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熱木·阿布地熱木
(新疆庫車市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其本質是以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為基本載體,以普及和提高學生足球知識與技能水平為基礎,以增強學生體質、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為目標,引導學生參與足球運動,進而達到實現育人功能的目的。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足球運動的訓練效果相對一般,難以展現出較高水平的運動素養,探究此類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目前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手段的運用,所以想要提高小學足球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就要對現有的小學足球教學展開創新,通過新的教學思維和方法來強化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結合現有的體育資源來創新足球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為國家足球事業的發展輸送更多優秀的后備人才。基于此,對當前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課的實施情況進行研究,有利于促進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新的課程目標的發展,小學體育是素質教育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項組成內容,怎樣在小學階段開展高效科學的體育教學,是眾多體育工作者所關心和關注的問題。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理念地不斷深化,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測評工作逐步發展,學生個體身體素質不足逐漸顯現,想要解決這些情況,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小學足球的引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小學體育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作為最近一些年受關注程度較高的教學項目,小學足球怎樣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促進作用,讓學生在開展足球運動的過程中強化小學體育的整體教學氛圍,是今后小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工作。
足球本身是一項具有較高技能要求和協作性要求的體育運動項目,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講解還是動作示范,難度較大,教師需要采用創新的方法,結合先進的資源和技術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在小學足球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有效地應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就變得極其重要,這是實現小學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方法。在小學階段進行足球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游戲教學方法的引入,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想要讓其更好地掌握足球運動的技巧,就要結合其身心發展特點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提高其參與足球項目學習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比賽,分別組成男生足球隊和女生足球隊,在進行足球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強化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可以在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一些學生比較喜歡并且在平時的娛樂過程中經常參與的項目來提高足球項目的趣味性,讓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再有,教師要重視在教學活動中有效的應用教學資源,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來實現教學的輔助功能,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受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影響逐漸作用于各個學科,在足球項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預先搜集一些體育比賽的視頻,帶領學生觀看激動人心的足球比賽,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下掌握更多的足球知識,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吸收并了解足球知識,并積極地參與足球訓練。
在足球教學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教學理念的更新,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的重要方法,在過去的教學活動中,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以及教師甚至是學生本身對于體育課程的開展都不夠重視,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更加關注和考試相關會影響學生升學成績的教學科目,而學生則會將體育課程當成是簡單的游戲課程,甚至會在課堂上出現亂跑亂鬧的情況,所以對于足球訓練的重視程度都相對較低,會影響教學效果。在新的教學理念影響下,要重視教學思路的更新,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從意識上認識到足球運動對體育學習,甚至是個體素養提升的重要性,能重視足球訓練,并積極參與到其中,從而產生積極的探究和學習欲望;其次要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學生的認知思想,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足球訓練,以此來構建良好的心態,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能夠掌握更多的足球運動技巧,同時積累豐富的經驗,為后續運動項目的強化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再有要重視對體育教師的教育,學校方面要引入一些具有創新思維的教師引導新老教師的互相學習和配合,以創新型教師的加入豐富并提升教師團隊的創新意識,實現兩者之間的教學融合,能夠確保在分析學生個體特點和學習狀況的前提下,開展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活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技能培養,要在體育課堂上向學生講解足球運動技能,包括防守和進攻的特點,以及前鋒和后衛的任務,要讓學生在了解足球技巧的前提下進行相關訓練,這樣才能收獲較好的教學效果。再有教師要充分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只有充足的訓練才能夠讓其快速地掌握運動技巧,以此來積累運動經驗,總結出有效的進攻和防守方式。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耐力和反應力的培養,進而實現對整場比賽的把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賽后進行反思和總結,有效的教學反思和訓練反思,能夠讓師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提升,不斷進步[1]。
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足球的戰術訓練,強化學生的比賽意識,只有多加練習和比拼,才能鍛煉學生的運動耐力和現場反應能力。小學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比賽戰術,根據適當的戰術引導進行訓練,之后組織學生展開比賽,在強化其競爭意識的同時提高其集體榮譽感。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在學校組織班級對抗賽、年級比賽等足球賽事,在營造良好實戰氛圍的前提下,讓學生實現運動狀態的提升。
足球教學的效果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教學方法、學生個體素質、肺活量、身體協調能力等,所以想要提高足球訓練的質量,需要結合科學的教學和訓練方法來進行,要結合學生的個體特點制定科學的教學和訓練計劃。根據教學目標,引入適合學生個體發展的教學方式開展足球訓練,在小學階段進行足球訓練要重視以下幾個部分:首先要盡可能早地開展足球教學,低年段學生因為年齡小,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訓練效果較好。同時體育項目的訓練也需要循序漸進,不斷進行,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負荷逐步增加訓練時間,例如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20 分鐘的體育訓練,逐漸增加到40 分鐘,以此來保證學生的耐力和體力能夠完成一場足球比賽;其次,學生因為年齡小,身體發育情況還不夠成熟,難以接受高強度的訓練,所以教師要掌握科學的訓練時機,重視動作技術的科學性訓練,強化教學效果;再有,教師要重視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能夠理解教師所講解的足球術語的含義,通過趣味性的語言來加強彼此的溝通,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2]。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足球項目,并展開創新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足球練習水平,還能夠強化其身體素質和個人素養,讓其在進行足球訓練的同時,提高體育精神,為今后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