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自成 馮筱鷗
(1.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山東 臨沂 276000;2.濟寧醫學院臨本三班,山東 濟寧 272067)
引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許多教學研究人員加大了對翻轉課堂研究力度[1]。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而言,其是一種具有靈活性和自主性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了解,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2]。目前,翻轉課堂的應用,取代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以教學視頻為主,許多學習內容,可通過視頻的方法進行講授,學生也可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視頻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而且也可通過在線學習進行互動,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師部分課堂時間得以解放,同時教師可利用這些時間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并拿出更多的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從而實現針對性地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此為教學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3]。近幾年,科學水平的進步,促進了信息化技術的成熟,在教學中融入該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大了教學創新力度,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與不同媒介手段的融合,既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個體化需求,有能夠促進教學治療的顯著提高,這種背景下形成了翻轉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就醫學影像學而言,其是醫學各類學科中的重要分支,該學科具有自己的特色,包含內容較為廣泛,既有兒科、內外科理論知識,又重視病理、生理以及解剖的相關內容,主要地通過影像學檢查,獲取圖片信息,經過分析完成疾病的診斷[5]。各大醫學院校在進行醫學影像學教學過程中,多數采用理論教學為基礎,向實踐教學延伸的傳統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灌輸式教學特點較為突出,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另外,學生在實踐課程中的地位同樣存在被忽視的現象,即學生能夠學到什么內容,完全取決于教師如何教學,這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在實際教學中也會受到師資資源以及課程安排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同時教學中理論和實踐內容銜接難度較高,導致教學各個環節出現割裂現象。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可將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實際應用中完全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和手段,提高了教學過程中靈活性,教學效果也得到提升,不僅如此,還能夠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創造性得到發揮。在使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醫學影像學教學時,可將教學的中心內容設置成為人體器官系統,結合臨床中的相關知識點,以及教學要求,對微視頻進行錄制,構建微課內容,之后,通過教學微信群或QQ 群將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6]。教師在翻轉課堂中主要是“設計者”的身份,而學生則是課堂中的主體,在翻轉課堂開展奇經,首先要明確課程的流程,將其分前、中、后三個階段,利用信息技術的在線技術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視頻,而學生結合自身水平通過相應的視頻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將學到的內容合理地應用到病理分析中,以此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促進綜合學習能力的構建,并以橫向綜合為基礎,完成正常功能與結構的學習,同時進行縱向綜合分析,即異常病理與正常狀況的了解,之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網絡信息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該模式的質量如何,以及在實際教學中能否完成教學目標,且是否能力將教育價值充分體現,那么就需要對該模式進行系統的評價,必須保證評價體系的全面性、客觀性和綜合性[7]。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屬于兩個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后者對教師在教學中的單方面評價更為重視,而前者突出了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協助,明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起到了作用就是引導。
以某醫科大學為例,其在教學改革背景下,積極探索翻轉課堂的應用,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同時結合學校情況構建相關教學平臺,選擇醫學影像學開展翻轉課堂,與此同時明確的授課內容,即該學科中的消化系統,翻轉課堂應用在醫學影像學中的應用,前期并未確定系統化的質量評價體系,主要課堂管理及評價體系為試卷考核成績這一傳統評價方法,通過考核和調查完成授課效果的分析,經過這一過程中,也意識到了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中,翻轉課堂的評價亟待完善。所以,結合學習及課程特點,對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管理和評價體系建立時,應該明確相關評價指標,這需要對翻轉課堂的開展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了解其應用流程并掌握理論及實踐 的情況,明確課堂開展過程中的核心內容,以此確定質量評價的指標。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因素均對教學質量與所影響,例如:醫學影像學前期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醫學影像學課程不同環節之間的協調、教學中教師實施的質量、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態度等,在翻轉課堂質量評價中,學生素質及相關課程并不適用。
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需要對醫學影像學在翻轉課堂模式下的特點進行分析,以此構建評價體系。主要分為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教師教學效果和教學各個環節的配合度以及學生學習態度是一級指標的主要構成。而二級指標是一級指標詳細分析后的結果,可通過平臺手段和軟件服務進行教學各個環節的配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教學團隊質量、課程講授及學習過程、教學資源及課堂組織能力是教學效果評價的細化內容,學生的學習態度的二級指標細化后主要包括課前準備、課堂活動以及課后反饋。
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對指標權重的確定通過實踐進行檢驗,并確保檢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此質量評價體系進行確定,使其符合翻轉課堂教學管理的目標。在設置指標體系權重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可采用成分分析,使課堂評價的結構具有層次化特點,翻轉課堂的重點需要突出學生的全過程參與,同時在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均使用權重設置進行落實。
翻轉課堂應用于醫學影像學教學中,對課程的全過程采用建立的指標體系進行反映,可發現,整體得分情況分為以下幾個層次,得分較高的緩解為課前準備和教學資源分配上,而課后反饋和平臺手段得分相對較低,這也說明翻轉課堂需要重點進行課后的改革和創新[8]。本文在分析中得出以下體會:首先,翻轉課堂的實施對網絡平臺的要求較高,需要具備良好且便捷的網絡條件,同時還要有優秀的線上資源,而且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的,必須加強教師對網絡的應用,與此同時還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9]。另外,在翻轉課堂的實施中,教師應該給予保障,使其順利開展,且需要深刻理解翻轉課堂的意義,以此為基礎對課堂進行改善。其次,加強網絡教學資源的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重點,在實際管理中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根據結果對翻轉課堂的流程進行確定,以此促進教學效果,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10]。最后,杜絕翻轉課堂的盲目創新,加強學生和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監督管理,使教師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職責,明確引導作用,同時確定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此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和教師,使其積極性得到提高,確保課堂開展的過程中,能夠合理地利用時間。
綜上所述,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及質量評價體系,進行翻轉課堂在醫學影像學中的管理和評價,能夠為課堂的實施明確目標,改善課堂實施的不足,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