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策
(遼寧省廣播電視集團(遼寧廣播電視臺),遼寧 沈陽 110000)
學生時代是進行接收和學習能力的巔峰時期,在這一階段中,人們的學習能力極強并且學習效率也相對高于成年時期的人們。在計算的教學過程中,創新精神的引導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生進行計算機軟件的學習過程中,若學生只是進行單純的學習,并沒有進行創新的話,那么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就是死的,以此學生只是進行對于軟件使用方法的學習,而計算機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熟練掌握軟件運用的基礎上,能夠創造出自己的作品。根據實踐表明,創新源自于實踐[1]。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的前提下,是要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由此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地進行探究和完善,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進而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即使教學模式在不斷地整改,但是仍有部分教師采用的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是將理論和實踐通過電腦控制同時進行的,并且因為教學的內容部件復雜且多樣化,因此教師更多的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宣講。其中實際操作的部分,教師只是進行演示,并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實際操作,這樣不僅不能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還會造成學生創新精神的限制。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因此教師是課堂上的主導者,教師不斷地向學生頒發各項教學任務,讓學生盡快地完成。并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教師通常只給學生1-2 秒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進行回答,若學生回答不上來就換一名學生進行回答,甚至教師自己迫不及待地給出答案。而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僅不能及時有效的檢驗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會造成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消極的心理,甚至嚴重者會產生對于計算機學習的抵觸心理。由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教學方式,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的需求進行展開教學[2]。通過教師將學生作為主導者,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對于知識的時間和探究,進而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深入學習,由此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將創造精神充分的融入到學生的實踐操作的過程中。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由此可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入的交流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習成績的提升。只有要通過學生之間不斷地進行對于知識的探究和交流,才能夠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進而才能夠有足夠的動力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進而才能夠等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計算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就需要教師采用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在不斷地探究和交流之中進行學習,并能夠因為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和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Flash 動畫制作》這一門課程時,及時可以通過網絡給學生發布相關的教學視頻,以及布置大作業的任務。并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的學習并制作相關的教學任務并進行上傳。其中每一名小組成員都能夠清楚地找到適合自身的任務并能夠進行學習和完成。通過小組對于大作業的探究和完成,能夠充分地讓學生之間進行深入的溝通,進而能夠通過不同想法的碰撞,激發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創造性。在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動畫效果預覽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將組員的想法相融合,進而創造出一份完善的作業。教師通過學生上傳的作業觀看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而在課堂上能夠針對學生的不足和欠缺的地方進行教學。并且在學生進行修改之后,讓小組進行作品的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通過其他作品的觀看和學習,同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的發展。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進而可以促進學生進行對計算機的深入學習[3]。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的知識進行對于課本上的教學,部分學生能夠迅速地掌握課本上簡單的知識,進而能夠熟練的進行對于軟件的運用。教師通常針對這樣的情況,只是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或者進行對于軟件的操作,而這樣學生只能在課本知識固有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由此會限制學生創造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的發展。由此,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和學習的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學習。
例如:在進行《Photoshop》的講解過程中,當學生能夠熟練的應用其中的各項小工具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張模板,并分發給學生相關的素材文件夾,然后讓學生進行對于,模板的復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對模板的創新,進而學生不僅能夠促使實際動手的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精神的發展[4]。在學生進行創作完成后,可以進行全班性的比拼,進而能夠充分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Fireworks》的講解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photoshop 和fireworks 這兩個軟件之間的差異性以及在制作過程中的影響和形成的效果,并給出一個模板,讓學生分別用兩個軟件進行對于模板的繪畫,這樣能夠清楚的讓學生掌握兩者之間的差別,進而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軟件的運用和選擇。在學生進行動畫制作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擬定一個題目,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揮自己想象和創造能力,進行對于題目的具體化。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軟件的運用能力,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軟件的深入學習,進而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并且通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此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
傳統的考試方式知識讓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解答,進而學生對于期末的考試重視程度不夠,因此造成學生在期末臨近之前進行復習,在上課期間并不會認真的聽講,進而導致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創造精神得不到良好的發展。考試的主旨是為了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于知識的運用和掌握的能力,但是考試的模式卻讓學生開始尋找捷徑,因此教師針對這樣的學習情況,要針對考試做出相應的創新和改革。
例如:在進行《圖形圖像》的課程講述過后,教師可以在考試的過程中,讓學生隨機抽取一個主題,并根據主題進行圖像的創作,在進行制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所學過的知識,并添加自己的創意和想法。在上交的作品中,不能出現課堂上教師講過的例子,也不能出現做過的作業,要運用目前的想法進行對于圖像的制作。這樣可以確保學生能夠認真地進行對于圖畫的創作,進而教師能夠充分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于知識的運用和熟練的程度。此外,通過開始的嚴標準,能夠促進學生在日常上課的時候進行認真的聽講和學習,進而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在課余的時候,能夠針對學習的計算機知識進行復習和深入的探究,并能夠讓學生不斷地進行對于軟件的操作,進而能夠促進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為了能夠在考試的過程中,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學生還會通過不同的作品進行觀看,以此能夠促進自身創造精神的發展。通過對于考試方式的改革,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進而既可以鍛煉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創造精神的發展[5]。
綜上所述,計算機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便利之處,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創造精神的發展。因此,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這樣不僅能夠抓住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專業計算機軟件的學習。通過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對于考試的改革,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全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