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幼教改革也在不斷推進。教師的職業素養高低也影響著幼教事業發展的進程和方向。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前提。我從以下幾點談談對幼兒教師核心素養的理解。
一、什么是幼兒教師核心素養
幼兒教師核心素養是教師能以專業者的身份,自主、成功地應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能力以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素養的集合,是培養兒童核心素養的關鍵和前提。
二、幼兒園教師的十項核心素養
(一)研究力
成為反思實踐的教師。每學期,我園都會組織各種觀摩活動,在觀摩的同時,我們要學會去聽課去思考。這就需要我們帶著一顆善于反思的心理,結合我們自身平日的幼教工作,去學習去反思。只有結合自身進行反思,我們才能真正有所收獲,有所成長。所以,我們要善于做一名反思型、具有研究力的教師。
(二)關懷力
成為人文關懷的教師。幼兒教師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一顆理解家長的心。
我帶過一個孩子,在小班時,各項活動都非常出色,和老師配合度也非常高。進入中班后,這個孩子經常會和小朋友發生沖突,專門去攻擊小朋友,有時在課堂中也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的處理方法應該是怎樣的?一是會從背后尋找原因,另一種可能就覺得這個孩子現在怎么變成這樣,一味去批評。我選擇了第一種,和孩子家長進行約談,尋找原因,展開措施,給予更多關注,多抱抱他,多表揚他,多傾聽他。從那以后,我發現孩子的表現有所改進,喜歡圍繞在我身邊,和我聊聊天。如果在剛開始,我選擇的方式不是第一種,而是批評指責的態度,那孩子就會給自己定義成“我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長時間其他孩子也會跟著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孩子。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只會向著不好的方向去發展。所以,在工作中,我們對孩子的“愛”,一定是要付諸行動,而不是掛在口頭的。踏踏實實地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將心比心,理解孩子,理解家長,讓他們能夠沒有后顧之憂,把幼兒放在幼兒園放心、安心、開心。
(三)自主力
成為讓幼兒自由自主的教師。自由自主是幼兒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其基本的心理需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各種教育活動應該努力為幼兒提供自由自主的活動空間和時間,以便能滿足幼兒自由自主的需要,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四)文化力
成為文化養成的教師。文化養成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目標,我們必須注重教師的文化養成,文化養成意味著教師的成長是文化素養得以全面涵養的過程。
(五)理解力
成為理解傾聽的教師。每個孩子都有心里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說的話,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應該認真傾聽幼兒的心聲,引導他們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并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進步,讓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
(六)執行力
園所執行力關系到園所目標的實現。提高園所的執行力,尤其是教師的執行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七)愛心力
教師的愛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甚至高于母愛的無私的、偉大的愛,它是教師與幼兒之間最有力、最自然的連接點,是打開幼兒心靈的金鑰匙。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的愛,盡管他們都有不同的性格,但他們都是有感情的和思想的。幼兒是一塊白板,那就要求每一位老師以愛為核心,細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八)開放力
陳鶴琴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將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我們常提到“生成性課程”,我們的教學活動,不應該是完全跟著預設目標與活動流程走的,而是應該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接受程度隨時改變的,在活動中生成的課程。
(九)反思力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一個著名的教師成長公式,教師發展=經歷+反思。教師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經歷,但如果沒有反思的過程,是很難將這些經歷轉化為自身發展的。
(十)知識管理能力
教師知識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教師個人對教學技巧、專業知識、工作經驗的積累,也是整個幼兒園的團隊之間知識的共享。
三、從內環境提高幼兒教師核心素養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不僅是呵護孩子們成長,更應該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成長。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一)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未來的兒童,應當是全面發展,開拓進取,立足本國,放眼世界,善于與人合作,具有高尚品德和創新、競爭意識的人。作為新時期的幼兒教師,應當從這培養目標的高度出發,尊重兒童、了解兒童、熱愛兒童、教育兒童,只有這樣才能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那樣去創造環境和設計活動,事事處處充分發揮兒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二)提高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綜合素質
幼兒教育在知識上本來就具有基礎性、全面性的特點,加上幼兒天生好奇多問,教師更應該以廣博的學識滿足其求知欲。
(三)加強幼兒教師之間的合作研究
教師之間的合作是促進其專業成長、提升幼兒教育教學質量乃至建設和諧園所文化的重要途徑。在一個教師團隊中,每個成員都各有所長,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夠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實現思維智慧上的交流與碰撞。
(四)具備自我反思能力提高自身素養
在工作中,要經常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總結經驗,記錄下自己的感受或體會,作為資料保存下來,并在以后的教育活動中進行實踐。通過自我教育行為的反思,再經過教育活動的檢驗印證,就會慢慢地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五)樹立創新意識培養教學創新能力
幼兒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技能。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教師的成長過程天然地帶有創造性的特點,一個教師完全有可能,也完全應該在這種勞動中創造出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方法,創造出新的教育知識。”對于現代教師來說,富有創造性的教師,才能創設出有創造性的環境,才能造就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幼兒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