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香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第二小學,河北 廊坊 065800)
在以往各種版本冊教材中,有計劃、有目的、有次序地安排了口語交際訓練內容,不少話題的確立,應該說是緊扣學生實際,緊跟時代步伐,緊貼學生生活的。但有不少話題是需要教師去發掘、去把握。如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口語交際“討論”。沒有很多確定的內容,需教師根據實際確立討論內容,發掘材料,組織口語交際。但由于材料不足在教學中往往是走馬觀花,不能落實這一訓練要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要開發校本課程,充分運用校內外資料,補充已有課程不足。
口語交際教學,落實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活動課程不失為是進行口語交際課教學的有效載體,但在開展的各種語文活動中,由于種種原因,在落實口語交際能力方面明顯不足。如演講比賽只是少數學生在演講,大多數學生只能聽,關鍵是選手不是逐層演講,層層推選出來的,而是教師“欽定”,扼殺了不少學生的個性和積極性。在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中,也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大好時機,但往往是少數學生頻頻作答,場面十分熱鬧,但更多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其中。
口語交際教學不是孤立的,往往與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語文活動課甚至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緊密相連,尤其是單元教學中,教材安排上,往往是聽、說、讀、寫一體,互相溝通,互相促進,但由于課程資源不足,教學過程老一套,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評價的作用,往往大打折扣的首先是口語交際教學。如:四年級上:“說家鄉”需要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了解家鄉,然而才能言之有物,可“實踐活動”這一環節往往很難落實。又如:五年級上第五單元“小院士”科普講座要求學生了解科普知識,到圖書室、網上去收集資料,整理信息后,落實本單元口語交際目標,但不少學生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條件限制,無法獲取資源,這是課程資源問題。只有加強校園網絡建設,普及信息技術知識,落實實踐活動課,開發校本課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口語交際教學環節虛設的問題。
口語交際教學常見的弊端是教學過程中,學生各行其是,教師往往重視指導過程,卻忽視學生的參與過程,喜歡表現的學生侃侃而談、而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卻總是充當聽眾的角色,缺少口語鍛煉的機會,以致教學中學生參與機會不均衡。使教學過程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口語交際教學中往往忽視情感態度目標的培養,使教學過程變成能“聽說”過程,對學生自信心、誠懇態度、尊重對方、談吐文雅等方面重視不夠。此外,重視口頭表達,忽視態勢語的培養和作用也是常見弊端。在現實生活中,單純口語信息表達思想、情感、信息等方面往往是有限的,這就需要借助態勢語加以補充強調。因此,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儀態、站姿、坐姿、手勢、眼神等態勢語的內涵和要求有必要予以落實。使口語交際過程整體性、有效性、發展性。
語文教學評價作用無論在“應試教育”過去,還是課改的今天,其導向作用、杠桿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谡Z交際教學評價毫不例外地對口語交際教學起著導向作用。但口語教學中,這一導向作用和杠桿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首先,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課堂評點缺少“實際真實”。對于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生的表現缺乏恰當中肯的現場評價,評價語言往往是隨心所欲,或永不變更的口頭禪,這種評價沒有真實性,并不出自教師內心,無論從情感態度方面,還是實施口語交際激勵策略方面都是無益的。究其原因,有教師素質的問題,更多的是教者對口語交際的目標、要求、教材內容等領悟不深、備課不充分所致。其次,口語交際評價在整個語文評價中的比例不夠,無論是中考中,還是期末調考中,或多或少安排有聯系生活實際的口語交際的內容,用書面形式表達“口頭語言”。但這種評價,不說其量不足,對口語交際的情感態度考查、態勢語運用的考核都無法體現出來。因而,口語交際的評價是一個很值得深入研究,認真探討的課題。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較小,思維方式較為奇特,因此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看待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教學計劃和學習方案,就會使得口語教學缺乏實用性和針對性。相反,教師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擺清自己的定位,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從而幫助學生勇于表達自己。一般來說,小學生的自控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避免出現厭學心理,教師要改變以往理論教學的思維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制定相應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持較高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積極完成各項口語交際的學習任務
一方面,一般情況下的教學目標評價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形式過于單一,導致教學目標評價缺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小學班級人數較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充分的照顧到每一個人,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的較為緩慢。再加上上課的時間有限,評價的時間不夠充足,導致學生的口語能力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互相學習和比較,同時教師的評價也要細致可行。在學生發言之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表達情況和學習情況給予其有針對性、可行性的評價和建議,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對口語交際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口語來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想要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使學生貼近生活,把生活中獲取到的各項信息,用口語交際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口語練習的作業,讓學生從生活中搜集那些常用的口語進行整理,并要求學生對這些口語內容進行思考,在課堂上表達出來。教師要對學生的表達進行統一的評價,以此來鍛煉學生口語交際的思維。
在進行語文口語交際學習的過程中溝通和交流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應用各項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般來說口語交際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是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要結合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布置訓練作業,這樣學生之間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口語練習。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最好采用問答的形式,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口語進步的速度。另一方面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較為積極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更樂于接受口語交際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小組互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和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交流表達技巧,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我國部編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存在口語交流能力培養的模塊,在每個單元的后面都會有一個符合本單元的主題的口語交流模塊。教師可按照教材的安排對這個板塊進行單獨教學。比如在六年級第一學期的課本中,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主題就是意見不同怎么辦。教師可以根據這個標題安排教學的方式,在這個標題的背景下,就很適合舉辦一次小型辯論會,主題根據第六單元的內容定為環境相關的內容。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找資料、組織語言、辯論等活動,全面提供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
對于口語交流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而言,可以借助學習輔助工具的幫助,起到梳理語言的作用,降低表達的難度。借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與培養會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效率。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幫助自己更精準的掌握文章的內容,還可以幫助自己梳理自身的語言,使自己的表達更加有條理,使其他人更加容易理解。比如教師在教學《春》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先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梳理,如果學生并不能通過自身做出合理的梳理,教師可以暫時給學生一個簡略的、類似大綱的一級標題目錄,并帶領學生一起進行梳理文章脈絡的流程。以此讓學生熟悉操作流程,再通過學生對各部分內容的細致分析,梳理出每個部分的內容,最后結合整篇文章內容,對文章的寫作結構進行概括。梳理過文章內容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自身語言組織的梳理。學生可以按照梳理文章內容的思路,進行自我語言的梳理,可以從文章的主要內容談起,再到文章的優秀部分,接著總結一下文章的結構,最后談一下自己的感悟或者想法。
口語交際評價的目的不是給學生排個高低上下,而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并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以便提高自己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具有現場性、流動性特點,交際對象、情境往往處于變化不定之中。因此,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口語交際的特性,緊緊抓住“交際至上”這一原則,不斷開發校本課程,創新真實情境,展現交際過程和步驟,把情感態度放在首位,全面評價、科學評點,使學生想說、敢說、樂說、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