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一、修改好的小烏龜
又到了活動區時間,初澤軒選擇了他最喜歡的益智區,玩起了巧板玩具,他首先拿出一張卡片,按照卡片上印好的形狀進行著拼擺,一塊一塊的拼擺著,圖片上的是一塊長方形,初澤軒就從許多圖形中找出一塊與圖片一模一樣的長方形擺在了圖紙上,一塊又一塊的拼擺著,不一會兒就組合出來了造型小蠟燭、大風車,他并不滿足于此,想挑戰更難的,于是他拿出了另一種圖片,這種圖片是要觀察圖片,分析圖片中的造型都需要哪些形狀,然后進行拼擺的圖片,與之前的圖片有明顯的差別,初澤軒拿起一個烏龜造型的圖片開始進行拼擺,他在盒子里尋找著,找出了拼擺烏龜需要的各種形狀,按著圖片上的烏龜拼擺,他首先拿出兩個中等大小的三角形擺到桌子上,然后又拿出了小正方形與之前的兩個中等大小的三角形拼在一起組成了頭的部分,然后又選擇了兩塊大的三角形按照圖片中的樣子做烏龜的身子,最后他又拿了一塊小的三角形做烏龜的尾巴。猛地一看真的與圖片一樣了,他激動的說:“拼好了!拼好了!我的烏龜拼好了!“很開心的樣子,這時旁邊的寧寧被初澤軒的聲音吸引了過來,看到了初澤軒剛剛拼好的小烏龜,寧寧歪著頭左看看,右瞧瞧,皺著眉頭說:”初澤軒,你這個小烏龜和圖片上的不一樣啊!“初澤軒一聽立刻問道:“哪不一樣了,我怎么沒看到?”寧寧說:“你看,你這個烏龜頭上的三角形都出來了!圖片上的沒有出來!”初澤軒立刻看了看自己的小烏龜,果然,圖片上小烏龜頭上的三角形沒有出來,而初澤軒自己拼擺的小烏龜頭上的三角形都出來拼擺出來了。初澤軒的小眼珠在眼睛里轉了一圈,立刻想出了辦法說到:“那我修改一下吧!”于是初澤軒開始認真的觀察起圖片來,一邊看圖一邊嘴里還念叨著:”我這個三角形是不是大了,所以才拼不齊?“于是初澤軒又從盒子里找出兩塊小小的三角形放到了烏龜的頭上,果然這樣兩塊小小的三角形與下邊的小正方形對齊了!初澤軒修改后一邊看著拼擺好的小烏龜一邊點頭,就在他剛剛覺得自己成功了時候,突然他的眉頭又緊皺了起來,好像又發現了什么新問題,他拿起小烏龜尾巴那里的小三角形,放到了盒子里,又從盒子里找出了一塊中等大小的三角形放到了尾巴的位置,然后初澤軒看看圖片,看看自己拼擺好的小烏龜,又看看圖片,高興地一邊點頭一邊給自己鼓掌并且興奮地說:“終于一模一樣啦!”
二、認真觀察才發現的小烏龜
1.初澤軒小朋友在拼擺完成一個簡單造型后能夠不斷給自己提出新的挑戰,不滿足于現狀,向著更難的游戲挑戰,說明他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應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和任務,初澤軒小朋友不但敢于嘗試有難度的任務,還是自己主動進行的,這點做的非常好。
2.初澤軒小朋友在聽到別的小朋友給自己提出意見后,并沒有發脾氣或者提出質疑,而是采用詢問的方法,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然后接納并改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應活動時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見和建議,初澤軒小朋友這點做的也非常好。
3.初澤軒小朋友在發現自己拼擺的圖形與圖片上的圖片不一樣之后,他開始比較,發現原來是自己用的三角形與圖片上的三角形大小不一樣,于是他開始調整,后來他又發現自己拼擺的小烏龜尾巴也與圖片上的小烏龜的尾巴使用的三角形大小不一樣,他也進行了調整,在一次次的調整之后,初澤軒的小烏龜終于與圖片上的小烏龜一模一樣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應能對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其相同與不同。初澤軒小朋友能夠認真的對比自己的作品與圖片上的作品,并進行修改,最終能夠把自己的作品造型修改的和圖片上的造型一模一樣,說明他這點做得非常好。
三、更完美的小烏龜
1.初澤軒小朋友能夠敢于挑戰更難的活動,這點做得很好。接下來就是要讓初澤軒小朋友知道自己的優點,在集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他,讓他知道自己能夠不斷的挑戰新的難關是很棒的表現,初澤軒獲得自信的同時會繼續保持這些優秀的學習品質。
2.初澤軒小朋友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并且思考并接納別人的意見,然后進行調整改動,這是很優秀的學習品質,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初澤軒小朋友樂于聽取別人意見的事情告訴班級里的其他小朋友,表揚這點優秀的學習品質,讓其他幼兒向初澤軒小朋友學習,初澤軒在被表現的同時也可以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讓他獲得自信心。
3.初澤軒小朋友能夠對自己的作品與圖片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其相同與不同,并進行調整,這點做得非常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初澤軒小朋友說一說他做了什么調整,大膽的表達描述出來,如:開始自己拼擺的小烏龜是什么樣子的,后來進行調整后自己的小烏龜是什么樣子的,調整了哪里,怎么調整的。這樣他在語言表達能力上也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