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廣利 馮榮珍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2016 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2019 年2 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 19 條提出“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同年8月《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20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提出“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同年5 月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上述文件相關內容顯示,國家對課程思政建設要求越來越明確,改革力度越來越加大,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潮流勢不可擋。專業課課程思政取得成績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育相分離,專業課如何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等,仍是每位專業課教育者深思的課題。
課程思政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是借助特定課程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課程思政不是新增課程或新增活動,而是一種課程觀,是通過優化教學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春風化雨般融于各類課程的各環節、各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課程思政是思政課程的拓展和延伸,其目的是讓全體非思政課教師也勇挑思政擔,上出思政味,讓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高職院校育人工作必須堅守立德樹人重要使命,承擔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責任。高職院校各專業推進實施課程思政,把教書育人落到實處,有利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有利于執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基本要求,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高職院校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教育偏重于培養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往往更加注重專業教育,忽視思政教育。有些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教學資源、教學條件及師資團隊等內涵建設方面,存在思政課與專業課各行其是、互相分離的問題。有些高職院校對課程思政認知偏淺,思政教育形式較落后,思政課和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合力不足,未能創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生態,有礙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有效開展。
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融合度直接決定課程教學育人的影響力,兩者融合度越高,課程育人效果就越好。但目前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挖掘還不到位,還未做到依據課程類型和特點,精準地提取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專業課教師只是將一些和課程內容不太相關的思政元素生硬納入教學中,這既打破了完整連貫的課程體系,又不便于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思政教育目標難以實現。
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思想認識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思政水平待提高。首先認識不到位。有些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本身蘊含的思政元素認識不充分,對課程在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把握不準;有些專業課教師把思政教育當成意識形態的政治說教、國家政策的跟風宣傳,認為開展思政教育費時又無價值;還有些專業課教師認為思政教育無關己事,教書育人分離。其次實踐運用不到位。有些專業課教師不能將所挖掘的思政元素巧妙無形地融于實際教學,刻意而為的痕跡明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不由自主就專注到專業知識傳授和專業技能訓練上,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不能貫穿始終。
課程思政的實施需要采用含蓄、委婉、隱蔽的方式逐漸將所授課程的思政元素春風化雨般地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在不經意間受到觸動、震撼、感化,從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而實際教學中很多專業課教師為了課程思政而課程思政,思政元素內容生硬,傳授方式單調粗暴,以致學生對思政教育不買賬,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高職院校領導層面要高度重視,立足學校實際,加強頂層設計,為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提供保障。首先,學校層面形成課程思政體制,制訂整體推進制度,確立目標要求和考核評價標準,在制度上對課程思政的實施給予保障、鼓勵和支持。其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搭建大思政宣傳教育框架,系統設計三全育人體系,實現三全育人戰略目標。第三,在全校營造課程思政良好氛圍,利用各種方式開展師德模范、課程思政示范課、典型育人案例的宣傳活動,或舉辦課程思政主題大會,聘請思政教育專家舉辦講座,讓課程思政深入人心,營造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教學氛圍。
高職院校各專業課程盡管承載內容不同,但都具備思政教育功能。要充分發揮各課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就要深挖各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一方面,各專業可結合本專業特點對各門課程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深度剖析各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課程思政建設重點和目標要求,甄選融入課程教學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各專業課程之間思政教育內容的銜接、融合與貫通,實現各專業課程思政內容的交叉滲透和協同共振,著力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提升各專業課教師思政水平是做好思政教育的關鍵。首先,提升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意識。通過加強對專業課教師的思政理論教育,引導其提升自身政治理論修養,有意識地規范自身言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其次,提升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一是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訓,讓專業課教師熟悉并掌握思政教育內容與話語體系。二是提升專業課教師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及與專業知識的對接和融入能力,無論是教學設計、案例引入,還是選擇教學手段,都能潤物細無聲地將思政內容傳遞給學生。三是增強教師思政教育貫穿始終的執行力,避免前頭思政后頭無的情況。第三,提升專業課教師網絡媒體運用能力。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教育技術、思想和理念都在變革。專業課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自覺、主動學習新技術,將網絡媒體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新穎度。
專業課教師要拓寬課程思政渠道,多條路開展課程思政。首先,利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專業課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通過講解故事、敘述歷史、介紹人物展現工匠精神,激發拼搏意識;通過論辯開拓學生思路,啟迪學生思維。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教師要將知與行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實習實訓等第二課堂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接受思想教育。第三,運用網絡渠道。網絡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渠道的優勢,為課程思政增添活力。比如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給學生發送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資料,以豐富課堂內容,效果也會比教師單純講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