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瓊
(廣西南寧市橫縣百合鎮第一初級中學,廣西 南寧 530302)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根據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分為一組,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分為一組,這樣的做法嚴重缺乏科學合理性,使學生自己學自己的,小組之間幾乎零交流,沒形成有真正的討論學習模式,發揮小組合作優勢,導致學生的初中數學成績兩異化現象。因小組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體系,導致成績好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下滑更明顯,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失去了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也嚴重影響初中數學課題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課堂質量,但正是因為這種極大的優勢,許多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傳授中頻繁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試圖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有助于提高數學成績。根據研究表明在每一節初中數學課堂都使用小組合作學習,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這種授課方式浪費了授課時間也導致后續學生對于數學的積極性下降,打消了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以學生自身學習數學的角度出發,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積極性、創新等能力。但是初中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其課程具備邏輯推理性、語言嚴謹性。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很多時候學生因與組內其他學生觀點不合導致偏離了課題內容無法得出課題答案,起到反作用效果,降低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效率,加上教師沒有進行及時的指導,導致學生無法按計劃學習對應內容,最終使學生成績下降,減弱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等后果。例如在平行線的判定中,本課主要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平行線的三個判定方法,并加以運用、轉化問題,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嚴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課,但如果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能會對平行線的判定條件因理解不足導致多種問題出現,并在組內進行激烈的討論,形成教學時間浪費,學生自信心下降,學習興趣減弱等問題,也對于課程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想有效的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那我們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小組,這樣才能夠確保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以免隨意劃分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首先,我們在進行小組劃分的過程中需要確保科學性合理性,比如,每個小組以4-6 人為佳,這樣才能夠確保合作探討順利流暢,另外,我們還需要對當前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有一個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分組。最后,在分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遵循組內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必須確保每個小組中的成員是優質生和中等生以及后進生的組合,這樣才能夠確保每個小組中的成員都能夠互相合作交流,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力求將合作學習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實施,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在原基礎上都能夠有所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應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恰當的課題進行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的友情發展也得到了延伸。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不應過多使用,一旦使用過多,會降低學生對于討論的積極性、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到厭煩,同時也會對授課時間和教學資源產生不同程度的浪費。因此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在使用和開創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時候,必須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和適合的課題進行教學,不能完全按照學生或者自身單一的思想模式去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應多聽聽學生的建議尋找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弊端和優勢,形成有效的策略。在大多數簡單的課題下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解答的數學問題,則不需要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只有在難度較大學生難以理解或者比較有邏輯開放性和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數學問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在數學教學中,為了確保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順利實施,教師還要將自身的引導作用和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真正參與進合作學習活動之中,以此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有理數》時,由于這節課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學生學習之后難免會將其中的某些概念搞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總結和鞏固這一章節所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在腦海中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在小組合作中我們需要幫助學生進行組內的明確分工,可以要求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來進行總結和整理,而寫作能力強的學生進行書寫,美術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繪制,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負責表達,這樣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的輪換,這樣才能夠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確保分工的合理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對于初中數學課題與小組合作學習產生的矛盾,教師應正確指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向,深入小組合作討論中,積極為學生解決難點疑點,消除學生的負面心理,并以鼓勵機制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意義,實質性解決課題難點,合理性發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從而提高授課質量和教學效率。
對于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比較單純,非常需要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教師喜歡學習好的學生,這是全國各地的普遍現象,但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有所偏袒,特別是如今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之后,教師在聽完學生們的討論后不應該只強調某一個學生的優點,將獎勵與榮譽都集中評價到某一個學生身上,應該對每一個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貢獻都進行評價,最后再對小組做一個整體的評價。在中學階段,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十分看重,教師對學生的一句贊賞,可能就是學生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很多時候學生都渴望被贊美。若在一個小組中,教師僅僅贊美一個學生,而不關心其他小組成員,那么這對于整個小組的協調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其他的組員可能會產生自己不如被夸的學生的感覺。總之,教師要做到公平公正,要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內心。例如,在夸一個小組優秀的時候應該把小組每位學生的優缺點都說出來,對每個人都做出一個評價。如此,才能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愿意為這個小組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然,在進行小組學習合作討論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數學題目或者是其他的收獲,然后由學生來進行搶答,最后評選出在課堂上表現最好,得分最多的一組。在評選中,我們不僅要評選出最優小組,也要評選出最優個人。對于評選出的最優小組和最優個人,我們應當給予適當的獎勵,比如獎勵一些小紅花。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還可以使他們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教師應加以改正,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學合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案,重視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為實現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價值,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作用,參與到探究探索策略中,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目標,把小組合作學習實際落實到課堂,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