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禹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事業的發展步伐也不斷加快,傳統的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潮流,應該使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質量。“體驗式教學”模式就是一種新出現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其在小學低年級數學中的應用,對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深入實施“體驗式教學”模式,對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有深遠影響。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及重要性
“體驗式教學”就是指讓學生通過體驗不斷認知,將教學內容設置成學生日常生活的一種情境,讓學生更容易地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特定的數學知識,將抽象的知識點分散于學生的生活情境中。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這一教學模式的特點有:
1.親切感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親切感。
2.情境創設
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情境,這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基礎。
3.實踐性
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才能達到數學教學的真正目的。
4.情感性
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中,學生自身的情感及收獲是最重要的,這一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情感體驗。
(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體驗這一直觀的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能提高自身水平,而且能將知識很好地運用于實際操作中。小學低年級數學這門學科是抽象的,“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之中體驗領悟到更多,實現教學目標。
二、“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實際操作及親身體驗,創設特定的生活情境,提高學生知識水平,這就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目的,其具體應用策略如下。
(一)創設情境
小學低年級數學老師應該深入了解教學內容并以此為基礎創設情境,情境創設的合格與否直接影響了體驗式教學的效果強弱。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來源于生活,學生在生活中應該多多觀察,并且靈活地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十分困難,生動有趣的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觀察、動手、推理、總結,不斷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比如在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講課中,老師可以準備一張全家福問同學們,這張全家福中有位64歲的人,這個人可能是誰?這樣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二)自主探索
新課標提倡老師在課堂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這樣教學質量才能更佳。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課堂中,由于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邏輯推理及總結,不斷發現數學知識,實現教學目標,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老師可以給學生留一些課后實踐題,讓學生測量計算家里桌子的面積等。
(三)交流合作
當今社會需要有合作能力的人才,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及學生和學生之間都需要有良好合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這一教學模式中,老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領學生前進。比如,老師可以布置一些小組活動,安排學生合作完成操場的測量,在這一活動中,每位學生都會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體驗到團隊合作的快樂。
三、結語
“體驗式教學”模式將實踐活動和理論知識靈活運用,拉近小學低年級數學知識和學生日常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總的說來,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這一教學模式要求老師深入了解教學內容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創設特定的情境,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完成“體驗式教學”。