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勤
(廣西省百色市那坡縣龍合鎮中心幼兒園,廣西 百色 533920)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能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區域,并自主決定活動對象、活動方式、活動環境、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感受到充分的自由。
區域活動能將幼兒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在區域活動過程中,幼兒能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我,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獨立發揮的機會。
幼兒在自由的活動氛圍中,能更好地發揮創造性,有助于幼兒自我發展。區域活動中,幼兒根據自身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發揮的材料進行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探索創新精神。
活動區域的選擇缺陷主要表現為,當前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策略建設中,部分幼兒園只是讓幼兒在園區內的場地內活動,這主要考慮兩個要素,一個是成本要素;另一個是安全要素。誠然,在安全要素的保證中,讓幼兒在園區內活動,由于教師所面臨的環境較為簡單,同時把幼兒限制在一個固定區域之內,所以具有良好的安全保障能力,同時成本方面也無須幼兒園和家長同時投入大筆資金。但是實際上并非所有的活動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同時也并非大面積的環境就意味著幼兒處于不安全狀況,因此可以說,正是由于當前活動區域環境的選擇工作缺陷和實踐取得的結果缺陷,導致幼兒無法和自然環境親密接觸,不利于幼兒的思維建設。
活動路線的建設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能夠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按照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順序參與自然活動,同時針對活動內所開發出的游戲也都要遵循該理念,讓幼兒參與完整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針對幼兒本身的活動參與形式,幼兒園也要按“建立目標—編制預案—場地選擇—設施支持—教師培訓—正式參與”的流程完成所有培養任務。在目前的工作中發現,區域活動工作中,幼兒園通常未能全方位建設管理方案,同時在開展的各類活動中,也會按照成人的思想分析幼兒可能有興趣的興趣活動,很可能和幼兒本身的認知和需求不匹配。
在活動方案的制定過程,教師一方面,要根據所有活動本身所能夠取得的結果和含義,對相關的信息做出分析;另一方面要根據所有信息的來源以及信息的主要表現,實現對各類活動方案的科學制定。目前的工作中發現,活動方案通常情況下會在其中存在一些特殊性的漏洞。甚至可以說,正是由于幼兒園的總精力投入量固定,因此很容易出現顧此失彼問題。比如,如果某個活動較為豐富多彩,同時要求幼兒能夠通過一定的體力投入得到結果。此時教師針對幼兒活動方法、活動投入熱情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量驟增,對幼兒的安全管理能力反而下降,失去了安全防護,則參與該活動的幼兒在活動中很可能面臨安全風險。
活動方法的選用過程,要根據所有活動的本身工作表現、活動內容以及活動的本身信息,實現對具體活動方法的全面科學選擇,針對不同的活動本身來說,選用的方法也可以進行適當搭配。目前的工作中發現,幼兒園常用的活動方法較為固定,都是讓幼兒投入到某個特殊的環境,之后教師帶領幼兒參與游戲,甚至游戲的類型都已經固定。教師采取該方法之后,幼兒即使在明確了解今后需要開展的相關活動時,依然難以產生興趣。
安全保障工作難點主要表現為,如果是在幼兒園園區內參與相關活動,那么教師由于對環境極其熟悉,同時幼兒的活動范圍有限,就能夠取得良好的安全保障成果。然而在當前的幼兒園活動策略中,通常會帶領幼兒到自然空間內參與活動。此時,教師難以對整個環境內所存在的安全威脅和安全風險具有全面細致地了解。同時幼兒的活動范圍增加,可能會導致教師難以實現針對幼兒行為的有效監管。此時針對幼兒的安全保障工作就難以全面鋪排,就容易發生安全意外,可以說安全保障工作的難點是對教師精力的一個最大消耗性項目。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策略的建設過程,要能夠設置一個核心點。該核心點的作用是明確并分析幼兒在參與相關活動之時所投入的工作內容、工作熱情和工作結果,并且要能夠將這類結果以專業化學習的模式展現。在目前的核心節點設置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一方面,針對具體的核心點設置本身,教師的一項較為模糊內容是,大量的幼兒園工作中,該核心點究竟是設置為道德的管理層面、自然知識的了解層面,還是體能的鍛煉層面,三者難以統一;另一方面,設置了核心處理工作點,之后需要完成相對應的管理工作標準和管理工作體系。然而在當前的工作中發現,一些活動只存在模糊的工作節點,但是對于剩余的工作項目嚴重缺乏了解。
在專業工作方法的踐行過程,一方面,教師要了解相關方法的具體使用原則;另一方面,要了解各類方法的實際效果。目前的工作中發現,針對各類方法的使用原則中,實際上并非所有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項目建設過程都能夠經過全面性的考量,最終所選用的方法雖然在短期上來看可能會對原有的方法作出了一定的修補,讓幼兒產生新鮮感,但是從長遠上來看并未完成整個方法架構和方法體系的全面性構造,對幼兒的吸引力終歸有限。另外,各類方法的選擇中未能建立有效的跟蹤機制,這就導致幼兒可能產生的一些良好的、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未能被幼兒園全面考慮,使得所選擇的方法只符合教職人員的需求,和幼兒的需求之間相隔甚遠。
活動區域的選擇過程,筆者認為要能夠面向兩個層面,其中需要根據針對幼兒的具體培養要素選擇,并且從整體上可以分為自然知識的學習性活動和人文理念的建設性活動。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性活動,在區域的選擇過程,主要是能夠更加依托于自然環境。對人文理念的建設性活動,則只需要在園區內開展即可。此外在具體處理中,前者要全面調查該自然區域的環境構成、危險源、教師需要完成的安全管理任務等。比如在實際參與活動過程中,發現某個自然區域內存在大量的高大喬木,同時地面區域的草坪厚度較大,雖然從地面緩沖參數上來看,如果幼兒跌倒時具有了沖擊力的緩沖,但是由于該區域中存在大量的枯枝敗葉,很容易劃傷幼兒,同時高大喬木數量過多,幼兒很可能在其中迷失方向。無論是對于教師的監管,還是幼兒的自主方向識別都造成了不利影響,所以該區域需要放棄,重新選擇其他的地點。
活動路線的建設過程中,主要是需要以幼兒的視角為切入點,研究當前幼兒針對相關活動的參與熱情和參與情況。比如,在某次活動項目的建設過程,教師發現幼兒針對當前的活動形式和活動方法本身并不具備參與熱情。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之所以存在這一問題,是因為幼兒本身不擅長參加集體性的活動,或者對集體性的活動產生了厭惡情緒,此時教師需要對該幼兒建立長期性的思想轉換或建設工作。比如,在班級內部,通過組建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幼兒參與到日常性的學習過程,且同時在得到幼兒提出的意見后,教師要能夠在班級內大量舉辦依托于整個幼兒園場地就可以參與的集體活動,從而逐漸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幼兒的個人思想得到了全方位的轉變和建設之后開展野外性的區域活動,此時實際上形成了三步走式的教育策略。
活動方案的制定過程,要能夠考慮三個要素。首先是安全保障要素;其次是道德體系建設要素;最后是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素,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只不過對于后兩個要素來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兩者的教育投入精力占比做出調整,但是對安全保障要素,必須具備極高的權重。因此活動方案的建設過程,必須要派遣教師人員到選擇的區域場地內觀察區域環境。如果發現存在危險,幼兒園要對該環境的后續使用價值做出評估。比如,發現某個區域環境中存在大量的枯枝敗葉,同時樹枝無法在短時間之內清理,那么就可以確定,如果幼兒在該區域內跌倒時后果不可設想,所以該區域的場地需要放棄。同時選擇的另一個場地內,這類安全危險因素的含量少,屬于可處理范圍,所以該場地可以選用。此時教師需要根據當前的具體教育內容,比如某項教育內容是讓幼兒從自然環境中采集自然資源,并用于制作手工藝品,那么此時整個區域活動的核心中,便是相關自然事物的識別和學習。
在活動方法的選擇過程,要根據當前已經開發出的常見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實現對各類信息的有效調整和使用。從取得的工作結果上來看,活動方法中首先是安全管理方法;其次是素質監管方法;最后是知識的講解方法。要求所有的方法在使用前,教師要對今后一段時間內的教育內容有全面的理解,之后分析專業方法的應用價值,得到專業分析結果。
綜上所述,幼兒園區域活動項目中,常見的難點包括安全保障工作難點、場地選擇難點,以及方案規劃難點,相關問題也體現在該方面。針對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要能夠通過相關區域專業檢查和勘測的形式分析該區域能否使用,同時針對幼兒的教育重點、合作方法進行分析,從而讓幼兒本身具備參與相關活動的熱情,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