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劉楊平 王宗意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 100023)
生化檢驗工作是實驗室醫學的重要分支,是很多醫院的獨立科室,主要包括腫瘤標志物、內分泌激素、免疫化學以及藥物毒物等檢驗分析。隨著醫療檢驗技術不斷升級,生化科研研究不斷突破,生化檢驗工作也發生顯著改變,對于生化檢驗課程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生化檢驗管理的改進,提高生化檢驗教學質量,積極推動生化檢驗工作規范化開展,促進生化檢驗科研的突破。因此需要針對生化檢驗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開研究。
生化檢驗管理主要針對實驗室所有人員,對試劑、儀器、檢驗項目以及檢驗操作的質量管理,改進生化檢驗管理有利于提高檢驗質量,滿足各檢驗項目的要求。改進后主要體現在:
(1)質量控制工作有生化檢驗人員控制和管理,嚴格落實檢驗操作的質控方案,明確檢驗工作的操作標準。對生化檢驗操作流程做出明確規定,要求檢驗人員嚴格執行規范化操作,嚴格控制影響結果的各個因素。嚴格遵守操作時間指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或開展檢驗。(2)全面控制生化檢驗分析前、檢驗過程以及分析后的質量水平。尤其是檢驗標本質量的控制,需要按照規范采集檢驗標本,并及時完整的將標本送至檢驗室。在運送樣本過程中,若對環境條件要求高或運送距離較遠,務必使用對應設備進行保存管理,避免環境對樣本質量產生影響。每步操作都需要認真核對,確認無誤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出現任何錯誤和疏漏,均需要重新進行。(3)使用符合檢驗標準和要求的試劑以及實驗器材,重視對實驗器材的鑒定、維護以及校正,檢查實驗試劑和器材的質量。檢驗室安排對應責任管理人員,按照實驗試劑和設備的保存要求進行管理。(4)對檢驗結果和記錄進行認真分析,分析檢驗結果誤差的原因,并進行對應的改進。要求檢驗人員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熟練操作計算機軟件和計算工具,保證分析結果準確,規避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5)不斷創新檢驗操作,以更專業、科學的操作完成檢驗工作,減少檢驗結果誤差,提高檢驗項目精確度[1]。通過對生化檢驗管理的改進,讓生化檢驗教學更滿足檢驗崗位的實際要求,提高檢驗工作質量。在生化檢驗中由于檢驗工作標準的不嚴格,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造成檢驗結果存在一定偏差,不利于臨床制定檢驗方案,甚至給臨床診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醫療糾紛,延誤患者診斷治療。通過對生化檢驗管理的改進,對檢驗過程展開全程質量控制,培養學生全程質量控制意識,提高學生整體素養,能夠不斷改進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都能達到崗位的需要。
隨著我國科技不斷進步,生化檢驗室逐漸引進越來越多高新設備,從人工操作逐漸過渡至全自動分析,檢驗試劑盒不斷升級,提高了分析速度以及質量。傳統實驗室管理標準過于粗泛,缺乏責任機制,造成很多貴重儀器得不到保護和管理,無疑造成實驗器材的損耗率增加,影響實驗器材的壽命。因此針對實驗室管理展開改進,提高管理集中化和標準化水平,更有利于維護實驗室工作秩序,保證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并保護實驗器材質量,降低實驗器材的損耗率。通過對實驗室的標準化管理,也能建設嚴謹認真負責的實驗室風氣,糾正學生馬虎、不負責任的錯誤態度,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能夠按照實驗室標準進行操作,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生化檢驗結果直接關系到臨床診斷和治療,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務必要按照檢驗工作標準操作,嚴格遵守規范化管理規定,嚴格控制誤差風險,提高生化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傳統教學工作中很多檢驗實驗操作只告知學生操作要點,強調操作方法,并未關注到操作的規范性和誤差控制等,也對檢驗結果產生一定誤差。通過對生化檢驗管理的改進,由檢驗人員負責檢驗結果的質量控制,重視培養檢驗專業學生的醫德醫風和專業水平,建立高水平質量控制意識。在檢驗工作中能夠嚴格遵守標準和規章,嚴格控制影響誤差的風險,嚴格控制檢驗質量,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通過培養學生檢驗結果質控意識,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職業認識,明確自己的工作和臨床醫療工作的關聯,認識到生化檢驗對醫學科研工作的重要價值,提高學生醫德醫風,培養其職業素養。
傳統生化檢驗管理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產生一定約束作用,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進行教學,教師教學關注重點更集中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考察學生能夠完成檢驗工作[2]。但是對于學生操作的規范化、對誤差影響的管理控制、對于實驗器材的管理保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略,造成實驗教學質量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此外傳統深化檢驗教學大多以教師作為主體,由教師負責講解檢驗操作,缺乏課堂互動,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傾向于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弱于理論知識,難以滿足工作崗位的需要。尤其是科研領域,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極為關鍵,只有具備創新能力和思維的學生才能不斷研究,創新科研成果。但傳統生化檢驗管理在要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常規檢驗實驗室教學約束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因此需要在生化檢驗教學中,積極嘗試教學活動的開展,通過改進生化檢驗管理,培養學生創新素養,更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生化檢驗工作標準是實驗室檢驗工作的前提條件,學生需要熟練掌握各類項目的檢驗標準,嚴格執行操作和質量標準,以得到精準、公正的檢驗結果,維護臨床治療的效率和安全。如血糖指標的檢測中,需要患者在空腹狀態下進行檢測,采集標本前詢問患者是否為空腹狀態,是否有劇烈運動,在患者處于平靜狀態下采集血液樣本。對患者皮膚表面消毒,檢查采集設備包裝是否完整密封,避開水腫和充血位置進行采血。采集樣本后需要立即恢復血液流通,預防其他指標的升高。注意觀察是否出現溶血或者脂血問題,采集樣本后立即進行檢驗,避免長時間放置后影響血液樣本質量。一般情況下樣本保存時間不允許超過3h,超過3h的樣本可能出現氧分壓降低,影響生化檢驗結果。根據試劑盒、設備的使用說明進行規范性操作,全自動生化檢驗儀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在教學過程中,需充分利用模型或實驗室用品進行模擬操作,在學生出現違規行為或者不標準操作時,教師第一時間指出,通過播放視頻分析標準操作,引起學生的重視。結合不同試劑盒、不同設備以及不同項目的檢驗操作標準,進行對比分析,明確掌握不同操作的差異,引起學生重視,注意分辨不同標準,實現規范化檢驗。
學生畢業后多進入醫院的生化檢驗崗位,負責臨床生化檢驗工作。若由于學生質量控制意識薄弱,缺乏質量控制能力,將造成生化檢驗結果受到嚴重影響,不利于臨床檢驗工作和臨床診療安全[3]。因此在教學階段需要以國家對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標準作為基礎,提高學生室內質量控制意識,要求學生以高度質量控制意識完成檢驗工作,熟練掌握實驗室各類設備的操作方法,正確看待臨床檢驗工作的責任。室內質量控制直接關系到實驗室工作質量,決定檢驗報告的準確性。通過對室內質量的控制,提高實驗室檢測的準確度。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室內質量控制的指導,增加實踐操作訓練,訓練內容圍繞臨床檢驗工作開展,經過大量操作訓練提高學生室內質量控制意識。并圍繞不同檢驗項目和不同級別實驗室制定對應的質控方案,方便于學生靈活適應不同崗位,在訓練中將質控意識根植于大腦中,提高醫院檢驗工作質量水平。在訓練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操作問題和態度問題要立即指正,不斷改進學生的態度觀念以及能力水平。同時在期末考核中應當設置室內質量評價的考核指標,對實驗室展開客觀考核,密切觀察考核的準確性。引入室內質量評價指標,綜合評估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成果,督促學生不斷提高自身質控意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以高標準、嚴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在生化檢驗教學中使用的實驗器材種類多、使用頻率高,如果管理不善很有可能造成玻璃儀器破損,損壞精密儀器不僅造成國有財產損失,還影響正常教學進度。因此在實驗室內執行實驗器材的責任制管理,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首先需要統計實驗器材數量和種類,制定器材臺賬,對器材展開檔案式管理,將采購時間、器材型號、使用記錄、維修記錄、故障問題等詳細記錄在器材檔案中??衫枚S碼或條碼記錄器材信息,通過掃描器材可了解器材的責任人及使用記錄,方便于維修管理。其次每次實驗室教學,均按照學生數量或小組數量逐一領取并做好責任人簽字,不允許互相竄用。學生領到器材后要檢查器材完整性,有破損及時上報。若教師需要對器材調劑使用,需要做好記錄和申請。常規設備直接鎖在學生的實驗桌柜內,不允許學生隨意更換座位,保證一人一器材。所有玻璃制品使用后均需要進行清洗干凈、自然干燥、統一放置。實驗室的貴重精密儀器由組長負責看護,任何實驗室器材均需要做好檢查,及時上報破損情況。若學生人為破壞實驗器材,視嚴重程度進行賠款。最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對器材的保護,督促學生看管好實驗器材,強調破壞實驗器材的行為,引起學生重視。定期檢查器材完整性,保護實驗器材。通過對實驗器材的責任制管理,有利于維護實驗室秩序,保證實驗室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培養科學嚴謹的學風,端正學生的實驗操作態度,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使用器材。并保證實驗器材壽命得到延長,能夠降低器材破損和故障率,保護國有財產。
在全省、市以及全校范圍內組織檢驗技能大賽,根據生化檢驗崗位要求設置技能大賽項目,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更有利于醫學檢驗人才培養[4]。在檢驗技能大賽中可以推動校企合作,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合起來,積累檢驗經驗。如由醫院檢驗科和學校共同承辦競賽,省市級規模的技能大賽還可邀請醫療器械企業、醫學檢驗學會等組織專家參與,從更多元的角度培訓學生,讓學生在技能大賽中得到成長。要求全校學生盡量參與,讓所有同學都能在訓練中有所收獲,通過技能大賽的設置明確生化檢驗學生的就業方向,切實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經過實踐訓練,教師也能明確學生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充分彌補學生的不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技能大賽更加關注學生的熟練程度、標準化以及創新能力,經過技能大賽的磨煉,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經驗,可以在積累經驗中有所成長,學習到校園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為后續步入醫院檢驗崗位奠定基礎。對于學校而言,通過總結技能大賽的經驗,也能對課程建設進行改革。在目前醫學檢驗課程中,內容滯后于檢驗崗位要求,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疾病種類呈現出多樣化發展,學校要根據檢驗工作內容的變化,對課程建設作出對應的調整,密切關注檢驗行業動態,充實教學內容。在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實訓機會和科室,引導學生充實實踐操作經驗,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經過對改進生化檢驗管理的主要內容分析,可見通過改進生化檢驗管理,可實現管理的標準化和集中化,提高生化檢驗結果精確度,更有利于學生長遠發展。因此,在高校生化檢驗專業教學中,需要全面規范生化檢驗工作標準,重視培養學生室內質量控制意識,執行實驗器材責任制管理,積極組織檢驗技能大賽,從而推動生化檢驗工作質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