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甘霖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黨建所<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是我們黨確定的改革攻堅的主要目標之一。2013 年11 月,《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改革總目標;2019 年10 月,出臺了《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兩個指導性中央文件,在實質內涵與改革路徑導向上始終堅定不移即靠制度管黨治國;都堅持一個改革政治原則:是在堅持基本制度前提下的治理模式的整體性、系統性、重構性改革,是“刀刃向內”式的徹底地自我革命。這一政治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不僅昭示著我們黨將改革全方位進行到底的決心,標志著我們黨的治國理政進入了治理現代化的新時代。同時,也對各級黨組織如何將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提出了新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這是我們國家的最大的政治制度優勢。要與時俱進,更好地實現這一最大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實現治理現代化,核心一條,就是要提升我們黨靠制度治國理政的本領。即必須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作為現代社會治理中核心治理主體,靠制度施政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民族地區黨組織要提高推進民族地區現代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工作。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用偉大成就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奮斗方向,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科學總結民族地區黨組織在現代社會治理中創造的寶貴經驗,立足甘南州社會治理的實際,守正創新,探索一條適合民族地區特點的現代社會治理的新路子。要著力提升民族地區黨組織的執行力,黨組織的執行力是黨實施治國理政的基本能力,是我們黨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事業發展和現代治理的戰略軟實力,同時,必須作為民族地區黨組織建設的主要目標內容,大力加以提升。換言之提高民族地區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加快黨的組織制度建設步伐,靠制度建設提升執行力,鍛造“四鐵”干部隊伍,盡銳出戰,踐行責任擔當,擔當起提升基層黨組織現代治理效能的重大發展使命。
用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為民奉獻史,鼓起各級黨組織邁進現代社會治理的新征程的精氣神,實現最大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實現治理現代化,對于甘肅民族地區黨組織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和強烈的現實需要。
保持民族地區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是甘肅省委確定的三條施政底線之一。要立足民族地區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個實際,貫徹新發展理念,運用好民族地區的優勢社會物質和文化資源,靠發展解決民族地區社會治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構建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的科學體系,依靠社會經濟發展為民族地區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提高民族地區治理效能,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
甘南州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渡地段,境內草原廣闊。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轄合作市和臨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瑪曲、碌曲7 個縣,總面積405 萬平方公里,人口 73 萬,有藏、漢、回、土、蒙等24 個民族。同時,甘南州傳承著紅軍長征留下的紅軍精神、長征精神和俄界會議、臘子口戰役等寶貴紅色文化資源,具有獨特的物質和文化方面的社會治理優勢。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立足甘南州社會現代治理的實際,這是推進甘南州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的第一政治原則。必須牢牢認識到,我們黨來自人民,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解決急難盼問題的迫切要求,是我們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的強大精神動力。要尊重客觀規律,科學治理。要弄清當地的治理結構成、風險類型與治理方略,把治理效能的提升扎根在實事求是的工作中,反對各種官僚主義、對形式主義、政績秀;
始終著力抓好甘南州基層黨組織建設這個根本。要針對民族地區實際,提高干部隊伍管理水平和各級黨組分析研判現代社會治理問題的能力,提高黨組織依法、科學、民主決策的水平。
推進甘南州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甘南州黨組織現代治理效能,是一個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會系統工程,牽扯到方方面面,總括起來,其實踐路徑的探索可以概括為十個大的方面:
第一,要堅持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引領甘南州現代社會治理。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刻認識到黨和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歷史真理;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所具有的真理性和改變中國社會面貌的磅礴偉力,牢記人民性是黨的創新理論最深刻的政治本色;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以昂揚的斗志克難斗險,扎扎實實提升甘南州現代社會治理效能。堅持《黨章》的統領地位,強化甘南州黨員領導干部在社會治理中靠制度用權履職的意識和能力;發揮領導干部靠制度履職的示范作用,增強黨員領導干部加快推進現代社會治理進程的政治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刻認識到甘南州各級黨組織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治理效能方面,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
第二,要感悟真理的威力,實踐的偉力,增強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的政治自覺,深刻領悟推進甘南州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治理效能,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干部隊伍的政策水平的科學內涵,結合甘南州黨組織社會治理實踐,在六個方面補短板強弱項,應對提升治理效能對作為治理主體的黨組織帶來的新挑戰:(1)黨內制度化治理實踐;(2)黨內政治文化中的制度信念確立;(3)具有良好的制度執行力;(4)較科學的權力運行制度化機制;(5)黨內法規系統與治理體系;(6)法治化的社會運行環境;
改革真正要起“化學反應”,核心一點是具備“合格的治理主體”,即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和整個公務員隊伍的制度文明水平,包括制度信念、素質、意識習慣、用制度管理的能力、制度執行力等等。也就是說,制度是前提,治是關鍵。更好地轉化執政的制度優勢提升國家治理效能,要靠提升治理主體的制度信念,思想,意識、運用制度工作的能力、照章辦事的執行力。
第三,要提升甘南州黨組織現代治理效能,持續加快制度創新是根本。我們黨已經走過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不同歷史時期,今天已經成為一個百年大黨。我們黨波瀾壯闊,不斷進取,為民造福的輝煌史,就是不斷實現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的歷史;既要守住初心,堅守為人民服務的最高價值命題,又要勇于創新。要深刻認識當前我國社會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勇于創新,要以更高層次的制度改革,更高水平的制度創新,服務甘南州社會治理大局,以制度建設的優勢應對風險挑戰的沖擊,推動甘南州各項事業取得重大進展;
第四,要提高甘南州黨組織思想站位,必須進一步強化問責力度,完善問責制度體系;必須把黨內法規和各行業規章制度緊密銜接,相互促進,把靠制度管黨與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統一在偉大事業中;
第五,要大興實干之風,求真務實,扎扎實實深入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無縫對接,發揮好基層黨組織主導作用,進一步完善“網格化+十戶聯防”的甘南社區社會治理新模式。
不斷創新甘南州“網格化+十戶聯防”機制治理,利用好大數據平臺,實現縣、鄉鎮、社區自然村三級聯動機制。在思想和實踐上,都要不斷清除陳舊的條條框框,充分利用好新時代的高科技技術力量,利用好智能技術平臺,積極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使得社會治理內容呈現出智能化和專業化特征,彰顯我們黨所領導的現代社會治理具有廣泛的人民性和法制化優勢。
第六,要善于總結經驗,不斷提升甘南州黨組織應對社會治理中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的能力水平,不斷增強黨組織駕馭現代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本領。正確看待在社會治理中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做到既熟悉傳統的風險挑戰,又對非傳統的來自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有治理準備,在社會治理中著眼于解決社會治理中群眾的具體現實問題,把各級黨組織的治理活動和各領域、各部門、各階層人民群眾參與治理的迫切愿望融為一體,打造覆蓋面最廣,手段最完善,最符合甘南州社會實際的治理體系和治理平臺;
第七,甘南州要踐行初心使命,要發揮高原畜牧生態優勢實施產業振興,以經濟發展支撐現代社會治理進程。產業發展滯后是甘南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也是甘南州現代治理的短板。甘南州經濟總量較小,各民族之間經濟發展,也不平衡。現代社會治理中,群眾的主體作用發揮得不好。廣大群眾參與度不高,意識和氛圍還不夠濃厚。要繼續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探索發揮好當地旅游、產業、賽事資源相互融合的特色發展模式。以經濟發展促進現代社會治理,做到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相互促進,為廣大群眾作為治理主體,廣泛參與到現代社會治理中,創造良好的物質經濟條件和現代文明傳播的社會環境。
第八,關鍵是要發揮好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甘南州治理的大框架,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三位一體格局框架,以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為前提,以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為治理根基。
在城市社區和廣大牧區,要根據不同行政面積、生產類型、物質條件、文化環境和風俗信念等特點,科學確定治理主體,治理方式和治理模式這些基本問題;特別是在社區,要進一步創新網格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在牧區,要繼續按照現代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原則,健全牧區社會治理中的巡查、執行、反饋等各個環節。探索創新“基層黨建+文明村莊+和諧寺廟+十戶聯防”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形成工作協同、功能集成、上下貫通、高效聯動的甘南州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久久為功,走善治之路。
第九,堅定信念,要體現在黨組織執政為民的實踐中。甘南州黨和政府要打造建設一個科學、健全、高效、透明、有公信力的治理效能評價反饋制度機制平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廉潔自律,反腐倡廉斗爭是甘南州黨組織構建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提高黨組織的治理能力和現代治理效能的關鍵環節,打鐵還要自身硬,黨組織在現代治理中戰斗力強不強,治理效能高不高,關鍵還是取決于黨組織自身建設的水平。因此,黨組織在廉潔自律方面的建設水平,是決定甘南州治理效能的基礎環節和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