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英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浙江 寧波 315800)
高校本身就有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其教育職能不光是體現在校內,還在社會上予以體現。由于高校圖書館本身涵蓋了較為豐富的書籍資源,通過進社區兒童閱讀活動的開展,可進一步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是提高社會整體經濟、文明、文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因此,聯系實際分析高校圖書館進社區兒童閱讀推廣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在知識、經濟雙重崛起并發展的現代社會,閱讀推廣是有助于全民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手段,具有較好的社會價值。從廣義上來分析,閱讀推廣是以各級圖書館、社會團體等為主體,落實、實施各項推廣工作,通過協作的方式,構建科學活動模式[1]。其中,高校圖書館,也將作為一個重要主體,負責完成并監督活動實施,有助于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發揮特長與優勢,使固有資源能夠在社會范圍內,得到進一步應用。相對的,在良好的公益性、社會性活動下,高校也能獲得較好的名譽,自身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的展開,一方面能夠使圖書館內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圖書館內的大部分資料,都是通過校內經費購買而來,若只提供給校內師生,則資源有效利用率難以保證,甚至還有一部分高校學生不懂得如何利用館藏資源,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而社區兒童閱讀推廣活動,則能夠幫助社會群體更靈活地利用高校內的各種資源,盡可能地調動兒童參與、閱讀的興趣,為更好地培養兒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有助于推進全國閱讀推廣。在文明社會下,人類必須要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很多國家已經將閱讀推廣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因此,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必須緊隨時代腳步,積極開展全民閱讀。而高校圖書館具備較好條件,必須要從自身實際角度出發,科學安排閱讀推廣活動時間、方式與計劃,為全民閱讀戰略的持續深入奠定良好基礎[2]。
目前,我國多數圖書館都缺少社區兒童閱讀推廣的經驗與總結,尤其是在兒童閱讀心理、閱讀指導方法等方面,都缺少專項且針對性的研究,整體相對薄弱,這也就為高校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順利開展帶來較大影響,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現在兒童成長環境得到改善,不僅只是在物質生活上得到滿足,家長為了給兒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成長、教育環境,在各個方面也投入了較多精力。這也就使得當下幼兒在心理、興趣、愛好等方面,往往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增加了閱讀推廣難度[3]。尤其是在幼兒心理了解程度上,不僅缺少資料參考,同時還缺少經驗,再加上高校圖書館本身缺少較為明確的閱讀推廣流程,規劃性不足。例如在活動前期宣傳階段,往往難以做到保質保量,活動效果、閱讀活動數量往往成為焦點,卻對閱讀推廣流程和規劃關注不多,導致整個閱讀推廣活動實效性較差。
高校圖書館主要是為高校學生提供學習、閱讀場所,在原本建設中并沒有考慮到兒童閱讀方面的相關內容,因此在環境建設方面主要是以簡潔簡約為主,功能性較強,缺少兒童閱讀氛圍。兒童正處于成長期,身心、思維、心理等都在發育階段,雖然對外界新鮮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但因在自身閱歷、恐懼心理等的作用下,短時間之內可能難以適應圖書館內的情況。“進社區”的實現雖然有助于消除恐懼心理,但落實難度較大。再加上圖書館內,缺少能夠讓兒童較好閱讀、參與活動的環境氛圍,兒童在閱讀時,難以完全集中注意力,閱讀效率、質量較低[4]。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內較少會出現兒童讀物,適合兒童閱讀的文章、內容較少,無法完全滿足兒童的閱讀需求。
雖然進社區兒童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必須要展開的一個重要活動類型,但實際上所有的閱讀推廣活動宣傳,并沒有在圖書館內進行公告。圖書館網頁上也沒有給出相關的活動信息,導致兒童家長、兒童難以第一時間了解,影響兒童閱讀推廣的參與率。與此同時,活動本身缺少完善的效果反饋機制,父母無法獲得兒童讀者的真實想法,也難以將其想法反饋給高校圖書館,而學校、家庭本身也缺少對閱讀推廣的重視,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沒有予以較大關注,不利于兒童閱讀推廣的展開[5]。
根據國家相關要求,閱讀分級是高校圖書館在實施閱讀推廣過程中所必須要注意的,主要是考慮到兒童本身在年齡、閱歷等方面的差異性,只有不斷優化、完善分級閱讀服務,才能保證所有階段兒童都能獲得相應的閱讀體驗。要求對0-3歲兒童加強色彩鮮艷的繪本教育,3-6歲兒童加強早期識字教育,6-12歲兒童注重品德修養類教育等服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兒童閱讀的自身價值[6]。但由于我國整體關聯性研究較少,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缺乏具體的參考依據,導致現下活動中,少有專門以年齡段劃分兒童閱讀群體的成功案例,因此多數圖書館在這一方面普遍缺少重視,相應服務機制不健全,影響推廣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高校圖書館內資料已經十分豐富,為了使其自身職能、社會價值能夠充分發揮,可以通過進社區兒童閱讀推廣活動來實現,對于兒童教育工作質量全方位提升有著重要作用[7]。結合當前推廣的實際情況,具體可采取以下策略:
俄羅斯、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了較好的開發兒童智商,紛紛展開閱讀推廣活動,我國也應該借鑒其他先進國家的成熟案例,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內的豐富資源,以及優質閱讀資源的獲取渠道,引進一些嬰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同時為0到6歲的兒童,定制專門的閱讀方案與計劃,有助于提升兒童閱讀的有效性,增強閱讀指導,發揮圖書館作用[8]。高校也需根據資金使用情況,制定嚴格的采購計劃,在書籍采購時,增加一些兒童讀物,豐富閱讀資源,為活動順利展開提供支持和幫助。
考慮到現在高校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本身就缺少經驗,因此在展開過程中參照進社區的方式,根據學校需求、閱讀推廣規劃設計等,借助社區幫助,尋找適合開展閱讀推廣的活動場所。比如幼兒園等區域,既能夠消除兒童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又能利用圖書角落、活動區、班級墻、文化長廊等,打造良好氛圍,加快活動落實。在推廣活動開始之前,高校圖書館需要與社區、使用場所等進行協商,并且發布信息,從而確保有更多的兒童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9]。對于高校圖書館本身的環境氛圍營造,則是可以根據圖書館的整體設計情況,在不影響本校學生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開設一個兒童讀書角,在這一區域內,對兒童也要嚴格約束,例如不能大聲喧嘩、隨意吵鬧等等,將德育與閱讀教育相互融合,增強閱讀推廣的實效性。
現代社會下,宣傳路徑、宣傳形式已經得到拓展,再加上圖書館本身具有較強的資源性,具備一定的宣傳路徑,需結合多媒體環境,強化宣傳。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聯網,利用官方網站、QQ群、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活動消息,包括時間、地點、內容、報名參與方式等。另一方面應積極與各大媒體平臺、電視臺、報紙等媒體相互合作,將部分進社區、閱讀推廣活動,以文章、招募欄等形式,發布在這些平臺上,使活動整體可以更好地暴露在大眾視野下。若是需要進社區,則可以提前通知社區,由社區承擔一部分的宣傳工作,提升活動宣傳的有效性。另外,家長、學校等一些社會組織也應該認識到閱讀推廣的重要性,在進社區期間予以相應配合,為全面閱讀普及實現打好基礎[10]。
為了使得進社區兒童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更為有效,高校圖書館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兒童在思想、閱讀能力、閱讀心理等方面的差異性,采用閱讀分級制度,保證活動更加具有科學性。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為兒童推薦與之相適應的讀物。例如4到6歲的幼兒,能力、思維、智力等均在發育初期階段,可以向他們推薦兒童閱讀《彼得兔的故事全集》等一些具有劇情性、知識性的書籍。同時,為了加深兒童理解,還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讓兒童對其中內容能夠真正理解。而7到9歲的兒童則可以推薦一些能為其提供想象空間的數據,充分發揮館內資源優勢。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進社區兒童閱讀推廣,有助于開拓幼兒視野,為其提供更為豐富的閱讀資料,對于幼兒成長、發育而言往往有著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推廣的具體情況來看,主要存在缺少統一閱讀推廣計劃、兒童閱讀環境建設不足、閱讀推廣活動宣傳力度較小、分級閱讀服務不夠健全等問題,嚴重影響實施進度,需要通過加強早期兒童閱讀教育、打造良好兒童閱讀環境、加強閱讀推廣活動宣傳、構建閱讀分級制度等方式加以改善,為兒童整體文學素養、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