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娟
(寧波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 寧波 315021)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為新發展階段推動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共同富裕做出重要部署,提出到2035 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共同富裕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充分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攜手探索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社會組織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偉大實踐的重要參與者、構建者、助推者。社會組織始終自覺與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同頻共振、與國家發展同向發力。女性社會組織可以更加積極有為,助力共同富裕的實現。
共同富裕是我們百年大黨接續奮斗的根本動力和重大歷史使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新的壯舉。女性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其形式靈活、資源整合能力強、專業優勢突出等特點,廣泛動員各方社會力量,搭建群眾參與的公共平臺,凝聚社會公共服務正能量,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了積極貢獻。
1.整合社會資源,凝聚共富力量。推動共同富裕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事關民族復興偉業。女性社會組織,是婦聯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聚集了不同行業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是婦聯組織開展婦女工作的重要力量。女性社會組織的出現,把社會上沉淀的部分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剩余時間、下崗待業人員和身體健康離退休人員的剩余勞動力,企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的小額閑置資金等有形資源,以及廣大群眾的慈善心、公益心和奉獻精神等無形資源整合起來,為社會提供各種專業服務,滿足了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在推動婦女參與發展、維護權益、提高素質、活躍城鄉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社會組織在開展活動中,通過共同培養興趣愛好、培育陽光心態、化解身邊矛盾、控制沖突、降低風險、增進團結,把各方資源和力量整合起來,廣泛調動起廣大女性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每個人都成為推動共同富裕的直接參與者、積極貢獻者、共同受益者。
2.化解社會矛盾,營造共治氛圍。女性社會組織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蓬勃發展,逐漸成為聯系團結婦女,服務婦女兒童家庭,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并不斷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為社會治理創造理論和實踐的新方向。婦聯組織把發展女性社會組織作為服務婦女群眾、拓展維權維穩工作的主要載體,利用社會各方資源,延伸手臂、拓展空間,實現了工作模式的創新。女性社會組織倡導的是社會的和諧與和睦,塑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團結與整合的關系,通過開展各類社會公益性、服務性的活動,實現難有所幫、困有所求、貧有所濟,促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各級婦聯借助女性社會組織平臺,引導婦女參與民主自治,在推進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日漸凸顯。一些基層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組織,在調處社區居民矛盾中成為重要的第三方力量,發展為基層平安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很多女村官聯誼會、女能手聯誼會、女企業家協會等組織中的優秀人才,借助女性社會組織的平臺脫穎而出,進入了各級參政議政領域。
3.創造工作崗位,打造致富平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必須做到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每個人通過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舞臺。女性社會組織為各類婦女實現自身價值提供舞臺。一方面,女性社會組織的出現,使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與相同階層的社會成員溝通交流和互助成為可能,包括為退休后仍然想繼續發揮余熱的女性搭建了自我愿望實現的舞臺。另一方面,女性社會組織的系列活動對于滿足社會需求起到了彌補作用。志愿者聯盟會由網絡發起,主要是針對社會愛心人士向女性群體提供助貧、助學、助老、助殘服務創辦的,積極回應了社會需求。
雖然女性社會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著結構不合理、人才資源匱乏等問題,影響女性社會組織作用的發揮。
1.結構不盡合理,服務能力有限。女性社會組織從類型上分析,文體類多,各類健身隊、文藝隊占大多數,專業類、學術類、特殊群體的服務類較少,社區和公益性社會組織數量少、規模小、發展慢,服務社會的能力還比較弱,不能滿足群眾多方面的需求;從參與的群眾群體來看,由于文藝類團體沒有門檻,參與的都是社區婦女、農村婦女,一些高知分子,精英人群參與度不高,社團活動的觸角不廣。缺乏知識化和專業化的年輕骨干,特別是科研、農技、教育方面缺乏技術力量和專業知識人才,影響著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多是從事兒童教育的類型,以公共利益、公共服務、維權維穩為發展目標的女性社會組織比例不足,使得社會公共服務需求與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形成矛盾。一些女性社會組織缺乏負責任、有熱心的領頭雁,一些女性社會組織因為收入以及社會保障的問題吸收不了年輕專業人才就業,都影響到作用的發揮。
2.人力資源匱乏,發揮作用有限。從現有女性社會組織的隊伍資源來看,不僅表現在專職人員缺乏,同時也表現在專職人員在專業知識和技術方面的缺乏。專業人才資源缺乏是影響眾多女性社會組織成長的重要因素。女性社會組織的人員主要來自創辦人、管理人員和其他雇員。很多女性社會組織缺乏具有領導力、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和專職從事社會管理的專業人才、專業知識、工作方法。許多基層女性社會組織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不高,以兼職人員居多,并不擁有組織活動的社會資源,特別是項目管理或組織內部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尤為缺乏,通常只能滿足于開展一般的交流聯誼活動,在參與政府創投項目時顯得力不從心。其次,資金短缺是影響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的主要因素。絕大多數女性社會組織的經費來源靠自籌,以會員會費或企業、社會捐贈為主,這些微薄的收入完全不足以讓一個組織正常、定期地開展活動,使得很多女性社會組織的負責人不得不自掏腰包往里面貼錢,而且真正能拿到政府購買項目的女性社會組織數量極少,這都是限制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的最大難題。人、財、物等資源的嚴重短缺,阻礙了女性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可持續發展問題。
3.管理方式有待創新,公信力不足。由于女性社會組織具有民間性和獨立性,表現類型復雜多樣,涉及行業領域廣泛,發展規模大小不一,組織結構比較松散,工作方式以協商為主,有的無固定辦公地點,人員構成身份多樣,龐大分散,工作有專職和固定的,也有兼職和臨時的,會員具有志愿性和流動性等特點,這給職能部門的規范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女性社會組織對家庭、社區和社會建設以及女性發展具有多重功能,但是它們的社會功能實現卻主要取決于組織本身的內部治理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這兩種能力直接制約了女性社會組織的公信力。一些女性社會組織,甚至在具體服務工作中自身都缺乏社會性別意識,對婦女、兒童和家庭的需求把握能力不足,運用和運作黨政部門、群團組織資源的能力仍很欠缺,各種原因使得組織難以穩定發展,甚至“散伙”的現象并非個案。女性社會組織的內部制度建設、信用體系建設和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等均處于發展階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做出重大戰略部署。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共同富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實現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的行動,需要協調各方關系、凝聚各方力量、化解各種矛盾和難題,女性社會組織作為聯系服務婦女的重要力量,要不斷優化提升,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貢獻。
1.完善制度,強化政社協同。應當根據頂層設計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總體的制度規劃設計,明確實現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思路、重點任務、關鍵領域、實施步驟和先后順序等,為提供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眾多方互動有機連結提供基本藍圖。進一步改革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同時積極完善社會組織法律體系,及時修訂與社會組織相關的行政法規,進一步明確社會組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為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提供更完備的法律依據。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這是根本途徑。政府通過政府購買、直接補助等方式,動員和協調社會組織的參與;社會組織要主動對接政府,發揮作用,為實現共同富裕貢獻力量。
2.搭建平臺,集聚應對合力。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富裕,不是僅僅物質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虛;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同等富裕。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等特點。要強化黨的領導,搭建平臺,系統性發揮社會組織服務效能、提升行業動員能力、形成服務合力。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術,主動將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工作中。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合作,以獲得更優質的科技支撐、社會服務解決方案等,不斷促進社會服務智能化。打破部門壁壘,行業限制,實現跨部門協作,跨行業協同。
3.練好內功,提升自身能力。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是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力量和載體,發揮著彌補政府功能不足、匯集民間信息、協調各方資源的關鍵作用。要重視女性社會組織的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支持和促進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相關政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制約人才隊伍建設的種種關鍵問題。借助有效的宣傳形式,更多有興趣、有能力的專業人士充實到一定社會組織。提高自我造血功能。雖然近年來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對社會組織的資金支持力度,很多地方都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支持社會組織發展,但由于社會捐贈不穩定、業務收入薄弱等因素,很多社會組織仍面臨資金緊張的局面,這也導致社會組織難以開展更多樣化、更深層次的服務,提高自我造血功能。
4.加強宣傳,提高公信力。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女性社會組織參與共同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增強社會各界對女性社會組織的了解和認識,提高廣大婦女加入身邊組織的主動性和參與率。積極研究和解決女性社會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創新女性社會組織發展建設。發揮婦聯引領作用,積極引導推動各類女性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做大社團影響,通過一系列有深度、有廣度、有亮點的活動的開展,提升影響力。培育一批女性社會組織典型,打造一批優秀服務項目和品牌,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女性社會組織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