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競婭 張立勛 張煒
(燕京理工學院,河北 三河 065201)
項目式教學能夠將影視職業教育與產教協同育人有機銜接,并且以此為出發點,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確立產教融合的影視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建立項目式教學的課程體系;構建產教融合的影視職業教育資源平臺;建立導引性、全流程、整體化的融合模式。
目前影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較多的是將學生在大三或大四學年以頂崗實習的方式輸送到企業,由企業負責人帶隊,依合作項目來制訂相應計劃、方案、技能實訓手段等,培養出能夠掌握高級技能的實用人才,但對學生職業素養與綜合素質方面涉及較少,技能傳授多于文化熏陶,培養目標單一,隨著項目的結束,學生局限于某一技能的掌握,對影視行業職業素養與整體規律等知識背景缺乏,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狀。
將理論素養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素養教育的洗禮,在基礎學年,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等課程,提高思想水平與文化修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礎與目標清晰的職業規劃,但在實踐時發現,與企業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企業急需懂操作、上手快的學生群體,且緊跟實踐項目,在練中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但在思想水平、道德認知、價值觀形成方面沒有予以較多的重視,形成了輕道德重技能的培養方式。
產教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技能素養,一定程度上完成學科內容與職業規范對接的輸送內容,但面對影視行業的發展變革,體現在行業設備的更新換代、運作思維的大膽創新,尤其是直播時代興盛后,在操作技能和熟練程度上與用人單位的要求有一定距離,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實際呈現成果不顯著。
影視行業及其周邊文化產品的開發與創新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趨勢,而影視人才的培養更是依賴于影視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筆者調研發現,截至2019 年,就河北省61 所本科高等學校中,近1/3 開設影視教育專業,達到28 所,就專業地區分布較為平均,在影視類課程設置中,以藝術類與技術類的課程為例,包含播音與主持專業、網絡與新媒體技術專業等,課程包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技法較為全面,針對影視教育的特殊性,行業知識與技能標準要求實時更新,更要有效提高教師的產業素養。在此前提下,校企合作更強調影視人才培養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培養出符合本地區影視產業發展的復合技能人才。
項目式改革實現學生在校就可系統性的學習前端技能與文化素養,實現全流程式教育。源于德國職業教育的項目式,其教學中的任務安排都是基于企業和行業真實需求,其關鍵在于以訓促學、以訓促教,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提升自我價值與社會責任感,實現思想與實踐教育的雙重目標。項目制教學作為承接企業輸入與學校輸出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實戰訓練,將全流程產教融合系統細分為項目與任務,對培育學生創造意識與思辨力有較大提升。
目前全國開設影視類課程的高校多偏于”基礎性、概論性”,一定程度上忽視“應用型、實戰性”。項目式教學在影視類專業產教融合中,集合理論模塊與實戰模塊,有利于提升學校教育水平與質量,形成企業--學校--行業之間的良性循環。
1.項目式教學方向的內涵
筆者從導引性、全流程、整體性的維度,建立基于產教融合的影視職業教育項目式教學的改革方向。即導引性是以能力建設、服務地方財政發展為影視職業培養方向。全流程是在實現影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過程中堅持執行以項目式教學為主要推手的應用教學,體現為項目式教學標準、實施內容、考核機制等。整體性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企業為引導,形成學習、教授、實踐、生產、研究為一體的教學路徑。
2.多元育人共同確立改革方向
應用型本科面臨行業的不斷革新,要求其自身尋找與企業創新鏈接方式,積極鼓勵企業入校。在河北省高等影視教育行列中,28 所開設影視類專業課程的應用型本科,均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條件與經驗。在六大板塊形成共識,即調研人才需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雙師型師資團隊、聯名開發課程、合作編寫教材、共建實施基地,為影視職業人才的培養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1.構建整體性項目式課程體系
在注重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某一領域深耕的文化素養與藝術審美是高校承擔的使命與責任。影視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是展現國家文化產業的窗口,其立意高度與傳播角度具有宣傳國家形象的功能。中國電影集團高級制片人李建新提出對校內課程的建議,希望多開設藝術類課程,提高藝術審美,提升文化修養。所以在項目式課程體系研發環節,深入開展道德素質培養,實現人才、產業、行業多級互動,達到規范性。
2.建立動態化課程調節機制
影視教育的產教融合與企業對接較為頻繁,但也表現出穩定性差、培養學生方向有偏差等現象,這就要求在校企共建時,對把握行業發展方向有一定的敏感性,反饋到項目式課程教學后要實時調整,形成良性動態機制。燕京理工學院為落實項目式產業融合,在組織結構方面進行調整,設立五級管理,分別為總聯絡人,負責產業學院校企雙方總對接聯絡;重點團隊負責項目階段逆行重點開發;企業導師團隊,邀請企業導師與學院教師結成雙導師制,組建核心課程;重點課題申報團隊,負責在產學研過程中挖掘重點課題,進行科研開發與管理;實踐教學管理團隊,負責項目式課程的講授與理論研究,形成項目式梳理與課程反饋機制。企業負責人提到隨著后疫情時代的來臨,國內及國際間的線上教育成為市場熱門,通過VR 直播,開展在線教育活動,增添參與感。高校需靈活反映,及時調整項目式課程機制,將新技術規范、新技法運用標準納入到課程設置中,在不斷摸索和研發中,共同完成技法轉變與實際運用。
1.充分運用整體化項目式教學要素
充分利用整體性項目式教學要素,學校以完成企業項目為中期目標,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例如使用全息媒體,實現圖文、視頻、游戲、AR 多角度多載體的課堂教學,在與國內音頻平臺校企合作中,引用”移動工作坊”,現場教學進行有聲語言的制作,使學生在10 分鐘內,制作一條配音成片。激發學生潛能,運用項目式教學技術要素,創造有利于課堂互動、課外拓展的開放式學習環境。
2.助推全流程式項目資源庫的建立
產教融合中學校作為推動方,主動聯系企業進行校企深度融合,不僅表現為項目式教學內容資源庫的共建,還應包含企業參評的項目式教學的準備、實施、考評、實踐、反饋的全過程,同時充分調動影視傳媒公司的資本、人力、設備等優勢資源,建立雙師型教師教學資源庫、創新實踐經驗資源庫、技能大賽資源庫等,為后續扎實推進校企融合、多元育人做好準備。
在應用型本科中影視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發展導引性、全流程、整體性的項目式教學,以此克服育人方向單一化等弊端,在此提出校企合作的影視職業教育中項目式教學的發展方向、課程體系的構建、資源庫建設等機制研究。以項目式研究為出發點,探索出影視職業教育與產教融合長期穩定發展的規律與機制,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影視職業教育培養新方式,為影視行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