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華,高玉梅,楊婉怡,盧兆洋,胡繼俠,鄧志坤
(1.北京首發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2613;2.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3.中國建筑土木建設有限公司,河南 濮陽 457000;4.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河南 濮陽 457000)
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逐漸完善,很多高速公路開始進入養護階段[1]。我國雖然已制定公路瀝青路面養護規范,但由于缺乏路面性能的歷史數據,對高速公路的性能衰變規律的研究依然較少[2-5]。而路面性能預測對道路養護部門來說至關重要,預測結果往往主導著養護決策的制定。在瀝青路面性能預測方面,國內外學者相繼提出了力學法、經驗法與力學經驗法[6]。美國公路與運輸協會在1993年出版的AASHTO中提出以PSI作為評價路面性能的重要評價指標[7];國內較早的衰變預測方程由孫立軍和劉喜平[8]提出;張洪偉等[9]采用灰色模型對路面預防性養護進行了研究;孔祥杰[10]采用指數衰減模型對瀝青路面性能進行了預測,此類指數模型對瀝青路面預測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路面性能評價指標有路面狀況指數(PCI)、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路面車轍深度指數(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數(SRI)與路面綜合評價指數(PQI)。根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5210—2018)要求,將京承高速公路收集到的路面性能原始數據帶入相應公式計算,可得到歷年路面性能評價指標的數據,六環高速公路歷年路面性能評價指標見表1。

表1 京承高速歷年路面性能評價指標檢測數據
經前期大量研究,可得到性能指標數據與路齡呈指數關系:

式中:Yt—路齡t年時的路面性能評價指標數據;Y0—預測起始年的路面性能評價指標數據;a—路面參數,反映養護狀況、交通量、路面結構對路面的影響。
由于道路的齡期不同,經過不同養護處置措施的恢復率也不一樣,鑒于高速道路使用年限為15 a,養護黃金年限為一個周期內的前10 a。以北京市京承高速三期為例,根據不同數據單調遞減分布規律的差異性,選取公路路齡為2~4 a的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得到適用于京承高速的衰變預測模型,再利用模型對后面5~8 a的路面性能數據進行預測,并與實際數據對比得到預測精度。表2為線性回歸后的預測模型;表3為模型預測精度檢驗結果。

表2 北京市京承高速有關路面性能的回歸模型

表3 京承高速使用年限與路面性能檢測和模擬
由表3與圖1可知,對于短期預測(1~2 a),模型中各路面性能指標的預測精度都能達到96%左右,而對于長期預測(3~4 a),由于路面養護帶來的影響,使得預測精度降低,但也能達到91%以上,證明此模型具備很高的精度。對于養護決策最為重要的兩個指標,模型預測PCI值的精度在93%左右,模型預測RQI的精度在98%以上。對于剩下的指標,由于連續幾年養護的影響,模型預測RDI值的精度在91%左右,SRI的預測精度在93%左右,PQI的預測精度在95%以上。因此,模型可以較好地預測各項路面性能的發展規律,為養護決策的制定提供精確地指導。

圖1 京承高速衰變預測模型各指標殘差檢驗對比
(1)根據京承高速歷年路面性能數據,建立了關于PCI、RQI、RDI、SRI與PQI五種路面性能指標的回歸模型,擬合精度較好,都在91%以上,具有較高的關聯度。(2)利用回歸模型對目標高速路面性能各項評價指標進行預測,并將預測值與實際測量值對比,發現京承高速衰變預測模型的預測精度均高于91%,證明此模型用于路面性能預測效果良好,可為養護決策的制定提供精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