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鵬
(甘肅省和政縣第一中學,甘肅 臨夏回族自治州 731200)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兩個方面,為使雙方能夠有效融合,班主任需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促使家長理解并支持學校工作,凝成教育的一致推動力,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問題,進而讓學生更加快樂地成長。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劇烈變化的時期,這些變化不只表現在身高、外形,更在于他們看待問題方式。此時學生對世界產生更深層次的好奇心,會思考更多的問題,當然也容易陷入誤區當中。相比小學生,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增強,看待問題更加理性,但也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從而影響學習效率,如果能在這一階段關注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將學生的變化引向好的方面,將會使這些好奇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一步步向預先設好的目標前進。作為班主任,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的階段特點,分析學生心理,采用學生能夠并且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才能夠讓學生敞開心扉,積極與家長和教師分享自己的想法,使教育教學工作能夠更有效地開展。
開展家校溝通工作需要掌握時機與方法,雙方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而共同努力,更應及時進行交流與反思,為學生提供成長道路上的指引,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構建相應的教學思路,使教育更具科學性。結合以往的教學經歷來看,家校溝通工作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與家長的溝通較為欠缺。學校是學生除家庭外最為熟悉的場所,他們在這里生活、學習,特別是許多學生選擇寄宿制,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較少;因此,家長了解孩子消息的唯一途徑是通過班主任。而受現實條件限制,一些班主任并未及時建立家校溝通的渠道,導致家長的心情過于急切,也無法配合教師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第二,家校溝通的技巧較為欠缺,定期舉辦家長會是許多班主任的選擇,但開會時間有限,班主任難以和每位家長做深度交流,未能實現有效溝通,僅對孩子的考試成績做總結,使家長不能了解到學生更全面的動態活動,交流工作也缺乏效率。第三,家校溝通的渠道過少。建立的班級群可以發布重要通知,一些家長在其中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班主任無法及時解答全部問題,這樣既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也容易引起家長的不滿。以上提到的家校溝通不足之處影響了雙方的配合工作,需要班主任進一步反思溝通策略,改進溝通方法,利用家長會做有效的信息交換,從而改進班級管理機制,提高教學質量。
家校溝通是整個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家校溝通的效率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關系著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班主任做好家校溝通有諸多意義,其一能夠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讓家長及時了解到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避免家長過多擔心。另外也可以引導家長感受到班級管理的不易,使家長更加配合學校工作,便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其三,雙方的交流使得學生形象更為立體,班主任了解到學生在家生活的狀態,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等找到合適的溝通方式;家長也能明確孩子的在校表現,據此做相應家庭教育的補充。家校的協同合作能讓雙方看到學生不同的一面,使學生的問題被及時發現、及時解決,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愛,在積極的氛圍內成長。
作為班主任,需要首先意識到家校聯合的重要性,帶動家長積極溝通,并且學習溝通技巧,提高交流的效率,采用家長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導家長為班級管理和建設提出意見。
溝通需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與家長交流時注意自己的語氣,用平和的語氣、平等的心態開展討論。例如班級中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有些學生成績好,自然也會有人成績稍差,教師應該平等地看待這些學生,不因學生的差距而產生歧視,更不能將這種歧視帶入到和家長的談話中。教師需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為提高溝通效率可以先和家長談談學生進步的方面,在家長對談話產生充分的興趣后,再展開分析學生的在校表現,結合家長的描述分析學生的學習、性格特點,最后雙方可以共同探討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讓家長充分參與到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另外,針對不同學生家長,班主任也要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例如成績較差學生的家長更關心學生成績,對學生的考高中情況感到擔憂,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想法的前提下,著重與家長探討激勵孩子學習的方式以及今后可能的出路等,消除家長顧慮,引導其緊跟班級教學思路,在家中及時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檢查。對于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提醒家長多與孩子溝通,帶孩子多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引導家長尊重孩子的隱私,不只關注學習成績,還應考慮到心理健康問題。總之,班主任需要在端正交流態度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家長采用不同方向的溝通方式,使交流更加有意義。
科技的飛速發展為教學提供便利,也為家校溝通提供了更多渠道。傳統的家長會已經不能滿足家長渴求了解學生現狀的需要,這就要求班主任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運用溝通工具建立家校聯系,滿足家長訴求。
例如,教師可以建立兩個微信群,一個用來發布重要通知,讓家長及時了解到學校的計劃、活動;另一個則用來實現家長之間、家校之間的溝通,大家可以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詢問在和孩子溝通時出現的問題,探討能減輕學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的方法。班主任受工作影響,難以隨時為家長解決問題,因此可以定期發一些班級內的監控視頻,讓家長更直觀地看到學生的在校表現。同時也需要規定時間,定期為家長解疑,將考試成績、活動結果發布在班級群中,和家長一同探討學生的進步情況,讓家長不再因孩子成績退步感到羞恥,而是有問題及時解決,幫助學生找到退步原因,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如果開展線下會議不方便,教師可以選擇下班時間,利用“騰訊會議”等軟件開展線上會議,主要是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鼓勵家長為班級建設提出意見,和家長討論可以開展的活動形式,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校園生活。微信、QQ 等平臺為多方交流提供了幫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軟件的便利,將其應用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和家長一同設計公眾號,將班級文化在其中展示,增強班級內、家校間的凝聚力。
學生健康成長是家校共同努力的結果,而家長是學生最信任的人,是對學生了解最深刻、最能提供幫助的人。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家長提出的意見,認真思考家長的建議,不以班級領導者的身份自居,端正態度力求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
家校溝通中,班主任不應是完全輸出的一方,還應該認識到家長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對于家長設身處地為學生提出的要求,需要深入思考。例如,教師可以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班級管理的總結,記錄開展班會的過程,讓家長在充分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下,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反思自己,改正錯誤,改進教學方法。在面對人數眾多的班級,班主任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而其中忽視掉的問題也可由家長提出,這樣一來,學生畏懼老師的情況能夠改善,師生關系得以更進一步,也為班級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和家長溝通,讓學生把自己發現的但又不好意思說的問題反饋給家長,再由家長總結整理匯成“工作監督小結”,在保護學生的同時也維護了班主任的工作威嚴。合理聽取家長建議也包括從家長口中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掌握孩子的愛好、脾氣、秉性,與家長相互配合,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讓學生對班主任有更多的親近,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助力。
結合現在的教育情況來看,一些家長平時工作忙,忽視了對學生的關心,導致學生在初中階段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另外也有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老師的工作,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為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需要定期開展家校活動,主要目的不是找成績退步的學生家長談話,而是就學生的在校表現引起家長的重視,必要時通過一些小活動增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也能夠對家長敞開心扉,令家長愿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例如班級內有位學生十分叛逆,認為家長眼中只有錢,并不關心她;在與該家長的溝通中能了解到,努力工作是為了有更好的條件,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沒想到缺少陪伴讓兩人之間不再親近,也不再愿意聽她的任何教導。對此,在后續的班級親子活動中,班主任提醒家長帶來十幾年前自己的照片,讓家長和學生面對面坐在課桌前,在溫柔平和的音樂下,孩子們仔細看父母的臉,看看與多年前相比父母是否多了很多皺紋,這些歲月的痕跡都是在為家庭奔波的過程中悄悄爬上的,最直接的對比能夠沖擊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對家長有更多的理解。而學生與家長的問題解決了,家長也能更好地配合學校實施工作。
綜上所述,家校的有效溝通不僅可以讓家長有更多關心孩子的渠道,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以改進教學方法,更能夠增進雙方的理解,使教學活動更有效率。在科學合理的引導下,學生在多重關愛中成長,身心得以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