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萍
(甘肅省和政縣西關小學,甘肅 和政 731200)
從目前來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造成學生無法進行深入的語文學習,難以具備深厚的語文素養。主要表現在:教師習慣于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傾向于讓學生直接勾畫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背誦相關的知識點,而不能夠讓學生發揮思維的主動性,對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細致的探究與思考,造成學生的思維能力嚴重不足。因此,教師要積極拓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新形式,創新小學語文教學的理念,才能夠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下面筆者就具體談一談如何展開小學語文課堂的多樣化教學。
情景教學能夠將文字內容轉化為具體的畫面,讓學生具體的感受文本的特點,對語文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而從目前來看,情景教學主要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圖片和視頻、融入生活場景進行進行體驗以及展開情景表演等方式來實施。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語文文本的具體特點,靈活選擇這些方法展開情景教學,增強學生理解的生動性。
例如,在學習《草原》時,教師可以從多個層面進行情境的營造,促進學生的理解。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情景教學。比如,可以播放草原風景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進行欣賞,并讓學生對課文中有關草原風景描寫的片段展開輔助閱讀,與多媒體內容形成對比,山洞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其次,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場景對學生展開情景教學。比如,當學生閱讀完全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周圍的哪些環境和課文中描寫的草原風景十分相似呢?”對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公園郊區這些地方展開踏青活動,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地方的藍天白云,青草紅花等自然事物的欣賞體會到課文中草原風景的優美。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情景表演,對課文內容獲得生動理解。比如,可以讓一名學生扮演作者老舍,其他學生扮演草原人名,對課文中草原人民賽馬以及在蒙古包中飲食的場景進行表演,幫助學生生動體會草原生活的美好。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能夠借助形式多樣的情景,對課文內容獲得生動具體的理解,從而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文本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學生通過語文文本的閱讀,能夠了解到各個學科的知識。而與此同時,由于學生缺乏廣泛進行課外閱讀的意識,對于很多語文文本不能夠產生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比重,讓學生借助豐富的課外書籍,對課文內容展開深入探究,讓學生不斷拓展知識修養。
例如,在閱讀《月球之謎》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課外書籍對課文內容展開多方面的探究。當學生說讀完課文后,能夠對人類探索月球的歷程進行大體的了解。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大家具體了解哪些宇航員探索月球的故事呢?”在學生好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廣泛閱讀科普書籍,了解相關的科學故事。學生能夠了解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經歷,對人類探索月球的過程進行更為細致的認識。又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月亮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具有哪些內涵呢?”在學生疑惑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傳統點擊展開閱讀,學生能夠從這些典籍中了解到豐富的與月亮有關的詩句,借助這些詩句詩句體會到傳統文化中月亮所具有的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文化內涵。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閱讀相關書籍,探究文本中的相關問題。比如,學生能夠發現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因而可以對科普文這一專題展開廣泛閱讀,了解科普文的具體寫作方法。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能夠讓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汲取豐富的語文知識,增強語文閱讀的全面性與深刻性。
從目前來看,很多學生學習語文學科主要是為了應對考試要,而在課后缺乏持續性的進行語文學習的意識,難以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同時無法對語文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進行廣泛的聯系,通過多種途徑展開靈活的知識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多種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將相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廣泛應用,對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進行培養。比如,教師可以與班長進行溝通,在班級中展開歷史故事演講活動。對此,一些學生可以在演講的過程中,將本課中藺相如與廉頗之間的故事作為素材進行演講,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又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本課知識來調節其他學生之間的矛盾。比如,當某些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展開交流,讓學生思考“我們如何運用本課知識來化解這兩位同學之間的矛盾呢?”對此,該名學生能夠發現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正是體現了兩個朋友之間由發生矛盾到化解矛盾,然后感情進一步鞏固的過程。該學生可以向其他兩位學生深入講解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幫助產生矛盾的兩名學生分析藺相如與廉頗的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從而有效化解兩名學生的矛盾。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語文學習對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在廣泛的實踐中積極運用語文知識,不斷激發語文學習的動力。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需要不斷調整思路,改進方法,才能夠消除學生學習的厭倦感,讓學生自主的從深入的層面提升語文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的情景性,幫助學生生動理解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的探究性,引導學生廣泛汲取語文知識;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