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北白象鎮第六小學,浙江 溫州 325603)
隨著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越來越成為一種通用語言,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語教育也由工具教育轉向思想文化教育。作為人類思維的工具,英語語言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應該為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創建生本化高效課堂。
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次接觸英語的階段,同時也是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的初始階段,因此,這時學習英語應該更注重興趣的培養。有趣的英語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以生為本,在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環境中,使學生能夠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老師要結合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立足于學生實際學前在愉快、輕松的情境范圍內,提高對英語學習的效率利用,快問快答,游戲式情境等方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英語單詞和句型,并開展替換練習。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 At the zoo 章節時,教師以圖片的形式,配合自制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對話和單詞的大意,而后,引導學生思考動物園是什么樣子的?應該如何在動物園中參觀,為什么要保護動物等等?通過情境教學練習繪畫,使學生能夠在語境中理解look at the……語用功能,以朗讀對話的形式進行角色表演,并且探究一些新的句型。Now let's look and listen,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We can see a bear.Now listen again,who is tall?Who is short and fat?
總結:借助教學情境的引導,使學生熱愛英語學習,喜歡在英語課堂上與教師做朋友,在動物園章節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小動物,適當地增加小組活動,調動全班學生共同學習新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意的是需要搞清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理解單詞fat,thin,tall,short,look at the……It is……等單詞和句型的含義,角色扮演游戲不能喧賓奪主,教育活動和教育情境的營造應圍繞教育重點目的展開。
問題是最容易引發學生思維的教學指導方式,而有效的問題則是促使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關鍵,教師在備課時要注重質量,預設優質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在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英語教學的進程,教師可以運用計劃提問法,明確指出課堂中的重點和難點。與此同時,提問方式要緊扣教材,以《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為提問基礎,由淺入深,步調一致,啟發式提問。學生與教師在有效提問環節中可以實現對某一問題的互動,教師預想學生的反饋信息可以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給予合理深度的提問。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章節時,教師選取最符合學生生活習慣的教育場景,寒假之后回到校園時,教師與學生打招呼的學習場景,首先請兩名小朋友上臺表演,寒假回來之后學生與教師之間打招呼、同學與同學之間打招呼的場景,而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Well,come back to school.Who is he? Boys and girls,what can you see?教師還可以以繪畫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句型和單詞的替換練習:Boys and girls,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Welcome.Can you act it out?最終,教師請同學們想想,如果班級內轉了一名新同學,那么應該怎樣與新同學快速交朋友?They are my old friends,you are my new friend.Where are you come from?
總結:提問教學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有層次地提問使學生的注意力緊緊跟隨教師的提問線索,避免上課溜號、走神的現象。在課堂上,學生既可以和教師展開互動,回答教師的問題,也可以和同學同桌學習小組的其他成員共同互動,彼此詢問問題。有效的提問需要有效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得出最終的答案,從而能夠學會相應的知識點,并且能夠熟練掌握英語會話。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提倡“滿堂灌”式的英語教學方法,教師以暢讀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多次朗讀或背誦,學生雖能記寫和讀字,卻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而且這種記憶往往是短時記憶,特別容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模糊。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引入,有利于優化英語教學結構,并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英語課堂注入新的活力,營造一個更適合小學生學習的英語環境。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要圍繞小學英語教材中的重點語法、重點詞匯、重點句型,努力使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環境與英語相適應。借助多媒體課件,小學生不再死記硬背英語知識,學習效率明顯提高,教師提倡“以人為本”的創設,更符合小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的英語高效課堂。運用音樂或視頻等多媒體課件,引起小學生們熱烈討論,或引導學生跟隨英語音樂輕聲哼唱,在欣賞的范圍內學習英語,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學小學英語 What would you like?章節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為學生精心展示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時,如何交際和招待朋友的場景,PPT課件中展示了一段小視頻,小主人在給同學準備零食和飲料的時候,這樣問自己的朋友: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What would you like?然后指導學生利用就餐時的基本語言進行語言交際學習簡單地談論自己的飲食習慣,并能對就餐時的基本語言進行交際。多媒體課件的引導要注意循序漸進,利用導入環節,逐漸深入教育進程,導入環節可以使用簡單的用語: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而后逐漸深入交流進程:What can I do for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elp you?最終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現用餐時的交際用語,實現Group actions 的多元化交流效果。
總結: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最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教學聯想,而且能夠與情境教學法相結合,是最符合生本主義教學理念的教學手段之一,也是現代信息化技術為小學英語教學所提供的便捷路徑。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小學生在實際的學習情境中掌握食物的名稱、就餐時的語言交際的基本表達方式、點菜方式、價格等。
小學生特別注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所以,教師若能為學生提供欣賞教育的教學情境,那么就能在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的同時,反映出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常規的教學評價有失偏頗,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衡量標準。新課標指導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應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記錄學生的進步表現,以此激勵和贊揚學生以積極評價的方式激發學習潛能,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更愿意與教師交流。正面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當學生樂于學習,喜歡英語學科時,就會受到很大的激勵,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率成倍提高,在學習中更具主動性。運用主動評價,創設生本化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英語,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學小學英語 We love animals 章節時,教師要考慮到,由于動物的英語說法,記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教育教學時,應該以肢體語言和簡單指示語,幫助小學生理解本堂課的內容。教師可以模仿動物的叫聲或者形體語言、生活習性等,啟發小學生掌握動物的基本說法,并培養其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情感體驗。Dog,monkey,duck panda,rabbit,這些小動物都是小朋友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小動物教師,可以用聽一聽,而后模仿小動物的方式,以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學習本堂課,并在每一次小朋友們猜對了是哪一種動物的時候給予適當的鼓勵。在學習 we love animals 環節時,重點掌握的難度詞是 rabbit panda monkey 老師,同時也要用一種贊美的方式來表達對學生的贊揚,并教給學生一些表達贊美的詞。Super! Cool!Great!
總結:賞識教育是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一種教育方式,是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鼓勵學生,并且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學習重點和難點,單詞時尤其需要真誠地夸贊和表揚,從而能夠引導學生和教師共同進步,共同互動。良好的贊美方式應該基于真誠,教師真心夸獎學生,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善意,并且能夠與教師達成英語課堂上的學習默契。
結論:總之,創設以生為本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是卻應該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格外注重點滴付出,教師應該為生本主義課堂不斷探索和反思,創新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策略。只要能夠堅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達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前進,為小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