行嚴格設計預防火災發生,與此同時還要加裝智能消防系統,加強預警和抵御火災的能力。
加強宣傳、預防火災,是減少火災發生概率的有效途徑。超高層民用建筑往往人員分布密集,而且各行各業的人員眾多,流動性也較大,這就給火災預防工作帶來了難題。如果想要確保各個環節不出問題的話,就要提高各類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宣傳預防火災和應對火災的知識。而且消防救援隊伍還要監督超高層民用建筑的相關單位,督導其進行消防安全演練和培訓工作,提高自救能力和疏散能力。同時超高層建筑的內部工作人員也要了解消防安全知識,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真正面對火災時能夠有足夠的自救和自我保護能力。傳統的防火宣傳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化問題,建筑居民雖然認識到了火災的危害性,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注意,避免引發火災。但是,當火災發生之后多數建筑居民不知道火災的初期控制措施,而是盲目進行逃生,從而導致錯失最佳的火情控制時機,導致火情進一步擴大。因此,后續的防火宣傳教育需要側重于這一方面,要確保建筑居民能夠了解各種類型火災的發生原理、初期控制方法以及危險判斷方法,確保建筑居民能夠自主使用滅火器對火情進行初步控制,若發現火情控制難度較大,火勢蔓延速度已經超過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則應當及時逃生。
消防單位和相關監督執法部門必須重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進行消防隱患排查工作,確保消防安全預防措施落實到超高層民用建筑的各個單位中。要結合建筑內部的各單位開展相關工作,進行專項治理排查安全隱患,確保消防問題不會長期存在。在進行定期檢查和考核工作的同時,對排查出的安全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并在此期間繼續進行監督工作,確保相關單位將上級措施落實到位。消防安全部門擁有進行強制整改和懲處的權利,并對安全工作進行到位的單位進行表彰。同時消防安全部門要建立好完善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度,確保超高層建筑出現問題時責任能追查到人,明確各方面主體應負的責任,并簽訂相應的安全責任書。超高層建筑內部物業管理人員也要掌握建筑情況,并組織各單位一起進行學習演練,制定好防火滅火預案,在火災真正發生時能夠按計劃順利執行疏散和滅火工作。同時要確保消防系統能夠正常使用,任何危害消防機制的行為都要及時制止和糾正。通過消防安全部門和超高層建筑的物業管理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建立起完善的檢查監督和防范機制,并入到日常工作的范圍中,提高安全意識,防范火災帶來損失。
超高層民用建筑內部一定要定期進行消防巡查,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入消防巡邏工作。首先要有一批專業的消防安全巡查人員,定期排查超高層民用建筑沒有出現消防隱患。超高層民用建筑一旦出現火災事故,波及范圍廣帶來的損失也十分巨大,而且難以撲滅,會嚴重威脅到周邊建筑物和相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一定要盡可能地防范此類事故發生。在踐行消防安全巡查工作時,不僅要注意有無消防安全隱患,也要定期檢查消防栓和滅火器等消防安全設備,確保隨時能夠得到有效利用,超高層民用建筑如果缺少消防設施,很難在第一時間控制火勢蔓延,因此這類檢查非常有必要。
超高層民用建筑在處理火災事故時效率非常重要,能否在短時間內完成滅火救援工作,直接決定了火災是否會帶來巨大損失。想要提高滅火救援的速度,就要提前制定好科學的應急預案,結合超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提前制定好火災發生時的應急方案,然后采用科學合理的救援方式,冷靜應對火災事故。當超高層民用建筑發生火災時,如果有一套科學的滅火救援預案,就能夠有序開展滅火救援工作,在保證建筑內部人員有序撤離的基礎上,實現對火勢的有效控制,避免火勢進一步擴大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和經濟損失。在面對超高層民用建筑火災時,消防隊伍需要以正確的指導思想為導向,快速組織開展滅火救援工作,優先幫助超高層民用建筑內部居民進行疏散。在前期開展火場搜救工作時,首先需要明確搜救區域的具體劃分,依據建筑內部居民的消息反饋,初步判斷建筑內部的實際情況,隨后有針對性的開展救援工作,以保證實際的救援效率。為提高救援效率,減少意外傷亡,應當在建筑外部設置登高平臺車,從內、外兩側開展救援行動。
消防救援隊伍應當根據超高層民用建筑制定出相應的戰術任務。在進行滅火救援的過程中,要根據超高層民用建筑的特點,作出與普通建筑不同的安排,確保當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的各自完成自己負責的任務。避免因為建筑物的特殊性,而出現任務混亂的情況,導致錯過救火的最佳時機。在進行滅火救援戰術任務的安排之前,要針對超高層建筑作出了解,并偵察火場的實際情況,確保有足夠的人力和物資裝備開展救援工作,及時有效地控制火勢、撲滅火災、救援困在火場中的人員。消防救援隊伍應當加快火場信息的采集,依據現有的資料信息對火場的實際狀況作出預判,并要能夠依據消防隊伍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滅火救援方案。對于消防隊伍的指揮人員而言,其應當從大局角度出發,綜合考慮火場狀況、火場環境、人員配置和設備儀器等多方面因素,合理作出指揮決策,在保證無人員傷亡的基礎上,盡快完成滅火救援任務。
根據超高層建筑的特點,對參與消防工作的相關人員進行合理部署。超高層建筑難以簡單完成滅火救援工作,因此必須合理部署各方面消防力量,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消防救援人員的能力,才能夠及時撲滅火災。首先要將內部和外部的工作相結合,合理確定具體計劃的實施。首先超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內部救援工作比外部更加重要,因此外部主要部署輔助力量,在起火層的上下層預防火勢蔓延,而內部救援人員應提前預知建筑物內部署的消防設施,利用內部的消防栓和消防器械進行滅火救援工作。
如果要解決超高層民用建筑的高層火災,就必須配備更加先進專業的消防設備。只有專用的滅火救援設備才能應對超高層火災的情況,否則像水壓不到位云梯高度不夠的情況,將會極大拖延救火工作的進行。滅火救援設備一般是分為大型設備和便攜性設備,不過現在的科技發展使得消防裝備功能越來越集成化,根據不同的建筑物空間特點,能夠選擇最合適的滅火救援裝備來開展工作,而且超高層民用建筑內部也配備了更多專業設備,內外部結合再加上探路機器人和無人機等高新技術,能夠提升滅火救援工作的質量和效率[4]。
在火災發生之前就要防患于未然,日常工作中要積極開展消防演練工作。不僅超高層建筑內部單位要時常進行疏散演練和火災預防知識培訓,消防工作者也要積極學習滅火救援技術,并針對超高層建筑開展實際訓練,加強自身經驗和技術的結合,并與科研單位和體育院校合作,加強體能訓練并模擬真實火災場景,掌握更為全面的滅火救災能力。
影響消防人員滅火救援、內部人員疏散逃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火場的濃煙。消防人員必須通過使用有效的排煙措施來提高火災現場的能見度、降低高溫濃煙對建筑內部人員和消防人員的傷害、提高滅火的效率。消防人員不僅要使用超高層建筑內部已有的排煙設施或者自然風進行排煙,還需要使用正壓式排煙機、開花水槍等專用的消防設施對火災現場進行排煙,創造救人滅火的有利救援環境。4.結語
隨著超高層民用建筑增多,此類建筑的火災防范工作應當被重視起來。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防火措施、完善消防設計并加強宣傳,通過消防單位和建筑內部的協同管理以及實踐演練,能有效提高預防和防控制火災的能力。同時要根據超高層民用建筑的特點,在實際的火災救援工作中合理部署力量,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